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高质量莽夫

第一百八十二章 会试和城破(2/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一百八十二章 会试和城破

说到这,南山的语调有些可悲。

接着,南山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不过,这是大势,我挡不住,我们也挡不住。”

“自古以来,百姓盗匪之乱,都是小乱。”

“唯有读书人之乱,可蛊惑人心,可牵扯利益,可聚集势力,可成席卷之势横扫天下。”

南山望着帝都汴梁的方向,背对朱元、远吉,幽幽说道。

“所以,我敢断言,此次科举十之八九的学子都会找到出路。”

“也必须找到出路!”

“除非……否则……”

除非后面还有个否则的内容,南山没有说出来,因为那样显得大逆不道。

当然,南山刚刚那番言语,已经够危言耸听和刷新三观的了。

哪怕朱元和远吉都是南山亲近之人,此刻他们心中也掀起了滔天巨浪。

……

一朝风云起,男儿带吴钩。

问君几时来,何年入帝都?

南山眺望远方渐渐出现在视线内的王都,城墙壮阔庄严,如潮水落地涨来,又如山岭横亘天地。

还未入城,南山就感受到了那种久经历史沧桑的压迫感。

黄昏之下的王城帝都,雄踞一方,金色余光照耀之下,处处生辉。

当南山、朱元、远吉等人进入都城时,已经是夜晚戌时了。

帝都没有宵禁,夜市景象繁华,家家灯红酒绿,夜夜纸醉金迷。

月色之下,灯挂柳梢,梅满担挑,街头吹箫,茶馆酒楼喧哗,戏台金装敲锣开场。

好一片人间盛世繁华!

天弘四十六年,秋,会试在即。

南山经过搜身和验明身份环节,不疾不徐走入考场。

感受到考场四周布满兵马,守卫日夜巡逻,森严气氛肉眼可见,南山对这场科举的公平、公正性有了清楚认识。

南山参加的是进士科考试,明定考三场。

第一场考帖经,第二场考杂文,第三场考时务策。

换句话说,这次科考主考圣人经典,诗词,以及某些现有局势的看法。

这次科考的主教官有十人,都是朝中德高文臣。

考试前,南山曾携带包括唐圆州在内的几封推荐信去拜访过其中一二,但都没有确切的回应。

好在王城中外露出的风雨信息,也大多如此,才没有让南山、朱元、远吉三人的考试之心受到影响。

南山缓缓呼出一口气,平复心绪,准备好好应对接下来的三天两夜。

进士科三场考试,一天一场,考试时间从昼至夜烧三根烛尽为止。

进士科的录取很严格,经贴、杂文、策文每一卷都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进入下一轮考试。

说白了,就是每卷定去留。

即必需三卷全部通过才有能进入下一选拔环节,才可能进士及第。

第一场主考经贴,南山提笔,信笔而来,没有丝毫拖沓。

由此可见,对于这一卷的考题,南山是很熟悉,且有信心的。

第二场主考杂文,也就是诗赋,这更难不倒南山。

第三场主考时务策,正如巫山所料,主题‘如何根除南方祸乱’。

时务策的考题,不仅仅南山能够猜到,很多文人学子都能想到。

但是,要写出一篇有理有据,有自己观点和论据支撑的策文,可不会那么容易。

再者,策文需要先抛出论点,再以总分、并列、递进等方式引入论据,最后总结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法。

这其中涉及到遣词造句、观点提炼、论据找寻、结论性建议,一天时间内完成这些是极难的。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日月轮转,昼夜交替。

待南山走出考场那一日,阳光明媚,照得南山都睁不开眼。

都城汴梁,酒楼。

“还得等大半个月,杏榜才能放出,我等如那锅中良药,甚是煎熬。”

南山举杯,敬了自比良药的远吉一杯,心情甚好。

花灯引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王安回到了1980年···生活不易,也要放弃前世的浮华,赶山打猎,虽危险艰辛,却自由幸福!!!
木辛三土
你照顾你闺蜜老公,我照顾你闺蜜
你照顾你闺蜜老公,我照顾你闺蜜
姜远出车祸而死,重生归来要让奸夫淫妇付出代价,也要将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狠狠踩在脚下,看我股市搅风云。
佚名
渣前夫来求和?本宫已是皇后!
渣前夫来求和?本宫已是皇后!
今天的婚礼,她等了足足六年,没有等来夫君的温柔怜惜。却等来夫君当着她的面,与别的女子洞房!她拿出二人的婚书,“良缘永结”四个字,格外刺眼。随着一声清脆的撕裂声,婚书被她撕得粉碎。果断和他和离离开王府。
佚名
她见青山
她见青山
【男主果断出击男二痛失所爱】温家大小姐温黎在和相恋多年的男友订婚宴当天,无故缺席,远渡大西洋。因为一场婚礼,人间蒸发的温黎再回南城,和对方的表哥周淮青搅在一起。斑驳的真相浮于水面,众人眼中金字塔顶尖的
奶盖不加糖
谁言人族无大帝?我出现后诸天颤抖
谁言人族无大帝?我出现后诸天颤抖
为了守护家园,百位人族大帝挺身而出,一同前往神秘莫测的天渊,誓要镇压那肆虐的异域魔患。时光匆匆,仿佛过了无数个纪元,天地间突然风云变幻,时间长河都在为之颤抖,而那遗落在天渊的百件神兵,也在悲鸣中诉说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