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6章 第 26 章(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6章 第 26 章

竹姐儿手里握着的豆子,松开,落了一地,呜呜咽咽哭出声来,她抱住沈姨娘道:“女儿知晓小娘为我好,可我的心里就是好难受,女儿自知出身低了,再努力也赛不过她人,可还是忍不住想要试试,想多学些本事。”

“你是我生下来的,我岂会不知道你的性子,你自小便被我一直压着,不让你出头,就是怕你长大了,太过争强好胜。”沈姨娘宽慰女儿,语重心长道,“早两年,我原也想认命了,让你多学些本事,以后万一真被老太太许了甚么复杂人家,也能应对一二。可如今,你弟弟读书了,迈出了一步,又叫我看见了希望,忍不住想替你讨个安生的日子。”

“小娘的心思,女儿都懂……”竹姐儿应道。

“竹儿,你且熬过这几年,待你父亲回来,或有何时有机会,我只会想法子求他,替你寻个小门小户,嫁过去当正经的大娘子,往后,你的孩子也能正正经经做人。他日,你弟弟若是能金榜题名,你就算真的熬出头了。”沈姨娘说道。

这样的想法,是伴随津哥儿通过县试而来的。

都是她生出来的,岂能光顾着一个记?她若不替女儿打算,难不成指望他人?沈姨娘能做的不多,但至少先做了。

“再有一点,竹儿你要记住。”沈姨娘又道,“这个府上,平日里不分嫡庶,不是理应如此,外头的世道也绝非如此,不过是咱们遇见了个通情达理的主母,你有个读书正直的父亲而已。小娘以前当丫鬟时,见过太多嫡庶相争的肮脏手段,高墙之下,绝非清静之地。嫁进这样的人家,没有依仗,只会时时被人欺压着。”

最后,沈姨娘叮嘱道:“你不想捡豆子,便绣绣花、写写字,总之要待着这院子里,好好把这两年长出来的刺,打磨平了,再不抱甚么一展身手的念头。”

竹姐儿哭着应道:“小娘,我省得了。”

……

这日,早晨请安时。

老太太知晓了竹姐儿被沈姨娘禁足一事,斥责沈姨娘道:“本就是个庶出,不好说人家,你还禁着她作甚么?不多出去走走,见见世面,这京都城里,还能有自己送上门来的好姻缘?”

“老祖宗教训得是,是奴婢眼光短了。”沈姨娘没有辩驳甚么,又道,“两位哥儿在辛辛苦苦读书,十分长进。竹姐儿自小不安分,奴婢怕她出去惹事,干了甚么不该的,到时候耽误两位兄弟……所以让她在院里磨一磨性子。”

沈姨娘给出的这个理由,老太太也不好说甚么,孙儿科考之事确实重要。

那兰姐儿原就是老太太养大的。

老太太又问道:“竹姐儿也不小了,她的婚事你有甚么打算?……虽此事与你无关,但毕竟竹姐儿是你生的,我须得问问你的意思。”

沈姨娘佯装想了想,道:“奴婢目光短浅,此事,不如还是等老爷回来,让竹儿听她父亲的罢。”

老太太微微颔首,道:“秉元任期三年,等他回来倒也来得及,他是个会相看的……你们看,莲姐儿如今过得,比哪家的贵女差了?”

林氏在一旁,恰到好处添了几句话,哄着老太太道:“母亲说得极是,淮哥儿、津哥儿已经过了县试,下个月又要考府试,按这样的势头,兴许用不了几年,兄弟二人就双双中举了。到时候,咱们府上这两个未出阁的姑娘,还不是百家相求……急这两年作甚么。”

自从淮哥儿、津哥儿揽下县试头两名,每每提起,老太太都很是欢心。

“你说得对。”老太太应道,“若是有勋贵人家前来求娶,另当别论,若是没有,晚几年也没甚么。”

林氏与沈姨娘的目光微微相遇,又分开,纷纷应和道:“母亲(老祖宗)说的极是。”

……

……

裴少淮、裴少津备考府试,时间紧迫,竹姐儿这事自然没让他们知晓,怕影响到他们。

距离府试还有半月,夫子今日授课,取了一本《中庸》。

段夫子说道:“今日,我们重新学一学《中庸》里的一句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

三个小子面面相觑,这句话不是早就学过了吗?他们甚至都写过文章了。

不知夫子肚子里卖的什么药。

“少津,此言何意?”

“回夫子,万物孕育于世间,同风共雨,共荣共生。世间道法、规矩千千万万,一通运行,不相矛盾。”

“言成,何为此言要义?”

记“回夫子,容,世间相容。”

“少淮,此句可用于何处?”

