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67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编磬通常与编钟合奏,使金石之声相应和。]
[如果说‘礼’体现一种等级性,那么‘乐’则体现了一种和谐状态。]
[‘和’即是让彼此差异、矛盾对立的事物,互为礼让和包容,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和谐。]
[这是周人重要的社会理念和文化准则。]
[也深深的刻入了华夏人的内心。]
[今天‘和’,依然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编钟、编磬齐奏,列鼎、列晷成排,彰显着世家大族‘钟鸣鼎食’的气象。]
[在音乐的助兴下,宾主间继续依次敬酒。]
[对于酒,周人有着复杂的情感。]
[酒,是他们向往的饮品。]
[但饮酒过度会导致失控,周人总结的殷商败亡教训中,沉迷于酒,就是其中一条。]
[因此,周王朝规定,只有祭祀、宴会和敬献长老、君长时才能喝酒。]
[为了掌握好分寸,饮酒时还专门设立一位监督饮酒的临时官员,被称为‘司正’。]
[在酣畅飞扬的宴会,也得接受‘礼’的约束。]
【礼乐的影响!】
[从八岁开始‘礼让之教’,到七十岁辞官告老,对于周人,礼乐教化不是一时,而是一世。]
[它贯穿了个人的一生,也体现在群体生活的交往中。]
[在3000多年前的华夏,润物无声的文明教化,征服了那些生命本能的欲望,而代之以敬畏、同情、谦让等人文品行。]
[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芒,符合礼乐规范的品行,被统称为‘德’。]
[在周人的世界里,‘德’字,意味这美好高尚的品性,也是统御礼乐的灵魂。]
[生命的最后一程,周人也以‘礼’相送。]
[在周人的观念里,死之哀和生之欢一样,都是生命中应有的一部分。]
[报丧人员在街上奔跑,把消息带给亲友和村人。]
[即使已经闻讯,也会得到正式的通知。]
[这是丧家应尽之礼。]
[去死的邻居是‘逨’的同宗,但他们的关系已经‘出五服’。]
[这意味着‘逨’,不必为逝者穿上丧服。]
[这是周人为亲缘组织画出的清晰图谱。]
[嫡长子所在的世系为大宗,世世代代都代表家族,此即‘百世不迁之宗’。]
[弟弟们则要分出去,建立新的家庭,视为小宗,均听从嫡长子吩咐,在以自己的嫡长子各自传续。]
[历经五代之后,经过五次分离的子孙,彼此间便没了宗法上的权力和义务关系,这即是‘五世则迁之宗’,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出五服’。]
[用亲疏远近来确定人际关系,构成了华夏社会的伦常秩序。]
[在这个庞大绵密的网络中,人人可明确自己所在,并得以安置身心
【祭祀文化!】
[兴起于商的祭祀文化,经由周的改造后,成为周代礼制的重要构成。]
[从此,一切礼仪,不再仅仅取悦神明和祖灵,而是具有了庄严的道德意义。]
[这是3000多年前中华文明的一次自我否定与重生。]
[新的文明,会创建新的秩序。]
[但每一段历史,也都会沉淀出不朽的价值。]
[祖先,成为了炎黄子孙永远的精神寄托。]
[慎终追远的理念,融入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家庭和生活。]
[数千年来,无论祭祀方式如何变化,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们对祖先的敬爱和供奉,从未停止过。]
[那是对生命延续的盼望,对过往岁月的意念。]
[华夏人相信,血脉和亲情是天地间最恒久、最珍贵的连接。]
[只有将一代代的生命连接在一起,只有被纳入群体的长河,个体的生命才能获得超越。]
[时至今日,在每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在一生的很多重要时刻,我们都会告诫祖先并祈求福佑。]
[或许,依然还会向大地洒一杯酒,向苍天燃一炷香。]
【结语!】
[周人的一生,都浸润在礼乐文明的教化中。]
[这是一种温和但充满力量的制度,成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礼仪之邦。]
[它令理性和人性的光芒照射进历史,令每一个华夏人获得生命的秩序和心灵的安定。]
[‘人’始终是华夏文化最为关注的命题。]
[如何在世间安身立命?]
[如何与自然及他者相处?]
[如何建设理想的社会?]
[从混沌走向秩序。]
[从创世走向礼乐的漫漫长路上。]
星汉玄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