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1起兵建唐

第9章 集团内部的分岐(1/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9章 集团内部的分岐

义旗高举之时,就是义兵归附之日。半个多月的时间,周边闻风归附的,加上前来参军的,李渊的人马已达三万余。

然而,也有不愿意归附的。比如,太原辽山(在今山西左权)县令高斌廉拒不从命,第一时间派使者前往江都将李渊起兵之事报告杨广。

其实,高斌廉也明白,从辽山到江都近700公里的路,一个单程大约需要一个月,这还是在全程有马骑的情况下。如果半路遇到起义军,派出的使者能不能活着到达江都还是个未知数。就算能活着到达,杨广能不能抽出兵马支援也不可知。即使派兵来援,从使者出发到援军到达辽山,两三个月过去了,还没等援军到来,自己的小命早已丢了。因此,派出使者只不过是图个心理安慰罢了。

不过,这位老兄比较幸运,李渊没正眼瞧他,而是把矛头指向了西河(今山西汾阳)郡丞高德儒。

高德儒是杨广的死忠,两年前因“献瑞”事件,从一个千牛卫小领导一路高升为手握实权的一郡之丞后,时刻不忘主子的恩情,誓与李渊死磕到底。历史证明,他确实死磕到底了,只是把自己磕死在了城墙上。

好吧,既然不听话,那就用武力让他听话,刚好起兵前试试火力,检验一下官兵的战斗力。

此时,李渊明白,起兵前必须清除整个太原的不安定因素,于是对手下说:“辽山是一个小县城,打不打它意义不大,高斌廉成不了气候。而西河郡那地方是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必须拿下。”

很快,李渊把建成和世民叫来,打算让两个儿子先镀镀金,为正式起兵后让两个儿子作统帅打个基础。于是对建成、世民说:“你兄弟俩还很年轻,也没什么功绩,西河郡就是你们立功的好机会,大家都看着呢,看看你俩的能力。希望你俩兄弟同心,拿下此郡。哦,对了,咱们军粮不太足,只给你们三天口粮。”

只给三天口粮,意味着这一仗必须速战速决,并且所部官兵大部分是新招的士兵,还未上过战场,战斗力到底怎么样,谁也不敢保证,这对于未曾历练的哥俩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然而,兄弟俩不但没有胆怯,反而信心十足地领命而去,并且向老爸保证将以严明军令、爱护百姓来收服人心,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兄弟俩有这份自信,我想与窦氏刚毅的性格和教导是分不开的。

一路上,兄弟俩身先士卒,与士兵同待遇、同作战,不惧危险,冲锋在前,遇有百姓送肉送菜的,花钱买下,与士兵共同享用,从不单独开小灶;偶有士兵偷百姓水果吃的,责令送钱赔偿,并不责罚士兵。凭借这种严明的军纪、宽容对待手下的态度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爱民作风,迅速赢得了百姓拥护,激发了士兵高昂的斗志。更为重要的是,义军的优良作风和爱心如子的声誉立即在西河郡家喻户晓,使得西河守备官兵的归附之心迅速蔓延,斗志全无。唯有高德儒态度坚决、据城顽抗。

有百姓的支持、隋朝官兵的归附之心、士兵的高昂斗志,如出发前兄弟俩所言,这场首秀基本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最小的战斗伤亡代价攻克了西河城池,斩杀了高德儒,为起兵建唐来了个开门红。

大军开进城内后,兄弟俩深知人心的重要性,下令对高德儒的手下一律既往不咎,该是什么职位还是什么职位,对于城内百姓一律优待。于是官兵纷纷归附。

兄弟俩从出发到回来,一共用时九天。李渊看到两个儿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拿下了西河,高兴地合不拢嘴,面对文武众将说了句非常豪横的话:“如此用兵,今后咱们可以横着走了!”