“回夫子,细至草缕,广至天地,世间之内,官与民、贫与富、君与臣、国与国……皆可用矣。”

“善。”

段夫子合上《中庸》,才点明最终意图:“此句,亦可以用在科考之上。”

又道:“人与人不同,想法自然也就不同,你们三个是不一样的,你们与主考官之间,想法自然也是会有差异的。在考场上,应当如何?‘道并行而不相悖’,自然是取并行之处,而避开相悖,此乃‘容’也。明白了吗?”

三个小子点头。

大抵是怕三个学生没完全明白,夫子则又说得直白了一些,道:“半个月后的府试,主考官是顺天府张府尹,从他以往的文章来看,他对某几个观点是极不认同的,我都与你们说过了。考试时候,你们要学会避开,从其他地方破题入手,取‘共荣’之处。”

其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道理——他们是考生,张府尹是主考官,考官在上,考生在下,考试时,若是专门挑主考官不喜欢的东西写,岂不是给主考官添堵?

还谈什么上榜?

裴少淮是成人芯,他很快就理解了夫子的用意,又感动于夫子花如此心思来解释此事——夫子说的是取相容之处,而不是让他们讨好附和、人云亦云。

夫子希望他们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又可容于这暗藏着许多“规则”的俗世。

中庸之道矣。

用心良苦。

……

四月已至,京都城里多了许多少年读书人,便说明,这府试要开始了。

顺天府下辖宛平、大兴两县,辖内所有已通过县试正场的学子,皆可报名参加考试。虽只有区区两县,数量比不得其他府,可报名参加府试的人数,一点没比其他地方少,足有八百余人。

毕竟,京都一带,殷实人家多一些,有余钱培养读书人,倒也正常。

最终却只录取八十余人,十中取一,其难度比县试难了不少。

景川伯爵府距离府试贡院并不算远,故此,三个小子也无需专程去租住客栈。府试同县试一样,分为五场,每场考一日,最重要的是第一场,即正场。

四月初九这日,正场开考了。

MM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继妹抢嫁高门,我送她上路
继妹抢嫁高门,我送她上路
上一世,家中遭遇变故后,顾岁宁和继妹顾念安分别被父亲的两位旧友收养。 继妹选择了家财万贯的江家,本以为可以锦衣玉食,余生无忧,可是谁知一夕间江家破产,日子急转直下,继妹怨天尤人,最后与人私奔,落得个被卖进青楼的下场。 反观养在韩家的顾岁宁,不仅从商贾养女一跃成为官家贵女,而且还嫁入侯府,成了风光无限的当家主母。 继妹嫉恨不已,选择和顾岁宁同归于尽。 再睁眼时双双重生。 这一次,继妹毫不犹
山中客
妄图她
妄图她
追逐段寒成多年,方元霜飞蛾扑火,最后粉身碎骨。 三年后,她走投无路,只为求个安身之所。 可当她与他人订婚,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段寒成却幡然醒悟。 他动用手段,强行用戒指套牢她的半生,占据了丈夫的身份。 他画地为牢,他与她都是这场婚姻的囚徒。
明月好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关于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问天,何谓大道?问地,何谓厚德?问人,何谓至圣?问鬼,何谓卑贱?恍惚间,李煜手中仿佛拿着一支笔,一支锋芒利刃一样的笔,他划过浓雾,人性、天理、私欲、公心就这样一一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历史之神在他耳边轻声发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李煜用尽力气,挥舞着手中的笔,不,挥舞着手中的利刃,浓雾被撕开一道道缝隙,渐渐的,天地晴朗起来,眼前一望无垠,巨大的汉字自
窗外凌霄
修罗剑神王腾
修罗剑神王腾
少年天生至尊神脉,却因一颗善心坠落凡尘。滔天怨气激活神魔令,得神界无上霸主传承,十大太古凶兽真血淬体,于逆境中崛起!以凡人之躯,斗那漫天神佛,问那世间情谊斤两,道理几何?!既然神已无能为力,那就让魔来普度众生!
三寸寒芒
大明:重生皇太孙,祖父朱元璋
大明:重生皇太孙,祖父朱元璋
【穿越大明+古代种田+皇子+历史争霸】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 洪武十五年,皇长孙朱雄英薨,葬于钟山,追封虞王,从此朱元璋传位朱允炆,大明王朝国祚276年! 然而,一个现代人穿越在刚死的朱雄英身上。 朱允炆:母后,大哥又打我! 朱棣:大侄子,你指哪我打哪,四叔都听你的! 朱元璋:标儿,这皇位咱直接传给雄英,你委屈一下! 这一次,没有建文帝,没有靖难之役,在他的带领下,大明威震四海,日照不落。
爆炸的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