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卿二二

第714章 挑衅神明的少女(1/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714章 挑衅神明的少女

离教堂还有几条街,南卿慢吞吞的从街上走过,街上空无一人。

空气里传来香味,有人家做了烤火鸡吧,特别香。

南卿脚步放慢了一些,她肚子饿了。

二二:“去偷点吃的?”

虽然偷东西的行为很不好,但是原主就是这样的,这样会有人设积分。

“懒得偷,也不算太饿,我想让神明看看他的民众正在饿肚子,他的光明并没有照耀整个世界。”

这时候一户人家的门打开了,妇女端着一盆水争着被倒出去。

妇女看见了穿着朴素衣服金色的头发的少女。

“哦,美丽的小姐您怎么一个人走在这漆黑的街上呢?您金色的头发真漂亮,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邀请您来我家共进晚餐。”

妇女的态度特别好。

南卿对这样的事情见怪不怪。

因为这几天她收拾干净之后很多人都很待见她了,不是因为她干净,而是因为她这一头金色的头发。

和神明同款的发色。

大陆上金发的人不多,只要你有一头金发那么民众就会不自觉对你有好感。

但原主家破人亡也是因为这一头金发……

信仰光明的人喜欢金色,黑暗的使者厌恶金色。

黑暗的势力虐杀金发的民众,只因为黑暗讨厌光明。

原主亲眼看见全家惨死,从此之后就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特别是头发,脏的看不出本色。

南卿洗干净了头发,这几天但凡看见他发色的人都很尊敬她,这样的尊敬并没有让南卿丝毫愉悦,甚至觉得心凉。

今天神子降临,大街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神子,没人注意她的金发。

现在一个人走在街上,一头金发就很耀眼。

南卿没有理会那个妇女,她低头走了。

那妇女还在后面说:“美丽的小姐,大晚上您要去哪里?”

南卿快步走了。

南卿走过了两条街一眼看见了一个院子里晾晒的灰色斗篷,南卿快速的顺走了。

斗篷披上,戴上帽子,胸前的金发全部捋到身后去,盖的严严实实的。

月亮出来了,月光洒在街道上洒在教堂的屋顶上。

披着斗篷的少女混进去了。

其实教堂里根本就没有人守门,她进去四处逛着,行为极其大胆。

二二在脑海里给她导航。

“男配在后面的树下,他在沐浴月光。”

南卿嘴角轻扯,好机会啊。

穿着斗篷的少女穿过一条又一条的长廊,从小门出去了,出来就是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树。

而树下正站着一个穿着白色衣袍满头金发像天使一样精致俊美的少年,他是神明。

不仅发丝是金色的,连睫毛都是金色的。

他闭着眼睛,脸微微抬起,月光照在他身上白泱泱的。

南卿慢慢的靠近他,站在了他身边。

“你真的是神吗。”

耳边突然一道少女的声音。

如果是其他人一定会被吓到,但是索波亚只是慢慢睁开了眼睛,他早就察觉到有人靠近了。

索波亚看了一眼眼前的少女。

这个人是街上那个没有认真吟唱神明之歌的女孩。

“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岁岁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天坑局,带妹过上好日子
四合院:天坑局,带妹过上好日子
关于四合院:天坑局,带妹过上好日子:一觉醒来,林清穿越到五十年代末,情满四合院的世界。耳边传来妹妹的哭声,大年三十,三个妹妹守着一锅玉米糊糊哇哇大哭。父母双亡,三个妹妹无人照顾,自己又身患重病。面对天坑开局,林清没有放弃。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清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贾张氏:“丧天良的东西,日子过好了也不知道接济我们家。”易中海:“不是身患重病快死了么,怎么越活越有精神头?”秦淮茹:“早知道和林清搞好关
暴烈花椒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一块红布三尺三,老堂人马老堂仙,有朝一日出深山,名扬四海万家传! 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七岁那年大仙说我命犯三灾八难,将来会出马顶香,我不信,却屡遭磨难。为了谋生,我当过服务员,跑过业务,开过出租……但命运就像施加了诅咒,我身边不断发生各种邪乎事,无奈之下,我成了一个出马仙。
吴半仙
长生仙路
长生仙路
穿越到修真世界十年,林山终于等来了金手指。他意外发现了自己有强化的能力。 无论功法,丹药,法宝,神通,材料统统都能强化...大梦千秋,今夕何年。 不争一世,何以成仙?
九夏忧桑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家人为了小三的孩子,用性命逼着姜沉鱼替嫁给一个病秧子。沉迷“亲情”十几年的姜沉鱼一朝梦醒,再不执着追逐所谓“家人”。姜家人只当她的疏远是赌气,只等着她的病秧子老公死后,哭着求着回姜家时好好奚落她。可他们逐渐发现,离开姜沉鱼之后,姜家公司破产,人脉断联,连他们的身体都一天不如一天。他们这才知道,他们看不起的废物是天下最有天赋的玄学术士,他们曾经的好运气全是姜沉鱼逆天改命,费尽心思替他们谋求的。流落
兔兔兔兔宝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