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小嫡女颜稻花萧烨阳

第49章,亲疏远近(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49章,亲疏远近

稻花其实并没有怎么生颜文修的气,虽然那天他说的一些话她不是很认同,可也不会一直斤斤计较。

尤其是想到她那大哥也不过才是个十多岁的半大少年,她也不好意思一直揪着不放。

于是,在颜文凯的死缠难打之下,磨磨蹭蹭的去了一趟折桂院。

两人刚到院门口,就听到里面传出的欢笑声。

走进去一看,才发现,二房的颜文杰、颜怡欢、颜怡乐,以及颜文彬、颜怡双几人都在。

几人正聚在院中的六角亭中,喝茶吟诗。

见自己大哥和颜文彬、颜怡双之间的互动很是亲密,稻花有些诧异,转过头问颜文凯:“四哥,大哥和文彬、怡双关系很好?”

颜文凯没怎么想就说道:“大哥的启蒙是林师爷教的,从小就和文彬、怡双走得近。”

闻言,稻花愣了,十分无语的问道:“大哥的启蒙怎么会让林姨娘的弟弟来教?”

不知道正房和妾室天生就是死对头吗?

就算两方能和平共处,可让妾室的弟弟来教导正房的嫡长子,这说出去也不好听呀!

要知道,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妾室的地位并不高,妾室的家人上门,都不会以亲戚之礼接待,受宠的可能家主、夫人会见一见,要是不受宠的,直接派两三个下人就给打发了。

便宜爹不是讲究身份地位,连商贾出生的夫人都看不上吗?怎么会同意这样荒唐的事?

颜文凯没稻花反应这么大,挠了挠头:“小时候的事我也记不清了,好像是那时爹刚当上县令,事情比较忙,娘又要掌家理事,刚好林姨娘的弟弟来家里看她,林姨娘就主动提出让林师爷给大哥开蒙。”

“哼!”

稻花冷笑了一声。

不用问了,娇妻一开口,她那便宜爹就晕头转向的同意了。

稻花再次看了一眼亭中举止亲密的大哥和庶弟庶妹,心中对林姨娘的手段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内院,有一家之主的宠爱,还和嫡长子交好;在县衙,弟弟又是帮着出谋划策的师爷,真真是内外一把抓。林姨娘也就娘家穷了些,否则,她在颜家的影响力绝对比李夫人还要大。

稻花:“四哥,大哥现在和双馨院还走得很近吗?”

颜文凯见稻花脸色有些不对,这才想到这个妹妹似乎不太喜欢双馨院里的人,立马摇了摇头:“没有,自从上了县学后,大哥的时间都花在了读书上,平时除了文彬、怡双会过来找大哥请教问题,和双馨院那边几乎没什么联系。”

说实在的,他也不喜欢林姨娘,至于文彬和怡双,反正他和他们是玩不到一块去的。

“四弟,大妹!”

亭子里面的几人注意到了站在院门口的稻花和颜文凯,立马出声叫道。

“走,我们过去。”

颜文凯一把拉过稻花,就快步走向亭子。

“四哥哥!”

两人一进入亭子,颜怡双、颜怡乐、颜文彬几个小的就站了起来,笑眯眯的打了招呼。

而对稻花

颜怡乐因为料子没了,过年穿不了漂亮衣服,这些天一直都不怎么高兴,如今看到稻花,自然不会给好脸色,她不仅自己不搭理稻花,还阻止了要和稻花打招呼的颜怡欢。

另一边,颜怡双和颜文彬就更不会主动和稻花说话了,林姨娘现在都还没脸出双馨院全拜稻花所赐,两人对稻花的意见都很大。

一时间,亭子里的气氛变得有些怪异。

颜文杰事不关己的坐在旁边笑看着这一幕,一点也没有想要站出来缓解气氛。

画笔敲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之春坞桃花发
综影视之春坞桃花发
关于综影视之春坞桃花发:第一个世界是脚刚断的时候写的,所以写的颠三倒四的,谨慎入。快穿任务者桃夭帮助任务对象完成心愿,赚取愿力修炼。打算把我感兴趣的角色全写一遍,没有顺序,想到哪个写哪个。
兰萨笑笑生
罗修陆梦瑶
罗修陆梦瑶
少年罗修出身卑微,天赋一般,却意外融合生死法则、本源所化至宝,从此身藏诸天生死轮,执掌轮回,开创无上神通,成就一代大帝,傲视古今。
忘情至尊
造化神帝
造化神帝
天才被废,偶获至尊神鼎,万千造化。 任你天骄,仙帝,剑神,焉能接我神鼎之威! 一人一鼎,踏上登天大道!
星火重燃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前夫哥你别嚣张,等我虐你就老实了
前夫哥你别嚣张,等我虐你就老实了
前世,她出生在高知家庭,却在时代的浪潮下,无奈选择了下嫁,本以为能收获安稳生活,没成想却开启了一场长达数年的噩梦。 丈夫把孝顺的责任全推给她,自己当甩手掌柜。婆婆整天没事找事,处处刁难。更过分的是,丈夫还把青梅竹马和她的孩子接回家,一住就是十六年。 她一直默默忍受,身体长出结节,精神也抑郁了。即便如此,丈夫还嫌她不大度。最后,她被折磨得走投无路,只能和丈夫同归于尽。临终前,她终于明白:一味地忍耐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