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君

第二百二十七章 动心(一)(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百二十七章 动心(一)

沈祐很自然地伸手接了帕子,塞进自己怀里。又拿出了自己的,塞进沈嘉手里。

冯公公哑然失笑,瞥了沈祐一眼。

沈嘉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他这个人,爱憎分明,对冯公公没半分好感。冯公公送来的帕子,他才不想用。还是四弟体贴!

沈嘉用沈祐的帕子将鼻血擦拭干净,又说道:“今日多亏了雷家姑娘出手救了我。那位雷姑娘,生得高挑貌美,身手也极厉害,长鞭挥得赫赫生风巧如灵蛇!”

沈祐和沈嘉一起长大,对沈嘉的脾气了如指掌。一听话音,再看沈嘉闪闪发亮的眼,便知沈嘉动了春心。

殊途同归。今日的“相看”,倒是很成功。

冯公公看着沈嘉那副眉飞色舞的模样,也觉好笑,故作惊叹:“雷姑娘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吗?”

“那是当然。”沈嘉也不知骄傲得意个什么劲,一挺胸膛:“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哪个姑娘家身手这么厉害。”

不扭捏,不娇柔,英姿飒爽,直来直去。

和普通的姑娘家截然不同,却意外地合他的心意。仿佛是苍天为他量身打造一般。

冯公公也为沈嘉高兴,笑着说道:“这里说话多有不便。还是先回去,进了沈府,让侍卫们处理了伤势,你再细细说给咱家听。”

沈嘉一时不察,点了点头。然后回过劲来:“你也要去沈府?你不是说要去普济寺烧香吗?”

冯公公理所当然地答道:“之前是有这个打算。不过,既遇到了你们兄弟,自然要厚颜叨扰半日。烧香这等事有什么可急的,普济寺又不会长腿飞了。下个月再来便是。”

沈祐竟也点了点头:“相请不如偶遇。冯公公随我们同去便是。”

沈嘉:“……”

四弟什么时候和这个冯三儿成至交好友了?

据他所知,四弟孤僻阴沉,不爱说话,自小到大就没交过什么朋友。现在竟和冯公公走得这么近,着实稀奇。

大冯氏倒是很高兴,忙令车夫启程。

沈嘉心里嘀咕一回,很快将这一丝疑惑抛在脑后。

……

半个时辰,就到了沈府。

一来一回地折腾,已经到了正午。

大冯氏忙令厨房准备午饭。家里就这么几个人,从来没有分席这回事。冯公公很自然地坐了沈祐身侧,不时为大冯氏布菜。

大冯氏笑道:“冯公公可别这般客气。哪有客人为主人布菜的道理。”

“咱家和沈侍卫情谊深厚,他的婶娘,就是咱家的婶娘。婶娘不嫌弃的话,就叫咱家一声三儿吧!”

冯公公拿出舌灿莲花的能耐,哄得大冯氏乐呵呵的。

马屁精!

沈嘉撇撇嘴。

沈祐眉头舒展,目中漾起笑意。

这一笑,如月华满天,又似漫山遍野的鲜花盛开。

7017k

wap

8cc。m8cc

寻找失落的爱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多女,轻松爆笑无厘头,沙雕,) 李叶穿越到大唐贞观时期开了个养老院。 有天李叶捡到个女婴,于是将女婴收养。 七年后,女儿独自外出寻仙问道… 可谁知,这竟是西游世界。 女儿混入了取经队伍,然后一路剧透。 一众西游人物纷纷震惊。 “你爹爹怎么什么都知道?” 女儿骄傲:“我爹爹可是独断万古的荒天帝,超越鸿蒙圣人的大能。” 而李叶却一直蒙在鼓里,而养老院里出现越来越多
六大爷
重生1978:从北大荒深山挖药开始
重生1978:从北大荒深山挖药开始
21世纪百亿医药老总,遭遇妻子背刺而亡,竟重生到了1978年北大荒,给其当舔狗的那段岁月。这一世李毅发誓不再当舔狗。他要扛起猎枪,揣上刀,牵上猎狗带着嫂子一起闯北大荒。
想飞的鸟儿
全球降临空岛:开局抽取神级天赋
全球降临空岛:开局抽取神级天赋
蓝星所有人类降临到一个没有陆地的世界,天空中到处都是漂浮的岛屿。每个人都要选择职业,在这里重新开始,并且努力活下去!开局一块小破地,要想生存,就得登陆这些神秘的岛屿,寻找资源,扩充自己 的领地,然后打造属于自己的空岛。刚进入游戏的韩星,意外激活了唯一隐藏SSS级天赋,‘神级工匠’。他制作任何东西都不会失败,每一件经过他手的东西,都能化腐朽为传奇。“已成功制作钝器木棍,品质传说,特性:永不折断,附
白衣风采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为了救一个小女孩,他被车祸送走了。 再次醒来,他穿越了!穿到了1960年,成了15岁的少年。 可他看着自己碗里黑乎乎的玉米糊糊,发起了愁。 照这样吃下去,早晚得饿死吧?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贫穷年代,人心淳朴,靠自己双手,何尝不能发家致富呢?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