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远明林辉
- 【军旅+特种兵+轻松+热血+搞笑】 林辉意外重生,成了一名超级纨绔。 父亲和哥哥是部队大佬,母亲是集团董事长。 家里条件这么好,林辉想摆烂当条咸鱼,应该没问题吧? 就在他期待过上摆烂生活的时候,却被父亲送去入伍,必须满两年才行。 两年后退伍出来,随便他干什么。 林辉铁了心想当个纨绔:“不就两年吗,忍忍就过去了!” 出来以后,他要当最潇洒的男人! 可进了连队,林辉竟然所有成绩全部拔尖。 射击第一,
- 树下揍猫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1章 第11集《摄大乘论》
往生与否,在信愿之有无;
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浅深。
——蕅益大师
这一句话是修习净土宗的至理名言,你修净土宗不可以不知道的。就是说你往生以后的品位高下,那是由你的善业力──分别自性缘起,你佛号念得愈多,你往生品位愈高;但是你能不能够往生,这跟你念佛的多少,没有直接的关系。就是你心中的信愿,你心中有什么希望!如果你对来生的期待,是希望继续在人天享受这种福乐,你念佛的种子,就变成人天福报了。
所以他的意思就是:信愿是一个主导者;持名它是一个跟随者,它是一个脚;信愿是一个人的眼睛,它有主导的作用。
理论上来说,你念一句佛号,就可以往生──临终一念就可以往生。
若信愿具足,临终十念,乃至一念,也可以往生。
——蕅益大师
就是说一句佛号,只要你正确的对净土爱取滋润,用信愿具足来滋润这一句佛号,它也可以引导你跟弥陀感应道交。
如果你对净土宗没有爱取,对净土法门没有信愿,你这个佛号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亦无得生之理。
这个地方就是说,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随业跟随念。当然我们所积集的业力,这个很重要,所谓的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能够生起诸法的差别果报,这是一个分别自性缘起。
第二个,依止十二缘起中爱取的滋润,而使令这个业种子变成一种差别的爱、非爱果报,这是一个重要的增上缘。这个是从大乘的角度,来解释生命缘起的两个重点: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念。
癸三、喻愚缘起(分三:子一愚二种;子二举喻;子三合法)
子一、愚二种(分二:丑一愚第一缘起;丑二愚第二缘起)
前面是讲到大乘正见,这以下是讲凡夫外道的邪见。
凡夫外道对缘起是什么看法?分成三科:一、愚二种;二、举喻;三、合法。对于两种缘起的疑惑,又分两科:第一个愚第一缘起,第二个愚第二缘起。我们先看对第一缘起的疑惑是什么相貌:
丑一、愚第一缘起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有分别宿作为因,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或有分别实我为因,或有分别无因无缘。
假设我们对一切法生起的亲因缘,所谓阿赖耶识的种子产生疑惑,就会产生类似外道五种错误的邪见。先看第一个,或有分别自性为因,这个是数论外道(数学的数)。这个数论外道,他认为一切法生起的因是自性,这个自性当中,又有另外一个叫做神我。假设这个神我是造了善业,这个自性就会创造安乐的五蕴,来让神我受用;假设这个神我造了罪业,这个自性就创造了痛苦的五蕴,来让这个神我受用。
换句话说,这个宇宙万法生起的因缘是自性,这个自性是不生不灭的。那这是违背大乘佛法的思想,大乘佛法是认为:阿赖耶识的种子是生起的因,而阿赖耶识的种子是生灭变化的,它是受熏的。比如说你今天犯了罪,但是你内心当中惭愧心生起的时候,你那个罪业的种子就变化,由大而变小。
就是说一切法生因的种子,应该是可以去受熏的、可以去改造的;但是外道宇宙的生因──自性,是不能改造的,它是固定的,永远就是自性。这个地方,佛法是不同意的,宇宙万法的生因是不生不灭,这个是不合道理的,这样子,你要改造生命是不可能的。
或有分别宿作为因,这个宿作就是过去的业力,就是尼犍子外道。尼犍子外道认为:生命是由业力所决定,而这个业力是不可以改变的,除非你不做,你做了以后,这个业是永远不能改变,你忏悔也没有用。因为尼犍子外道这样的一个定业思想,这个宿命论,就造成了他苦行的修学。他认为:我们在三界不断的流转,每一个人都带了很多的罪业来投胎,而这些罪业都是不能改变的,你修止观也没办法改变,忏悔也不能改变。那怎么办呢?赶快把这个罪业消掉。怎么样消掉呢?修苦行。从今以后,你不能再睡床铺,拿那个有刺的木头来睡觉。就是用种种的苦行,赶快把这个罪业消除掉。像这样子,佛法是不同意的。佛法是说祸福由因,改变在缘。你前生有罪业是因,但是你这个心念的改造、这样不同的滋润,这个业种子就有变化。你可以透过你的忏悔、透过止观心念的调整,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所以宿作为因这样的定业论,当然是邪见,就造成了心外求法的苦行外道。
