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63章 航海保险(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63章 航海保险

还是这个“航海保险”的路子,传到丞相李素耳朵里时,李素才小小瞠目结舌了一把,感慨如今的诸葛亮已经是青出于蓝了,都不用他这个恩师点拨提醒、用先知开挂。

谷/span诸葛亮自己凭借着已经足够丰富的见识储备,已经能自己滚雪球一样滚出越来越多灵活妙用的新知,治国理政理财都是游刃有余。

刘备因为数学不好,对这些“金融管理创新”也不懂,所以尽管这东西出现已经有好几年了,他还是此刻亲自到番禺巡幸,才亲眼见证了诸葛亮一套治理妙法之下、让大汉的自发航海变得多么繁荣。

“有孔明贤侄在,你我君臣以后也没什么担心的了。”刘备听取完汇报、观摩完之后,不由感慨。

……

对于海路出巡这项事业而言,有一支强大的民营航海船队作为基础,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极大减轻朝廷造船的压力。

道理也很简单:在民营海船不发达的情况下,朝廷贸然增加一笔巨大的海运需求,就得全部临时造船。

历史上隋炀帝南巡的时候,为了造去江都的龙舟,以及为了造打高句丽的海船,扬州和青州有多少百姓都常年浸泡在海水中,数以万计的人死于疫病,或者是腰以下都泡烂了皮肤、生出蛆来。

而皇帝出巡结束后,这些船基本上也不可能挪作民用,那就是极大的物力浪费。以至于历史上很多时候皇帝坐船出巡比骑马出巡还费钱。

刘备出巡就简单很多,除了皇帝的旗舰是专门造的,另外一小部分是海军战舰挪用过来。剩下至少七八成,都是租赁的民船,直接从诸葛家的“物流公司”征调过来。

最后折算下来,两年近五十亿的巡幸开支,第一年的骑马走陆路就花了将近四十亿。第二年的海路坐船才花了十几亿。

两者成本差距达到三倍,而且海路预期要走的里程甚至比陆路还远一点。

至于刘备乘坐的旗舰,也堪称是这个时代造船科技的巅峰之作了。比十年前李素去扶桑坐的旗舰又升级了一大截。

毕竟十年前大汉全国的钢年产量才五千多吨(北宋巅峰期三千五百吨)。

十年过去了,还是和平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如今关东地区工业水平也成长得跟关西一样发达了,而关东地形是大平原、人口更为众多,所以大汉十年来钢铁产能翻了一倍都不止。

去年最新的盐铁统计数据,是年产钢接近一万三千吨。

而十年前,李素坐的船,已经可以跟历史上17世纪的一流西班牙大帆船、或者说三层甲板盖伦帆船差不多吨位了,大约是一千五百吨。

十年后的今天,刘备的旗舰已经突破两千吨,基本上跟18世纪、米国立国之初的“宪法号护卫舰”差不多级别了。也就是拿破仑战争时代前、最好的三桅风帆护卫舰级别。

历史上,西方海船的造船思路,从17世纪的“盖伦帆船巅峰期”向18世纪的“高速飞剪船、护卫舰”过渡,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把高大的船艉楼给裁撤了,搞成全通式平甲板,造型也更为流线型,船体风阻和流体阻力都更小。

在民用领域,飞剪船就在18世纪出现了,军用领域则是护卫舰、战列舰。这些船都不用考虑接舷战的问题,包括民船也放弃防海盗近战的抵抗力了,全力堆适航性,战斗全部靠大炮。

如今才218年,大炮还远远没出现,海战也不可能在肉搏距离外就结束战斗,所以这种全通平甲板用来当战船肯定是不适合的。

但皇帝的座舰又不用直接参与战斗,造成这样就没问题了,反正旁边一大堆护航。

同理,这种设计思路也适用于远洋探险船。比如李素准备拿来发现美洲澳洲的,那些地方的土人根本不需要打海战,为了近战强势而放弃的适航性,可以全部捡回来。

另外,风帆时代的船只,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肯定是小一点的航速更快,因为风力与本身质量的驱动比更高。好比风帆护卫舰肯定比风帆战列舰开得快。

所以刘备现在这支舰队,本来皇帝旗舰因为最重,理论上应该是开得最慢的。但唯独这些大船做了适航性优化,而护航舰依然保留高大艉楼、兼顾近战,这就抵消了原本的航速差异影响。

差不多整支舰队都可以保持稳定侧后风速下8节左右的航速。顺风而且风力够大时,瞬间能到12~15节航速,在帆船时代已经是很夸张了。

船体外表包金属加强的技术,十年前就有,现在也沿用,还有所改善。

主要是经过这十年的摸索,诸葛家的造船厂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个道理:用金属包裹的铁甲船,在海里时间久了特别容易生锈,哪怕刷桐油以及用别的手段上胶刷漆也没用。

尤其是当金属包裹层质地不纯、各部分成分有所差异时,含相对惰性金属杂质较多的位置,腐烂锈蚀起来特别快。

诸葛亮一开始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他也没觉得这问题可以请教李师,因为诸葛亮都已经对“丞相在理工科方面已经没什么可以教他的了”这一事实习惯多年。

后来还是他自己搞实验对比、撞得头破血流都解决不了,一次偶然机会跟李素提起,李素才凭借着他超前的物理化学常识,好歹看穿了这个现象的本质——

这种锈蚀问题,不就是相当于因为船体包铁不纯,所以不同部分之间加上作为电解质的海水、共同形成了一个“原电池”,导致自身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吗?

