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朱门

第二十三章 夜半风雨侵(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十三章 夜半风雨侵

如此又过了几日。

霍惜都忙着跟霍二淮下网,卖鱼,卖蟹,做秃黄油。

想着家里也存了不少秃黄油,霍惜想着去看看市场,探探价格。

别一家人信心十足的做了那许多,最后卖不上价,倒白辛苦一场。睡觉前,霍惜和杨福商量好,到哪里推销这些秃黄油,商定后,倒下就睡了。

睡到半夜,觉得冷,迷迷糊糊起来找被子。刚盖好,想躺下继续睡,就听到嘀嘀嗒嗒有水珠打在船顶上的声音。

细听了听,竟是下雨了。

“爹,娘,下雨了。”

杨氏和霍二淮一听,支起身,听了听,道:“没事,下雨而已,不怕。爹前些天才修了船,不会漏的,惜儿放心睡。”

霍惜一想也是,他们都在水上讨生活了十年,什么情况没见过?下个雨而已。没见杨福都没起身吗。

遂放心睡下。

杨氏和霍二淮起身把船头船尾的要紧东西收回船舱,也跟着继续睡。

哪知道,半夜,整个船都摇晃了起来。

再一听,外头喧哗声起:“快起来,都快起来!风起了,雨下大了!”

霍惜一咕噜坐了起来。

半醒未醒,就见杨氏一把拉开帘布,急声道:“惜儿,福儿,快起来!雨下大了。”

霍惜还懵着,杨福却已经快速起身,衣裳都顾不上穿,疾步出了船舱,和霍二淮去栓牢自家的船。

霍惜不知该做什么,忽然被杨氏把霍念塞到怀里:“惜儿你抱着念儿,就呆在船里。别怕。”

看着杨氏也出了船舱,霍惜紧紧抱着霍念,往船头船尾看去。

此时船头的防风桅灯在风里雨里摇晃得厉害,船身也跟打了摆子一样,霍惜觉得像在荡秋千,头也开始晕乎起来。

才不到一会,更晃了,坐都坐不住。霍念也被惊醒了,许是没睡够,嚎哭了起来。

霍惜一手紧紧抓住船舱内壁的横板,一手抱着他哄,两只腿夹着他,哄了半天没哄好,急得不行。

外头风越刮越大,卷过水面,一阵呜咽声,雨也越下越大,拍打在船顶上,噼哩啪啦像直直砸在上面。霍惜不时往船顶看一眼,就怕漏了。

船头船尾的雨水泼进来,往船舱里溅,霍惜紧紧把霍念捂在身前。

她没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害怕,不时看霍念一眼。

“惜儿,来,快把蓑衣穿上。把念儿包在蓑衣里。别淋到了。”杨氏进来,拉起她,给她穿蓑衣。

船激烈摇晃,两人差点站不住。霍念哭着朝杨氏伸手。杨氏一边给霍惜穿蓑衣,一边哄他:“念儿乖,一会娘再抱念儿,要乖乖的啊。”

给霍惜穿好,杨氏扶她坐下,又用油布包住铺盖枕头,打开舱板,往里塞。睡觉的席子也往里塞。

塞好,盖好舱板,杨氏又急急跑了出去。

不一会,杨福和霍二淮也接连跑进来,拿着外头的小泥炉锅灶等物回船舱,放进船底舱。

霍惜愣愣地看着,帮不上忙,急在心里。船晃得厉害,霍念哭得哄不住,她坐在船舱里,抱着念儿东倒西歪。

不一会,杨氏又进来,接过霍念,包在蓑衣里,拉起霍惜往外走。

“雨下大了,船上没法呆了,我们得往岸上去。”

霍惜紧紧拽着她的蓑衣,摇摇晃晃跟她往外走。

“惜儿,把手给我!”

杨福穿着蓑衣,满头满脸的雨珠,在岸上朝她伸手。霍二淮在船尾搭了跳板,依次接了杨氏和念儿,她也被杨福拉上了岸。

芭蕉夜喜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个游戏不一般
这个游戏不一般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戏。  地球历2020年,一款名叫‘众生世界’的游戏横空出世。  它的出现,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将改变一个世界的命运。
木有才O
成院士后发现:祖上全是盗墓的
成院士后发现:祖上全是盗墓的
【盗墓+沙雕+搞笑+无CP+系统+原创女主+嫩牛五方+亲情友情向】 前二十四年,我一直认为自己根正苗红,国之栋梁;是一名光荣的党员。 可是在拿到老妈遗书后发现,好家伙,老妈是个盗墓贼;额、老妈家族全是盗墓的。 算了想想咱爷爷,咱爷爷那可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 那么咱爸爸能差吗?最起码也是一个军人对吧! 然而现实给了叶慕白一巴掌,爷爷不是亲爷爷,爷爷没有后代。 而自己的亲生父亲,祖上三代也全是盗
凤玲初话
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你听说过罗家吗?就是和洛克菲勒、摩根这些家族一样影响力巨大的家族,一个全世界都必须承认的东方无冕之王。故事还要从一场游艇盛宴开始说起。
红桃三儿
帝少小妻又闯祸了
帝少小妻又闯祸了
帝少小妻又闯祸了小说最新章节由网友上传转载,《帝少小妻又闯祸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现代都市小说,八哥小说网免费提供最新最快的帝少小妻又闯祸了无弹窗文字章节在线全文免费阅读。
花惊鹊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