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可怜后她又暴富了

第372章 水月笼纱(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372章 水月笼纱

看着华贵非常,实际上却非常的耗费心思。

蕾丝好看,就是坐下的时候容易起皱,她慢悠悠地理着身上的衣裙,眼神未曾看下场内的任何一个人,然而姿态间流露出来的随意和漫不经心,就是对眼前这一群人最大的嘲讽。

顾轻书的声音不疾不徐,却传遍了整个亭子之中:“黄玉文说得没错,确实是比不过明月。”

所有人的脸色都沉了下去,包括董尘禹,他抬眼,定定地看着顾轻书。

顾轻书这话,无疑是在帮黄玉文解围。只可惜,黄玉文再如何也是贵妃的胞弟,而她呢?她又是个什么?

一个商户女而已,此前还要靠别人的救济才能够活下去的人,怎么有脸说出这样的话来。

然而顾轻书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的人心头一惊。

只见她请抬眼,顾轻书今日难得的点了唇脂,唇脂是纯正的大红色,而她的墨发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办法,弄得弯曲得如同波浪一般,海藻似的散在了她的脸颊旁边。

头上戴着一个两侧缀着长流苏的珍珠发箍,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装饰,耳边则是佩戴着同样的珍珠耳饰,整个人看起来华贵大方。

这一抬眼,几乎就是艳压群芳的存在。

然而与她过分艳丽的外貌所不同,顾轻书的唇边勾着一抹淡淡的笑,那笑容落在了旁人的眼中,就是最深切的嘲讽了!

“前些日子满春阁内举办盛会,那位明月姑娘就弹奏过这一首曲子。”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几乎是瞬间,在场的所有人皆是看向了那楚薇。

顾轻书可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表情,更不管楚薇的脸色有多么的惊悚,她只淡声说道:“不光是明月,汜水巷子擅长琵琶的姑娘们,最近都在弹这首曲子。”

而黄玉文不知道,是因为黄贵妃的事情,他父亲特地嘱咐过了他,让他在外务必要小心行事,切莫再惹祸上身,因为父亲管得紧,黄玉文确实好久都没去过那些地方了。

“我一个商户女,人微言轻,诸位不相信倒也正常。恰好这么多人在,随便差人过去,去汜水巷子问一句,问问这些日子去那边的客人,还有所有的姑娘和老鸨,哦……”顾轻书说到了这里,微微一顿。

她转向了这些个人,面上噙着一抹冰凉凉的笑:“实在不行的话,去将那位明月姑娘拉过来,让她弹奏一曲《水月笼纱》给各位听听就行了。”

“对了。”她眯着眼睛,勾唇看着台上面色煞白的楚薇,淡声说道:“你刚才说这首曲子叫什么?《闺思》是吧?看来你连名字都不曾知晓,就直接拿了曲子来用了呢。”

“你胡说!”楚薇突然失声尖叫,神色疯狂:“顾轻书,你分明就是信口雌黄诬陷我,你就是对之前的事情怀恨在心,想报复我而已!”

顾轻书笑了,毫不避讳的同她对视,眼眸里甚至不带半点的情绪,道:“你说的没错,我就是针对你,就是蓄意报复。”

“我还没告诉你吧,这首曲子是我亲手所作,差人送给明月的。”

喜欢穿成小可怜后她又暴富了

少年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星吞天诀
万星吞天诀
前世,他是天界至尊,却遭人暗算,意外重生到了成为废物的叶家叶无双身上,这一世,修顶级神功,锻最强战体!逆天崛起,君临万界!当日瞧不起我的,现在的我,你们仰望,都无资格!当日伤我害我的,今日的我,提三尺剑,痛快复仇!九天女帝,九尾妖狐,魔门公主,圣洁仙子,尽皆为我倾心。选哪个好呢?还是都收了?
拓跋无极
神瞳圣医浪都市
神瞳圣医浪都市
陈轩无意中获得绝世邪医传承,习得医道圣手,开启透视神瞳,从此纵横都市,恣意潇洒!
佚名
无敌邪尊
无敌邪尊
飞云天尊林飞,在渡劫时遭遇宿敌王龙等三位大乘强者偷袭,意外重生至地球。 成为林家弃少,可怕的是,他现如今仅有练气一层的修为,卧病在床,还要面对想置他于死地的王侯贵胄。 唯一值得庆幸的,只有白捡来的漂亮媳妇。 这一世,他要笑傲都市,踏破虚空!
狼主
沈亦安叶漓烟
沈亦安叶漓烟
(单女主-日常贴贴-保证糖够-有修炼体系-背景宏大)沈亦安穿越某网站不规范小说之中,成为头顶大草原的男主一号,大乾王朝六皇子,楚王殿下!一个女主,N个男主,这难道不是汤姆猫多重奏,不是对纯爱战士的亵渎!好好好,你们都去追女主,你们都喜欢草原放牧,都喜欢策马奔腾。那女魔头我就娶走了。你们还在为女主争风吃醋时,女魔头已经在我怀里哼哼唧唧让我别欺负她。你们以为自己即将成功时,女魔头已经和我结婚一周年。
纸包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因为父亲救下了晏家老爷子,姜家得到了一桩富贵泼天的娃娃亲。 姜栖为了嫁进晏家,讨好晏家晏家小妹,伺候晏家父母,对晏承望更是百般顺从千般爱慕,为了给晏承望过生日,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可所有人都厌弃她、憎恶她,对继姐赞不绝口,宠爱有加,姜栖成了继姐的对照组、毒亲戚,最后死在继姐与晏承望的新婚之夜。 重活一世,姜栖不争不抢,只想安心搞好事业、孝顺母亲,谁知道上辈子憎恶她的人都改了态度,纷纷往
檐外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