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和平鸽(1)
七月。
酷暑。
迈尔城。
狭长的街道上散落着几张政府军征兵的海报,路边的商店早已关门歇业,往来荷枪实弹巡逻的士兵面色严肃,不时有小老鼠从墙根跑走,骨瘦如柴的流浪狗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高层建筑差不多都在上一次空袭里被毁掉了,路边一栋两层高的民房上挂了摇摇欲坠的红十字旗。
这里不收治任何军方人员,只接诊在战争中受伤的普通平民。
迈尔城的割据战已经持续三个月了,从陆青时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每天都在炮火里苏醒。
从一开始的心惊胆战彻夜难眠到最后累到塞上耳塞倒头就睡,她已经习以为常了。
虽然最前线阵地在距离市区四十公里的地方,但不时还是有小股武装力量渗透进来,他们在楼上给伤员接骨,楼下在乒铃乓啷巷战。
机/关/枪的声音一响什么都听不见,说话全靠喊。
最危险的时候晚上一睁眼,一发流弹击碎了床头的玻璃,对面墙上留下碗口大的疤,墙皮石灰纷纷剥落。
陆青时从床上跳下来把玻璃渣子掸到地上,换一头继续睡。
不过不攻击人道主义救援组织是国际惯例,更何况这里还有政府军驻守,倒也还算安全。
唯一不能习惯的可能还是临近沙漠的高温,做完一台手术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以及每天刷牙洗脸那一丁点儿少的可怜的水,可能还没有汉堡的食碗大,刚刚够沾湿毛巾草草擦一下。
没办法,在沙漠里水比油金贵。
“陆桑,起来了吗?昨天政府军通知我们今天之内必须撤离”。
有人敲门,用日不日,中不中的英文。
若是搁在从前东京大学的时候,她肯定会笑,但是如今真的笑不出来。
撤离就意味着战线往前推进了。
楼下又是几辆装甲车开赴了前线,卷起一阵尘土硝烟。
陆青时拉开门,说是门也就是一块木板,她和面前站着的这位男性医生一样穿着白大褂,没有任何医院标志没有国籍没有胸牌没有职称,只有简单的红十字袖标。
在这里一切都恢复到了最原始的状态,治病救人而已。
他们是最早到达迈尔城的一批无国界医生之一,像这样大大小小的医院城中还有数个,每天接诊数以万计在战争或者空袭中受伤的平民。
最小的还在妈妈肚子里,最大的年近古稀,不过那也是少数,毕竟战争最先的牺牲品就是老弱妇孺。
这里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技术,需要的是过人的胆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毕竟每天面对的不再是完好的人体,而是缺胳膊少腿的平民,这还算好的,缺损不严重的话陆青时都能给他缝上,她见过最惨的是被迫击炮削掉了一半脑袋的儿童,眼珠子还耷拉在面皮上。
头盖骨下全是白花花的血浆,到了这个时候,即使还活着也根本感觉不到疼痛了。
一开始也会生理性不适,慢慢地也就司空见惯了。
能站在这里的都是全球最顶尖的医学翘楚,心理素质自不必说。
刚刚来叫她的是她在东京大学病院的同期,赤井凉,一开始也没想到会遇见熟人。
不过曾经的侵略者如今也在别的国家当无国界医生,倒是让陆青时有些感慨,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反复上演。
前几天走廊里还挤得满满当当的木板床已经撤走了不少了,能自行离院的轻伤都劝走了。
剩下的不能挪动的重症患者则需要卡车来拉,平时这些工作都是政府军在做,但如今战事吃紧,政府军节节败退,恐怖分子又卷土重来,实在是分身乏术。
城中一些热心的市民以及无国界医生组织能调集起来的力量有限,撤离从昨晚就开始了,到今晨还剩下一百多人没来得及运出去。
民房楼下停下了一辆军用皮卡,高大的m国军官跳下车,赤井凉走上去握手。
“你们能来真是太好了”。
军官与他迅速交握,又很快放开,涂满迷彩的脸上略有歉意:“抱歉,医生,我们目前能为您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一辆大型军用皮卡,司机及随行的几位士兵,护送伤员去几十公里外更安全的营地。
物资匮乏,即使这样也足以让人心怀感激了。
日本人的礼节让赤井凉下意识鞠躬:“thankyou!”。
军官后退一步敬了个军礼:“迈尔城不会陷落,祝我们好运!”
“goodluck!”
赤井凉也大声回答他。
“陆桑,车来了,你们先走吧”陆青时正把一个五六岁的孩童抱上了皮卡。
不管何时何地,女同志总是容易受到照顾。
但这里是在战地,不分男女只有医生和患者。
“让孩子们先走吧,我是医生”。
在国内她从不会临阵退缩,更何况是国外。
酒暖春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