首战告捷给李渊来了剂强心针,为直取长安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当天,李渊就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作战方针。

平定西河郡之前,裴寂就曾建议李渊置大将军府,却被拒绝。如今首战告捷,并且军队数量猛增,必须有套班子统领,保证军令畅通。于是裴寂在会议结束时,再次提出设置大将军府的建议。

李渊自然明白,大家跟着你拼命,给点官位和利益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激发大家干劲。否则,半路上八成会散伙,建唐大业从何谈起?属下既然再次提及此事,心中一定有了方案:“裴大人,说说大将军府的方案吧。”

于是,第二天大将军府方案便公布了。

大军共分三路:中军、左军、右军。

大将军府总司令:李渊,自封大将军,三万大军总指挥。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中军由李渊亲自统率。左军由李建成统率,任左领军大都督,封陇西公。右军由李世民统率,任右领军大都督,封敦煌公。同时,命四子李元吉镇守太原,把军政大权都交给元吉负责。

六月底,到太原做“军火”生意的康鞘利等人要回家了。李渊决定派人同康鞘利等人一同前往突厥。因为李渊对突厥仍然放心不下。尽管前不久刚刚修书与其结盟,但毕竟“非我族类”,今再派使者,意在上个双保险,确保大后方太原的安全,这一点毋庸置疑。其实,再次出使突厥还有更深层的政治用意,就是尽可能拖住突厥,为南下争取更多时间。

试想一下,从太原出发到突厥牙帐,一个单程大约500公里,一行车马兵仗近千人,一来一回估计需要两个月。按照李渊的估算,两个月时间可以拿下长安,到时候既使突厥联合马邑刘武周进攻太原,最坏的结果也不至于进退失据,至少长安可以作为革命根据地。

关于派谁出使突厥的问题,李渊也想好了,刘文静是最佳人选。刘文静多年任职于太原,对突厥人比较了解,关键是能说会道。

临行前,李渊特意叮嘱刘文静,“此次出使,名为借兵,实为探听突厥动向。但兵不可多要,几百即可,主要是让突厥参与进来,当自己的事干,这样突厥就不会轻易进攻太原了。”

七月初四,李渊命温大雅写了篇《檄文》,传檄各郡,举旗兴兵。檄文一到,太原周边大多数郡县立即就投靠了他,纷纷表示,唯李大将军命是从。

而对于离石(今山西吕梁)等少数持观望态度的诸郡,李渊也有办法,简单粗暴,那就是不听话便打。打的结果就是,这些左右摇摆的郡县望风而降。

虽然李渊的檄文没有瓦岗军祖君彦操刀的檄文在后世那么名扬天下――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以此来痛斥杨广罪恶之多。但也洋洋洒洒一大篇,先是颂扬先帝杨坚治国有方,国泰民安,对杨坚作出“二纪之治,可谓隆平”的高度评价。然后话锋一转,“然圣人千虑,失于知子”,开始细数杨广罪过,痛斥杨广既有“饰非好佞,拒谏信馋”的昏聩失度,又有“巡幸无度,穷兵极武”的好大喜功,既有“敌怨诚良,仇雠骨肉”的暴虐无情,又有“征税尽于重敛,民力殚于劳止”的不恤苍生,导致“十分天下,九为贼盗”,大隋江山摇摇欲坠。

李渊在檄文中称,他作为隋朝的皇亲国戚、国公重臣,不能目睹“五岳尘飞而土崩”的危亡局面而袖手旁观,不能不举“勤王之师”匡扶大隋,不能不“苟利社稷”而“废昏立明”。

写到檄文这里,我始终有个疑惑。《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了檄文全文,大概1200字。试想,一篇1200字的骈体文,如果李渊的手下在作战前动员时是原文宣读的,我不知道站在烈日下的那些士兵能不能听得懂,要知道,相当多的士兵可是没读过书的。

好了,一切安排妥当。

这一天,是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初五。

这一天,上天终于开始抛弃大隋了,还给大隋找好了挖墓人:李渊。当然,此时的李渊早已胸有成竹。

这一天,兵马、武器、铠甲、粮草等都已准备就绪,李渊终于在太原正式起兵,踏上创建王业的征程,灭隋建唐的大幕在一系列精心谋划、精密部署下徐徐拉开。

出发前,李渊给自己画了条创业路线图:由北到南,从太原至西河,在西河休整几天,收买一下人心,顺便征召部分士兵,然后进军霍邑(今山西霍州),拿下霍邑之后再拿下临汾(今山西临汾),休整一番进军河东(今山西永济),然后拿下长安。

成就帝业就在长安,出发!

