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界当倒爷

173 皆大欢喜(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173 皆大欢喜

其实严德志家也是最近二十年才搬来海岩村的,至于海岩村原来有没有姓王的他哪知道哇?

不过这很重要嘛?

“其实这位王总,就是我一个远房的表哥,也是最近几天才取得了联系。”

“人家在国外就是搞规模化养殖的,最近也非常看好咱们国内的市场,所以想在国内投资一个项目试试水。”

这会儿杨家的老二杨志凯,可是一副容光焕发的模样,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病的迹象……

难不成这些年他都是装的?

严德志有些狐疑,不过很快他就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时候还关心那些做什么。

只要这位王总,今天能把事解决,那今天就算让他管杨志凯叫爹,他都愿意。

“嗯,那王总您是看中我们村哪里了呢?”

严德志试探着问了一句,没想到话一出口,就被信用社的张社长狠狠的瞪了一眼。

显然人家是嫌弃他没见过世面,问的话也太没水平了。

“都说过了王总以前就是搞养殖的,人家自然是想来投资个养殖场。”

“是这样,之前你们这…那个老赵家不是刚刚那啥,他们的养殖场不是空出来了嘛?”

“他的养殖场现在还欠着我们五百多万呢!当时他流转土地,建屠宰场,都是我们提供的资金支持。”

“现在他人不见了,这个养殖场和屠宰场也被查封了,上面的意思是让咱们商量着解决。”

“之前咱们也谈过几次,就是之间的债务纠缠不清,所以一直没能解决。”

“而这次呢,王总是愿意接手赵家的牧场,以及一系列的相关债务。”

“今天来,就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这牧场未来的问题,你去把村民代表找来,咱们大家一起坐下来商量一下。”

张经理把来意说明,严德志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说实话赵家的养殖场,摊子铺的很大。

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也都知道这养殖场很有搞头,可问题是里面的牛羊突然都不见了。

就剩下近千口猪,而且还欠着银行好几百万贷款。

这样一来,就算有想搞养殖的,也没人愿意接盘。

毕竟一接手,就要负债,而且现在生猪价还在一个劲的往下掉。

谁接着这一千多口猪,那可不是资产,那简直就是负债。

每天都要往里面填饲料,这都得不少钱。

而现在信用社方面又天天催着村里还贷款,毕竟村委也是牧场的股东之一。

现在赵家人跑了,那人家自然要找村里面拿钱。

所以严德志,最近一段时间,都恨不得躲到山里面去。

现在好了有人愿意接盘,他自然是乐不得看到这样的结局。

很快他就联系了几个村民代表,大家对于有人愿意接盘都非常开心。

事情谈的很顺利,因为这位王总真的非常大方。

赵家的牧场他愿意接盘,信用社的五百万贷款,他也愿意接手。

同时人家也提出了条件,那就是再给村里二百万,把村里在牧场里的股份一次性买断。

人家要玩独资经营!

至于村民们的利益,那也好说。

如果愿意要钱的,那就用以前流转的土地按股比算钱。

如果不愿意要钱的,他们也可以按照市场价,给村民们分牲畜,比如牛羊。

摇滚菠萝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千世界:从柳域开始崛起
大千世界:从柳域开始崛起
从北灵境柳域开始,一步步打怪升级走上全能之路……
知远行
家族修仙:我以子嗣登仙
家族修仙:我以子嗣登仙
关于家族修仙:我以子嗣登仙:清河县陈氏仙族三代子弟陈景安,资质平庸,仙途渺茫。直至喜得长子,激活了“子母钟”,可以从子嗣的身上烙印天赋,补全自身的不足。自此,清河陈氏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仙途……
勤劳的大蜜蜂
应天帝国
应天帝国
关于应天帝国:一张纸的残破,一支笔的简单。这里没有动人的故事情节,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华丽词汇点缀。有的只是作者想用另一种方式述说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抒写着生活的平凡和百态人生。还有那一代草根天才,石天的逆风而行之路及可歌可泣的爱情。欢迎感兴趣友友阅读,指点,讨论,让我们一起打造一部更好的作品,感恩!
胡小酱
凡人修仙:开局看守草药场
凡人修仙:开局看守草药场
【凡人流+无系统+扮猪吃虎+不圣母+爽文】根骨极差的少年苏星河,机缘巧合得到仙器,同时被修仙者盯上,至亲被杀,复仇和生存危机双重驱使下,毅然踏上修仙之路。 灵气不用自己炼化,还能打破境界上限,越级杀人不过分吧? 敢阻我突破,抢我机缘,让他在世上消失不过分吧? 凡尘待腻了,去仙界,让最高统治者俯首称臣,不过分吧?
一梦成仙
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
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
关于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重生+商战+赚钱+布局+年代文+快节奏+脑洞大重生1977!这一世,他的家父成了世界船王,脑海还有庞大未来的信息资料。雷霆一击,勇夺九龙仓。兵不刃血,收购和记黄埔。后发制人,强夺会德丰。。。。没有四大家族,没有四大洋行。香江只有包家的城和港。立足香江,俯瞰全球。美女,科技,人才尽在囊中。多年以后,回头看去,已成打造了这个属于他的世界首席财阀。
陈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