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传人叶凡唐若雪

第两千六百六十二章 不能偷看(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两千六百六十二章 不能偷看

第两千六百六十二章 不能偷看

“啊!”

看到叶凡一手吸过白蛇,还一掌崩碎它,袁青衣和苏惜儿都大吃一惊。

她们怎么都没想到,叶凡不仅苏醒了过来,还如此强大。

随后两女齐齐一喜,不顾漫天血雾向叶凡冲了过去。

她们几乎同时抱住了叶凡。

苏惜儿高兴喊道:“叶少,你醒了?你没事了?”

袁青衣也是欣喜若狂:“叶少,你突破了?”

“叶少,我们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你怎么现在才醒来啊,你差一点把我们吓死了。”

接着两女又是泪如雨下,有着劫后余生的激动。

叶凡原本也怔怔地看着崩碎白蛇,脑子一片空白和短路。

我是谁?

我在哪里?

我在干什么?

我怎么这样厉害?

这大蛇是我打死的吗?

他一时反应不过来。

被袁青衣和苏惜儿一抱,滚烫泪水一打,他才脑子一激重新涌回了意识。

他低头看着抱着自己的两女,忙一抚两人脸上的泪水喊道:

“惜儿,青衣,我醒过来了,我没事了。”

“你们别哭,别哭,我没事了,没事了。”

“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好像是一个山洞?我们是在夏国还是在神州啊?”

叶凡一边安抚着两女,一边好奇问出几句。

苏惜儿看出叶凡意识还有点混乱,就把事情经过简述了一遍:

“这里是光城的雪池,你走火入魔,我和青衣姐姐带你来这里降温。”

“因为你的体温不降下去,我们无法给你治疗,也无法醍醐灌顶唤醒你。”

“我们好不容易借助雪池的水把你唤醒,结果这条白色大蛇就冒出来一口吞了你。”

“它还把你直接拖入了池底,我们两个跳下去想要救你。”

“只是还没碰到池底,你就突然冒出来了。”

“接着不仅把我们两个抱了上来,还把受伤的大蛇打死了。”

说到这里,她又猛地一抱叶凡哭泣:“你可把我们吓坏了。”

“原来是这样!”

虽然苏惜儿说的轻描淡写,但叶凡还是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艰辛和惊心动魄。

如不是自己真正命悬一线吓坏了苏惜儿,这个丫头是不会这样失控痛哭的。

而且他也能够感受到,两女跳下雪池,与其说营救自己,还不如说同生共死。

大蛇能够把他吞噬,还有雪池庇护,两女跳下去哪怕不被冻僵,也会被它一口一个吞掉。

这让叶凡止不住搂紧两女,声音说不出的轻柔:

“惜儿,青衣,谢谢你们了。”

“你们放心,我以后再也不会让你们担心了。”

叶凡神情犹豫了一下:“我已经没事了。”

苏惜儿抽泣着点头,差一点失去叶凡的她,也不再避忌袁青衣在场,始终死死抱住叶凡。

只是俏脸贴紧叶凡的她,依然能够感受到叶凡的滚烫,还有无尽澎湃的力量。

她一度恍惚,难道危机还没过去?

只是看到叶凡的正常,苏惜儿又不愿有不好的念头。

她幽幽出声:“这可是你说的,你不准再有事。”

叶凡一笑:“你看我现在生龙活虎,哪里有事?”

苏惜儿闻言抱的更紧,感受着失而复得的开心。

此时,袁青衣倒是不好意思地松开了叶凡。

“叶少,你刚才一把吸过千斤大蛇,还一掌崩碎它,看来你的身手又突破了。”

“我感觉,你现在怕是晋入天境了。”

袁青衣给出一个判断:“不然不会有这种霸道。”

天境?

一起成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我!土地公啊!竟然沦落到和乡野精怪抢香火?”他穿越了,开局传承了土地庙,本以为以后的日子是庇护一方百姓,却不想这个朝代的人并不相信玄学,一点香火都没有。无奈之下,他只好和已经成了气候的山野精怪达成协
佚名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上一世,人人都说表姐韩丽丽嫁得比江婉好!表姐嫁给陆厂长的弟弟,新郎又高又俊又有钱。江婉嫁的却是下乡青年,长相普通,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后来陆家不幸落了难,家道中落,韩丽丽因丈夫常年在外不着家,独守空房
飞猪猪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未婚妻害我,联合一众外人废我修为,伤我父母,残害我家族。他们以为我没了修为就无能为力,成了凡人。真是令他们失望了,我拿下天龙珠,修炼了新丹田,还练成了上古秘籍。我得到了魔龙传承,吞四海,御万道,站在诸
佚名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十八岁的她,刚从高中毕业,正值青春年华,却也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抉择。身为家中独女面对知青下乡的号召,全家上下都犯了难。爷爷、爸妈心疼她,未婚夫又早已投身军旅,这下乡之路,似乎布满了荆棘。于是,她拖着一只
佚名
龙魂武帝
龙魂武帝
【传统玄幻+无系统+杀伐果断+暴爽燃文+百万追读】江尘,江家绝世天才,本是觉醒亘古稀有的神龙武魂,却被人误认为是废武魂土蜥蜴,因此受尽冷眼,卑微如尘。然江尘却是一心向武,百折不磨,崛起于微末,傲立于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