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说宇宙万法的生起,是自在变化,就是大自在天(就是摩酰首罗天),它是整个万法的生因;所以我们想要离苦得乐、趋吉避凶,你修行是没有用的,你持戒也没有用。你应该怎么办呢?向大自在天祈祷,因为他能够决定你的快乐跟痛苦,当然这个是邪见。
或有分别实我为因,这个实我,是属于胜论外道(殊胜的胜)。这个胜论外道,他的思想是实我叫做梵(大梵天的梵),这个梵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梵当中有一个小我,这个我是很痛苦的,是个小我;梵是一个大我,是安乐的境界。我们想离苦得乐怎么办呢?应该要透过修习禅定、冥想,把这个小我跟大我合在一起,梵我一如。梵我一如就是他们《奥义书》所说的一个最高的意境,离苦得乐。不过这个地方跟佛教有一点混滥。佛法也认为:有一个生灭门的个体生灭的生命,有一个真如门的我空、法空的真理,我们修行就是从生灭门趋向真如门。不同的是:佛法的真如门、生灭门,这两个都是没有真实体性的,是不二的;但是外道的梵我,两个都是有实体的,大我是有实体、小我也是有实体,所以这个有实体的小我,趋向大我,这是不合道理的。
或有分别无因无缘,前面的四种都是有因缘论,这第五个是无因缘论。什么叫无因缘论呢?他认为说:生命的快乐跟痛苦,都是没有理由的。也就是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就像树叶从这个树上飘下来,它往东边跑、往西边跑,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当然无因无缘,就会造成断灭见,就是没有来生;既然只有今生,你归依三宝,持戒修行都没有意义,所以只好及时行乐。这个是无因缘论。
总而言之,外道对于诸法的生因,他们认为是一个有实体的东西,或者自性、或者实我,而这个实体是不能改变的。不像我们佛法说:这个种子是剎那剎那的生灭,它会因为你行为思想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丑二、愚第二缘起
若愚第二缘起,复有分别我为作者,我为受者。
这是对于种子的增上缘产生迷惑。对于十二缘起,所谓爱非爱这样一个熏习缘起的错误,就会认为在内心当中有一个我,我来造作业力,也是由我来受用果报。当然业力会变化,在流转当中,这三界的生命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这个我是不能改变的。这个地方的分别爱非爱缘起,这个我见是比较粗的我见,这是分别我见。
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说明。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拜佛愈多,他的烦恼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大师说:为什么一个人念佛,没有使令他内心改造呢?就是这个人修行——心外求法。他内心当中,没有产生正念的观照,观察我空的真理,也就是说,他内心当中的想法是: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个我积集很多的善业,使令我以后的生命,因为这个善业的力量,得到安乐的果报。这个自我,以前没有善业、没有资粮的时候,他当然很低调的;但是他现在不同,他现在一天拜五百拜、一千拜,他的善业力加强以后,也就把这个自我膨胀。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愈修行,烦恼愈重、瞋心愈重、高慢心愈重的道理,就是他没有回光返照。
那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了,诸位可以看看所谓外道的学者,外道也是深信因果,但是他没有我空、法空的正见。比如我过去认识一个外道,差不多十年前他的个性是这样子;你十年后再看,他的个性还是这样子。就是十年前跟十年后的差别?这个人修了一点善业,如此而已。他的个性没有办法改变,他以前是什么脾气,现在就是什么脾气。
为什么佛弟子能够很快的自我突破呢?因为他修我空观。修我空观,他内心调柔。就是我不可得,所以所有的烦恼都是可以改造的、都是因缘法。我们先相信这个真理,我们先相信我们心中贪瞋痴的烦恼是可以改造的,它的本性都是毕竟空的。这个时候,对你的修行有很大的加持力。你一直认为你内心当中那个我──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子,没办法改变的,这就是我嘛!那你这样的思考,就没办法改变了,的确不能改变。这就是外道说分别我为作者,我为受者,由我来积集业力,也是由这个我来得果报,那这是对于爱非爱缘起的一个愚痴。