出发的第一站是自然是西河郡,就是前不久被李建成和李世民拿下的高德儒镇守的城池,现在名义上已经归属李渊了,但城内军民究竟有多少人是虚与委蛇,不得而知。正所谓,没有始终安定的国家,就没有永远顺服的百姓。

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李渊自然清楚,只要你有粮,就能得到百姓拥护,就像起兵之前招兵一样,旬日间便得士兵数以万计。这个道理无论是在哪个朝代都是真理。

天下大乱之时,不论哪儿的百姓,最急需的便是粮食。彼时,因隋末战乱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甚至为保一家老小不被饿死,忍痛把自己的孩子拿去换粮,时称“易子而食”。最为要命的是,既便你有钱,不一定能买来粮食。可谓“逢火连三月,粮食抵万金”。所以,粮食在战乱年代比黄金还要贵重,关键是能收买人心。

于是,李渊率兵进入西河的第一件事就是履行保障民生的职责,给城内饥民发放粮食,同时进行封官许愿,以此获取广泛支持,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渊在城内礼敬老人,扶贫济困。与此同时,把城内70岁以上的老人召集起来,全部给予通议、朝请、朝散等文散官职,引得年轻人纷纷过来围观,表示要当兵,跟着李渊干。李渊当然来者不拒,均按特长给予相应官职。

不过你不能高兴得过早,不管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给予的官职不是立即上任,而是得排队,一直排到李渊干上皇帝。如果起义失败了,很遗憾,你找杨广去兑现吧。至于干上皇帝之后能不能履约,那是另一回事。毕竟,现在所封之官,全是隋朝官职。等建立大唐之后,这些官职文凭还有没有效,那要看编制了。

好一个“慨他人之慷”。李渊这买卖做的可谓“无本万利”。他分给百姓的粮食是杨广的,所封的官职也是杨广的,拿着别人家的东西当好人,百姓可不管东西是谁的,只看是谁给的,谁给就拥护谁。因此,李渊在西河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赢得了全城百姓的真心拥护。

虽然这只是李渊在创业过程中诸多大事中的一件小事,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渊对笼络人心的手段十分高明,以致在南取长安过程中主动请降归附的人很多,为李渊在很短时间内拿下长安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因此,李渊能够在当时如此多的英雄和枭雄中脱颖而出,不是最早起兵的,却是笑到最后的,最终建立大唐成为开国皇帝,一点儿也不意外。

布衣走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明明超强却只想种花
我明明超强却只想种花
关于我明明超强却只想种花:[双男主+现代脑洞+幻想言情+1v1+强强]别人在拼命,奉临在种花。别人兽口死里求生,奉临险境闲谈挖花。别人生死修炼,奉临笑谈八卦!化名庚至,一道术法引得天下强者倾巢而出。回归本名,走遍天下。回首看,一路繁花。再相见,终是无言。苍生难,众生苦,我自一掌化劫难,逍遥转身入山河。我是谁?我是奉临,我只想种花!你想看看我走过的路吗?PS:内容是向前推进的,不是开局无敌。主角会
在天之水
从家族弃子到权利巅峰,我赌赢了
从家族弃子到权利巅峰,我赌赢了
醒掌天下权,一着不慎满盘输; 醉卧美人膝,一心不乱步步局。 前世,家族掌权人的大嫂被奸人蒙骗打压他,自那以后,他的人生轨迹一落千丈,郁郁而终; 再睁眼,面前最疼爱的妹妹也因为爱上那个奸人,对他落井下石! 可他却笑了, 因为,他知道,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势必会留下一扇窗。 面对稍纵即逝的机会,他果断出手了……
佚名
机缘巧合
机缘巧合
社畜肖迎春摆烂了,放弃工作回家继承父母的小超市。 某天,超市后门进来一个年轻英武的将军,用银元宝买走了一箱压缩饼干。 一个银元宝,能换六千块! 从此,肖迎春开启了开挂暴富的生活。 压缩饼干、罐头、药品、胭脂水粉化妆品,应有尽有,统统拿元宝来换! 凤凰男、富二代、贪婪的亲戚统统滚蛋! 不做血包、不嫁豪门,姐要自己做豪门! 将军长枪一顿:“吾想娶肖老板,请问黄金十万两够不够?” 肖迎春
琴止
海贼之力力果实
海贼之力力果实
关于海贼之力力果实:把力力果实开发到极致是什么感觉?重力?引力?斥力?弹力?……这是力力果实?大剑豪,三色霸气,果实觉醒一笑:掌握老夫的重力吧木小哥金狮子:有你在老子的飘飘果实还有什么意义夏洛特玲玲:神罗天征?你要毁了老娘的万国吗桃之助:救命啊!素未相识,为何杀我?当力之领域打开的那一刻木冲摇指王之宝座:你该下来了,伊姆且看一个穿越的少年,如何在这个吃人的大时代战强者,伫巅峰…………架空线………
木木冲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