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四百三十章 五体投地的宰相们,基础改革进行中
大唐的金银是不多,但大唐可以用丝绸去换胡人、外国的金银。
而且大唐控制呼罗珊地区,那里有探明的金矿、银矿,大唐也能分一杯羹。
在剿灭豪强的过程中,获得大量金银珠宝是一定的。
“臣遵旨!”
裴遵庆领命。
“现在长安升米多少钱?”
李瑄问李岘米价。
安史之乱后,长安米价居高不下,李瑄隔几天就会询问一次。
“回至尊,米价已落至升米二十文,虽不如开元鼎盛,但已回到天宝初年,民间都在称赞至尊的英明。”
李岘向李瑄禀告道。
除贱为良引起动乱是一定的,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
士族、大族,在这次动乱中必然又是一次重创,带来的冲击不亚于武则天时代。
李岘虽是士族,然问心无愧。
追随至尊的脚步,即便粉身碎骨,亦无怨无悔。
这个时候,李岘也不得不佩服至尊的用人之道。
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吏、次吏。
六部之中,尚书、侍郎、郎中。
九卿、五监的长吏、次吏。
御史台!
几乎清一色是李瑄的嫡系,或者向他缴纳投名状者。
或许他们也有家族、姻亲田连阡陌。
但在士农工商的时代,损失土地不算什么,最重要是身居高位。
他们还有升迁空间。
毕竟在宰相之中,有两位年事已高,随时可能作古。
五相制已经确定,轮流执掌政事笔,届时必然还会重新任命宰相。
正因为李瑄对军权和朝廷大局把控严密,才使京兆府在这么快的时间完成除贱为良。
“不错。以后常平粮价,尽可能控制在十五文至二十文。”
李瑄点了点头。
今时不同往日,粮食价格不能低到离谱。
须知,粮食是百姓种植的,每一家每一户,都会售卖粮食。
而长安城中,许多商贩、文人家庭、达官贵人等等,都是买粮食者。
现百姓有地,物价要压制,但粮价不能压制太低。
只有在大旱、大涝的情况下,百姓颗粒无收,才会出现粮食暴涨的情况。
“臣遵旨!”
李岘明白。
至尊的奇思妙想很多,已发动农业革命。
文武大臣都知道至尊发动农业革命的目的,除了增加粮食、桑麻棉花等产量外。还要增加蔬菜、水果农作物产量,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推进畜牧业,增加养鸡鸭鹅、养猪和羊。
取消不可食用鲤鱼的禁令,鼓励以捕鱼为生的渔民。
不说百姓隔三差五能吃到肉,即便一个月吃两次肉,也可以使百姓营养均衡。
农业革命不单单是这些,推进从家具改革,日用品改革,推广肥皂、牙刷、牙膏等。
改进纺织,棉纺织等等。
推进砖瓦的烧制技术,更好的房屋。
推进琉璃制品常用化等等。
农业革命是伟大的变革,哪怕是裴遵庆这种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心潮澎湃。
恨不得自己能活到九十岁,亲眼见证农业革命的成果。
“时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不能干等着地方上的除贱为良。再过几日,科举就会开始。今后会越来越多的文人,寒窗苦读加入科举。但学而优则仕,大部分考生会名落孙山,数以万计的文人,不能反复死学,以至于成书呆子,不事耕种。”
“国家繁荣以后,能成为官吏的文人只会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学文识字,只是充实自我,秉持礼仪,优秀者不一定要为官,可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国家,一样可以出人头地。天下很大,有许多未知的地方值得探索,朕希望将那些屡试不中的文人,劝规各自乡里,成为乡学的老师,教育后代。”
李瑄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宰相们。
时代不一样了。
一定要改变文人士子读书只为求官的思想。
学而优则仕,不行就赶紧转行。
他也知道,以现在的教育水平,许多人不是学习的料子,最多是认一些字,懂一些简单的数学。
医学、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学、动物学、植物学等等,只要有一部分感兴趣的优异学子加入,总会出现成绩。
李瑄会是一个引导者。
“回至尊,现几乎每一乡都有乡学,而且也有老师。就算他们想回去任教,也难有位置。”
卢奂回奏李瑄。
“多建立雕版印刷坊,提高造纸坊的产量,刊印书籍,乡学规模要逐步加大,有些人口数量众多的乡里,要并置乡学。”
“乡学即为蒙学,共五年。每一郡再置郡学,教导更高级的知识,为中学,教导多种学科,更全面去培养学生的知识,亦是五年。”
“最后在各大城市设立大学。在大学中有诸多侧重,不再局限于古代经典,以及诗文…”
李瑄向宰相们说道。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