还别说,这种事故,在各国海军尝试军舰包铜包铁的早期,还都遇到过,历史上英国人就是在米国独立战争期间,发现他们的包金属新军舰特别容易锈,耐久度很差。

不过搞一个包了金属的可拆卸舵面、用那些被牺牲的金属部分来充当电解池的负极,烂完后换一块,做到模块化可拆卸可替代,成本也就降下来了,无非是每年损耗一些金属耗材配件。

技术升级之后,大汉造船工业自然弥补了“铁甲船无法造得更大、并同时兼顾铁甲耐用性”这一短板,才有了更先进的战舰。

另外,在这十年中,随着当初高倍望远镜越来越先进、战舰桅楼也越来越高大,金属芯桅杆和金属龙骨也越来越成熟,桅顶观测条件也得到了优化。

为了解决桅顶风太大的问题,皇帝座舰不好再用百叶窗来观测,最后是用上了近年来逐步成熟的玻璃烧制技术。

没看错,就是很多穿越者穿越之初就拿出来的玻璃,李素都来到这个时代三十年了,才享受到——不过这么说也不确切,因为非透明玻璃,也就是琉璃,大汉一直都是会烧制的。

所以玻璃只能说是改良,不能说是发明,而且其中的推手依然是诸葛家。诸葛亮早年都钻研了那么久的预热吹氧炼钢和耐火砖窑高温烧瓷,再拓展到烧玻璃也不奇怪。

而且这东西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17年的玻璃依然不是很纯净,颜色还是略微带点杂质浑浊的。而且要烧出平板的玻璃,面积也没法太大,只有数寸见方,再大良品率就骤降了。

所以用来造造望远镜镜片,是已经没问题了,可以取代天然水晶。而要造大面积的平板窗户或者镜子,还是很有难度的。只能造直径不到一尺的镜面,用于军舰上的瞭望塔观测窗,尺寸也比后世民航飞机上的圆形舷窗还小,看起来视野一点都不爽。

任何东西都是慢慢来的嘛。

不过,这些东西虽然无法让李素惊讶,却也已经足够让刘备赏玩得乐不思雒了。他对自己那条充满了“科技感”的两千吨级旗舰,已经非常满意了,从番禺到林邑,一路上十几天内都没觉得无聊,光是上上下下参观就参了很多天。

浙东匹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丈夫死后,婆婆却让我给她家留后?
丈夫死后,婆婆却让我给她家留后?
我穿成了年代文《总裁娇妻宠不停》里男主的炮灰娘亲。新婚夜还没过,丈夫就执行紧急任务走了。半个月后,部队电报告知丈夫牺牲。婆婆不让我走,要让我给她家留下香火,找了个男人后,我被困她家,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佚名
全民求生:只有我能看到系统提示
全民求生:只有我能看到系统提示
一醒来就到了迷雾世界,除了一顶破草棚,他只有手边这一本魔法书。所有人都在频道里嚷嚷着求生艰难,没装备、没食物,还有随时被怪物吃掉的危险!而他认真看了看遍布眼前的提示信息,只能小声比比:别开玩笑了,我这
佚名
狼人杀:我盔上有洞
狼人杀:我盔上有洞
【狼人杀逻辑游戏,对狼人杀感兴趣的读者请进】【高质量对局,教科书式发言】狼影浮现,智者称王。王长生来到狼人杀游戏比moba热度更高的世界,开局获得“盔上有洞”技能,夜间可以观看所有人的行动轨迹。任由狼
交出思想
开局人皇境,我被反派养成神
开局人皇境,我被反派养成神
楚询穿越玄幻世界,成为东临圣地藏经阁长老,获得投资系统,可以看到旁人的气运,命运,位格等,投资不同,收获不同。投资要求:仅限天命反派。这让楚询郁闷,凭什么我的只能投资反派?大徒弟:师父,我给你抢来一位
佚名
小仵作进府,王爷夜夜沦陷
小仵作进府,王爷夜夜沦陷
小法医一朝穿,成了富贵人家的陪葬丫鬟,为了苟命,她只能先小露一手,不想直接引来大BOSS,刑狱司司长霍怀瑾。刑狱司是个什么?没听过。不过给钱给身份还扶命,倒可以先抱抱金大腿。既来之则安之。她本只想安身
星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