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7章 癞头道士
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饥荒时期,是八苦最集中强烈的时候。救人救命,人命有二:性命和生命。救心为性命,救体为生命。从唯物主义上说,生命为性命的载体。吃穿住用是为了延续生命,这是最基本的保障。
南边的牛村,西边的壕里堡,北边的柳镇,都开始接二连三地死人。这些人,虽是各种病走的,但诱因无外乎一个字“饿”。这是实在没办法的事——小到各个大队和公社,大到一个省乃至整个国家都是如此。有人骂西方资本主义,骂美国,又有人骂苏联,越骂越饿,越饿越骂,骂的实在没劲了,就从新闻中看到了饿的皮包骨头的国家领导人,于是感动地落下泪,咬着牙振作起来,整个社会激发出一股空前团结的力量。
当阳堡好一些,几乎没有去世的人。一方面源于坡地里的五亩土豆。另一方面,和建卯有关。其实,只有队长知道,从根本上讲,这两方面都和建卯有关。
三个月时间,土豆就长成了。每家分了几十斤,这些土豆救活了很多人。三个月时间,建卯偷偷给很多饿的奄奄一息的人送去了粮食。起初,那些人问粮食是从何而来,建卯不说。后来,问的人多了,就觉得不给这些粮食安顿个合理的出处,这些善良的人就无法合情合理的接受。于是就故意从侧面放出消息:“建卯从老家的地窖里发现了他父亲存的粮”。
其实,这些粮食都是他偷的。
在“生存”这两个字面前,任何词语都是苍白的。建卯身怀绝技,有了第一次偷粮的经验,自然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他偷遍了周围所有公社,在偷盗的过程中,甚至总结了一套经验:要偷就偷离粮库最近的厨房,最好不要直接偷仓库。要偷就要偷领导吃饭的厨房,不要偷百姓食堂。偷大库不偷小库,偷小库不偷农业社的粮仓。提前刺探,知己知彼。这一套经验让很多被盗者“有苦不能言”,不能言也就让建卯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他几乎凭借一人之力养活了整个当阳堡。
土豆种植的成功让队长的威望大涨,大家都夸这孩子年轻有为,说他是人才,是楷模。这话传到了外边,队长的名声就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快就成了公社的典型。他参加了很多经验总结会,和很多领导一起讨论,很快又结交了一批朋友,整个关系网就慢慢构建起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就被公社保送到了农业大学,几年后就成了县里的农业专家,这是后话。
队长走后,村民通过投票选举建卯为新队长。建卯不愿当,大势至,一切都是无法阻挡的,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是一样的道理。建卯犟来犟去,还是没拗过老天,就成了当阳堡的新队长。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他烧到了坡地上。组织人在那里种下了二十亩土豆。第二把火,他烧到了壕里堡给他们的那块儿河道地上。那片野地碗枣树多,他让人全部嫁接了柿子树。第三把火,夏忙后,他把那些低产量的杂粮,比如红豆,黑豆,芝麻的种植尽量压缩,腾出地来种植便于管理,产量又高的粮食。这三点引起了大伙儿的共鸣,心劲十足地跟着他干。
