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生沈浪苏若雪

第1983章 收服圣虫塔(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983章 收服圣虫塔

沈浪的时间非常紧迫,他必须在三五日内先让圣虫塔认主,否则一旦等火蚁族的援军和太乙盟的化神期修士前来,那就难办了。

其实沈浪有过修习驱使九色骨戒的天灵诀的经验,这圣虫塔的天灵诀虽有不同,但本质上是大同小异的,都是让法宝本身变得更容易操控,不让天灵宝在催动之时突然失控。

强如天灵宝这种等级的宝物,虽不至于打破上古灵界的界面法则之力,但也是极端强大的至宝,需要特殊的法诀来控制它,否则一着不慎,持宝者会受到极大的反噬。

天灵宝并不像洪荒灵宝那样要花费一定时间炼化使其通灵,而是认主后就能通灵。但想让天灵宝认主,一般都需要修士本身满足某种条件。

比如九色骨戒的认主条件,即是要求修炼者本身是元灵根修士,且灵根潜质点必须高过92点。

沈浪最初之所以能收服九色骨戒,主要是阴差阳错的满足了九色骨戒的认主条件。

而这圣虫塔的认主条件,则是要求修士能承受住塔中无数凶虫的神念压迫!

原本这至少要炼虚中后期的神识才能满足认主要求,但沈浪会翊圣真君咒,算是歪打正着,投机取巧的满足了要求。

“前辈,晚辈自负悟性还可以,这天灵诀晚辈已经融会贯通,并不需要多余的修习演练了,现在就能尝试炼化圣虫塔!”沈浪突然说道。

五色金蟾眉目一掀,哼道:“你真的有把握?本帝可是警告你,这圣虫塔不是一般的宝物,你若驾驭不住,很容易失控,造成灵力反噬,轻则经脉爆裂肉身受损,重则会有性命之忧。”

“前辈,晚辈自然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沈浪沉声说道。

五色金蟾不再犹豫,心想眼前这小子骨龄如此年轻就突破了化神期,加上又得方寸山那怪物的传授,自身肯定有过人之处。

“既如此,那就越快越好,本帝一刻也不想再等!你快开始吧!”五色金蟾瓮声瓮气的说着。

被困在这鬼地方两百万年,五色金蟾做梦都想出去。这小子会施展翊圣真君神咒,即便一着不慎遭遇了反噬,也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

“是是是!”

沈浪唯唯诺诺的说着,随即飞身浮空,双目直视着五色金蟾头顶上的那座金色小塔。

深吸一口气,沈浪咬破指尖,将鲜血撒在金色小塔上。

“嗡嗡嗡!”

原本浮空的小塔陡然间释放出大量黑气,那狂暴之极的凶戾气息如同惊涛骇浪一般席卷沈浪全身,那宛如海浪般的凶戾之气仿佛令人置身于虫海之中,万虫嘶吼,令人毛骨悚然,头皮发麻!

“翊圣真君咒!”

沈浪浑身惊出一身冷汗,急忙守住心神,双手结成一道圆弧形法印,口中默念起翊圣真君咒的咒语。

全身上下飘起了蓝色的符文印记,如同一缕缕蓝色的光团,符光一盛,侵入沈浪体内的黑气被逼了出来。

“呼呼!”

那股暴戾的气息终于从脑海中驱散,沈浪大口喘气,额头都渗出汗珠,心有余悸。

刚刚那个瞬间,沈浪就明白了这圣虫塔中关押着多么恐怖的凶虫,那种损人心魄的感觉再也不想体会第二遍。

自己只做了一个滴血认主的举动,就引起了圣虫塔如此程度的警告!不愧是天灵宝,果然非同凡响。

“还不快催动天灵诀!”五色金蟾沉喝一声,声音如同暮鼓晨钟,夹杂着洞彻神魂的威严感,让沈浪神智更加清醒了一些。

花幽山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玄幻:我在修仙世界靠双修证道
玄幻:我在修仙世界靠双修证道
他本是宗门最有希望成为圣子的人,却被自己多年的小跟班联合师妹迫害。可就在他以为自己即将灭亡的那刻,却被意外美艳入九天玄女的神秘人所救。从此以后,他开始学习无上功法,踏足武道巅峰。一念逆阴阳,一刀斩大道
佚名
校花嫌我太土?那你别要我的钱啊
校花嫌我太土?那你别要我的钱啊
超级暴发户的他,幸运地与大学时期的校花订下婚约。然而,未婚妻却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他,对他暴发户的身份充满鄙夷,态度傲慢无礼。原本,他试图维持这段关系,可当未婚妻的白月光突然出现,她的心思迅速偏向旧爱,
佚名
重生七零,禁欲糙汉跪求我别离婚
重生七零,禁欲糙汉跪求我别离婚
重生归来,她的首要大事竟是火速摆脱那段四年的无名婚姻。前世里,同床共枕却从未换来一句中意,直至生命尽头仍守着清白之身,心中满是遗憾。可当她鼓起勇气提出离婚,那位一向高冷自持的另一半,竟出乎意料地跪倒在
佚名
七夕天后演唱会:分手快乐
七夕天后演唱会:分手快乐
【日常,娱乐,搞事情,】世间文字八万个,唯有情字最伤人。情人节当天,江辞参加了当红小天后的演唱会,‘意外’成为了最后压轴之时的合唱嘉宾,一首独唱《分手快乐》将演唱会,以及情人节的所有氛围唱的消弭。‘雨
雪染斜阳红
夜色撩人,太子爷为她乱了心
夜色撩人,太子爷为她乱了心
四年前,她是港圈太子的追求对象,更是太子爷心中可望可不及的白月光。四年后,她拷着脚铐被押回国,才知道港圈太子身边换了新人,太子爷也看不上她了。“曾经的我你不稀罕,现在的我你高攀不上。”可后来,有人传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