前面的两段是法说;这以下举出一个譬喻,来看外道对生命的观察,产生的错误认知。
子二、举喻
譬如众多生盲士夫未曾见象,复有以象说而示之。彼诸生盲,有触象鼻,有触其牙,有触其耳,有触其足,有触其尾,有触脊梁。诸有问言:象为何相?或有说言象如犁柄,或说如杵,或说如箕,或说如臼,或说如帚,或有说言象如石山。
这个地方讲一个譬喻说:有众多的生盲者,有些人天生就瞎了眼睛,所以他一生当中都没有看过象。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牵来一只象,告诉这些生盲的人说:这就是一只象,你们来摸摸看。这些人分别摸到象的鼻子、或者牙齿、或者耳朵、或者脚、尾巴、或者它的脊椎。摸完以后,这个人就问他们说:像是什么相貌呢?摸到象鼻的人说:象如犁柄,就像耕田器具的犁,犁中间那个直直的木柄。假设摸到的是象牙,就说:这个象就像一个杵,一个舂米的器具,一边比较宽,一边比较细,舂米的器具。或说如箕,摸到象耳朵的人就说:这个象就像是一个畚箕,扫地的时候装泥土的器具。或说如臼,摸到象脚的人,就说这个象就像是一个直直的木头。或说如帚,摸到象尾巴的人说:象呢就像这个扫帚,一根一根的。或有说言象如石山,摸到象脊梁的人,就说象就像一座石头山。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外道对生命的邪见,基本上是似是而非。你不能说他完全错了,因为佛在世的时候,所有的外道,大部分都是深信因果,他们都相信有生死轮回,他们也相信善业能够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一部分佛法是认同的。只是,这个善业如何能够创造安乐的果报?这个业是不是可以变化?一切法最初的生因,所谓的所知依,这一部分的认知有错误了。
就是什么是生命的根源?这一部分外道弄错了。但是生命的这些枝末,业果的思想,他们是弄对了。意思就是说,你说他摸到象的脚,说象它像一支木头,你也不能说错,它也是象的一部分,所以这叫做似是而非,他也讲到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对全盘生命的缘起,没有完全的彻底了解,如此而已。
最后的合法:
子三、合法
若不解了此二缘起,无明生盲,亦复如是。或有计执自性为因,或有计执宿作为因,或有计执自在为因,或有计执实我为因,或有计执无因无缘,或有计执我为作者,我为受者。阿赖耶识自性、因性及果性等,如所不了象之自性。
身为一个修行者,我们对于大乘的两种缘起:
第一、分别自性缘起
第二、分别爱非爱缘起
假设不能够理解,就像是一个生盲,生下来就瞎了眼睛的人一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生死流转的因缘,也不知道什么是涅盘的因缘,也不知道什么是往生净土的因缘!你不知道因缘,你就是盲修瞎练,跟着感觉走,你的修行就是靠运气,运气好一点就往生,运气不好就没办法往生。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就会执着,
以自性为因、以所做为因、以自在天为因、或者以梵我为因,乃至于无因无缘
这是迷第一缘起;假设迷第二缘起,认为我为作者,我为受者:这两种都是对于整个阿赖耶识的自相、因相、果相不了解,正如一个人瞎子摸象一样,不能够全盘的了解到象的自性,只是摸到象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我们在蕅益大师、或者祖师的开示当中,古德经常说:我们看外道,他也是努力的在修行,你看他持戒、苦行,他能够持牛戒,他一生跟牛学习,这个人的行力也不得了,他修起苦行来的时候,一天吃一麻一麦,这个人也满有道心的,他也是想要离苦得乐。但问题是:他不知道痛苦是怎么产生的?安乐是怎么产生的?他就是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就盲修瞎练了。
在《楞严经》上说:外道修行就像这个绳结,打了一个结的绳子,他往两边拉,愈拉这个绳结愈紧;佛教的修行,是从中间把这个绳结解开来,找到真实的因缘。
所以智者大师在《天台止观》上说:外道修行,有因无果。你说他有没有因地呢?他的因地比我们努力,他的持戒苦行、他的加行力、资粮力都比我们高;但是,空空的,没有结果。你说持牛戒,持牛戒结果是怎么样呢?也没怎么样,持得不好到三恶道去,持得好一点,来生做一只牛。你跟牛的思想学,顶多就是善业力,变成一只大福报的牛,就是你没有找到正确解脱的因缘。
我们今天在学佛的过程当中,虽然不可能马上断除所有的恶、修习所有的善;但是你刚开始的时候,你整个人生的布局,你要很清楚的知道:你的方向在哪里。你很清楚这个正确的因缘是什么,整个地图很清楚,你现在走到整个生命地图的哪一个点,你很清楚。那这就是为什么要培养甚深见的主要理由。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