这段时间,是建卯最幸福的时候。家里,他有两个女儿,又有一个贤惠能干的妻子。外头,他是队长,带着大家开荒垦田,基本解决了当阳堡的饥饿问题。不是队长都时时候,慷慨解囊,不知道救了多少人命,当了队长又敢作敢为,在全国都非常艰难之下让当阳堡村民能有一口饭吃。八苦里,现在唯一的苦恼就是“求不得”了。求什么不得呢?是求子而不得。
农村的社会体系里始终存在两个层级:无后我给谁干和无男丁我能不被谁欺负?建卯是个硬汉子,铮铮铁骨,威望很高。但有时候坐在田间地头,看着某家七八个男孩在地里挣工分或者帮助老父亲干活时,除了羡慕,更耐不住一家七八个弟兄在村里产生的威压,这是一种无依靠地心里虚弱。建新也生孩子了,三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虽过的不如自己,总归有了三个男孩儿,三个光头长大,那就是一堵墙,挡风避雨的墙!于是心里就越发着急起来。
他试了各种方法,妻子也试了各种方法。七八年过去了,依然无济于事。他想起母亲去世前的话,想起了师傅临走前说的话,又结合卖瓮人的说辞,看了看挂在脖子上用瓦渣磨成的挂坠儿,他就明白了自己福报浅薄的原因。于是咬了咬牙,断绝了生男孩儿的希望,收拾心情,用工作来麻痹自己,自此以后,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社的工作中。在他的铁腕领导下,当阳堡一直是公社里最富裕最好的村,除了生产问题,其它各方面都是标榜一样的存在。但社会开始变革,再也没有报送的事情,他也再没有被报送上大学的机会,即使有他也没能力去。
日子过着,渐渐地,面包有了,房子也有了,他就托人抱养了一个男孩儿。这孩子身体健康,是河南人偃师的一对儿木匠夫妇生的。他们已经有五个孩子,实在无力扶养,就寻思着一个好人家把最小的儿子送出去。天命所使,恰好就碰见了被建卯派到柳镇买车架子的人。那人正要从木匠夫妇哪里买架子,见夫妇两人忙里往外,一个婴儿被他们放到床上,孩子冻的手脚通红,正饿地哇哇大哭。这男人就骂着,提起孩子的腿准备扔了。这人见实在可怜,伸手挡住了他,恳求他再养三天,三天后他来抱孩子。他回家后就赶紧告诉了建卯。
建卯得子,喜不自胜,张罗了七八桌,算是庆祝也算了做满月。酒席酒席,酒字在前。这几年不允许酿酒,但他心里高兴,就利用自己的绝技,从县百货公司的仓库里弄来三瓶西凤。偷偷撕了标签,装进家里温酒的锡壶里。饭桌上大多是素菜,算上菊莲的萝卜叶子浆水菜,一共有六个菜。馍是麦面和包谷面两掺的。面是苞谷珍面,稀汤寡水,但总算是有几根面条。
当阳堡的大多数人家都去了,但每户只去一人当代表,因为善良的人都知道,这些粮食有多么珍贵,多去一个人,会对这个家庭造成多大的影响……
那天中午,当大家“举杯庆祝”的时候,门口就响起了梆子声,起初没人理会,随后这梆子声就大起来,就有人跑到门口。很快,这人又急匆匆跑来找建卯,并递给他一个纸条。建卯打开纸条,见上边写了几个字:“盗来之酒,必养盗者”。建卯一惊,酒意全消。就安排建新和媳妇菊莲招呼客人,自己跑去找那人了。
这是一个道士模样的人,他头发稀疏,头皮上全是脓包,穿的虽破破烂烂,但也干干净净。建卯把他请进来,端了茶,这人摇摇手:“茶是送人走的”。建卯又端来酒,这人也摇摇手:“酒是乱性的”。建卯又端了碗苞谷珍面给他。这人用筷子捞了捞,摇摇头:“能照出影儿的,不是饭,是汤”。建卯就又端出一盘子土豆丝和两个蒸馍,这人看见了,点了点头,吃了起来。
饭毕,这人擦了擦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今个吃了你的,你说叫我干啥?”
“师父你知道我想要知道的”建卯说。
这人拈着下巴的一撮胡子,微微一笑:“你师傅应当给你说过你的情况,把你的问题放一边,先为孩子提一些要求”这人回答。
“儿女自有儿女福,他们的福报我倒不太过分在意”
“好!豁达,就凭你这一句话,已斩断了万千烦恼,只是这儿子却和你息息相关,你不理他他都会粘着你的呀”这人说。
“还请师傅明示”建卯毕恭毕敬地问。
“师傅谈不上,你我是叔侄辈,即使不为你的这顿饭,我也会告诉你一些事”这人看着建卯,意味深长地说。
“你的师傅是我的堂弟,解放前去了延安,之后参加了解放战争,作战时异常英勇,敌军恨之入骨。后来,想尽办法把他俘虏,敌人怕他逃跑,抓住即砍了头,之后又剥下他后背的皮,扎了一个小鼓。尸首剁成块儿,喂了狼,结果惨不忍睹”这人说。
“……李先生他不在了”建卯怔怔地说。
那人伤心地点点头,头一仰,口不沾杯,一杯酒就倒进嘴里。
“你们这些人平时的所作所为有损阴德,大多不能留一个全尸,这是身后之事,身前之事,由于命太硬,真正因缘和合的后代不多,大多互相冲克,生不如死”这人端起酒,眯着眼喝了一杯。
建卯看着这人,让菊莲端来一盘酸菜下酒。这人也不再推脱,拿起筷子,就喝了起来。
“你这孩子,是命中注定的,正好和你相克,不是你要了他的命,就是他让你痛不欲生,这是必然的”道士喝的脸色红润。
“那要怎么消除?”建卯问。
“你是学佛学道的人,所有人畜有情不昧因果的道理你也懂吧?”这人回答。
“那就没救了要不我把他送回去?”建卯问。
“你觉得你送回去就能了因果?”这人仰起头,又往嘴了倒了一杯酒。
“送又送不成,留着又给自己带灾,你说怎么办?”建卯问。
“化和减”,化是转移,减是减小。
建卯听到这句话,似乎有了感悟,就拉了椅子,凑到了这人跟前:“请师叔明示”。
“把小孩父母亲的头发要一些,编成小辫子,用红布包了,缝成一个红包,让孩子随身携带,可保孩子安宁待在你夫妇身边;对于你来说,已经造下了业,本来会象你师傅一样难保全尸,但你又偏偏救了很多人的命,恰恰都是本世造的业,又是本世本世积的福报,正好抵消一部分,另外,得把业障慢慢减少,除了少用邪术,再就是让全村人签字画押,在阎王哪里联名上书;孩子与你相冲,长大后不一定孝顺,我这有四个银元,打了孔,把四个给你侄子,你这四个侄子三男一女属于文曲星,气很正,正好压了你儿子的邪气,是你们一家的四个护卫,今后可要对你的侄子们好一些”这人说完就拿出四个医院给了建卯。
“怎么联名上书?”建卯问。
“你拿一张黄裱,在上边写上你的功劳,并让全村人画押签字。今年冬至日,阎王会来山羊坡巡视,你烧了即可”这人说着,酒意渐浓,就打着哈欠站起来。
“就这样吧罢,将来留个全尸,父子不相害,也算是圆满,不要强求太多了”这人拿起梆子,边敲边走就跨出了大门。
菊莲看看那人,又看看建卯:“这师父是神人,还不快让他给孩子起个名字”。
“师父等等,师父等等!”建卯恍然大悟,拍一下自己的脑袋就追了上去。
“今天毕竟是大喜日子,既然有缘,就请您给孩子起个名字”建卯说。
那人停下来,似笑未笑地看着建卯,歪着头,拈着下巴的胡须:“真是有心了,那就叫他缘来吧……”
建卯来到二叔家,找来二娘,把那人的话全部告诉给她。二娘就颠着小脚,迈着碎步,挨家串户找人签字了。建卯也提了礼物,去柳镇找到木匠夫妇,要了头发就赶紧回了家。
第二天,正好是冬至日。天很低,雾蒙蒙一片。走到外头,就有湿而冷的空气顺着棉衣缝子坚定而缓慢地渗进来,除了上工时间,路上就没了人。
建卯安排完活路,就叫了二娘一起帮忙。两人分头行动,缝了红包,烧了黄裱,给孩子们分了吊坠儿,才在孩子哇哇的哭声中回了家。
至此后,建卯除了关心自己的孩子,还对几个侄子格外疼爱起来。好吃的,好玩的,都会多买几份给孩子们。渐渐地,建卯成了孩子王,白氏一家的孩子都喜欢围着他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