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房俊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苦口婆心(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苦口婆心

苏定方想起当初房俊曾与自己说过的一番话,斟酌一下,缓缓说道:“水师运力有限,不可能在不耽搁运输辎重粮秣的同时将这三万俘虏押送回去,况且安市城那边亦有超过两万俘虏等待处置……如此,何不将青壮且无伤患者装船运回去,其余老弱病残便派出一军押送,由辽东返回大唐境内……”

诸遂良很想说一句“陆路行走那得多长时间,且严冬来临大雪封山,陆路极难行走”来驳斥苏定方,不过想起先前一句话惹来所有人针对的痛楚,使劲儿抿了抿嘴,将这句话又给咽了下去。

但心里却对苏定方甚为鄙视,这人乃是水师都督,实则看来是个草包啊,这建议完全行不通……

孰料,大家沉吟半晌之后,李绩首先开口:“臣附议。”

接着便是程咬金:“臣附议。”

然后薛万彻、阿史那思也表态:“臣附议。”

余者也尽皆附议。

诸遂良:“……”

他瞪大眼睛,觉得这些人是不是脑子有什么可题?或者今日专门针对我?

这分明就是一个不靠谱的提议啊,辽东气候酷寒,冬日里动辄大雪封山滴水成冰,一群老弱病残的高句丽降卒从这里走回大唐那还能活吗?还不如一刀杀了痛快,因为还得派出一军兵卒负责押送……

然而很快,李二陛下便拍板定论:“就如此施行吧,不过对外不能宣称走陆路的乃是老弱病残,只说水师运力不足,只能运送一部分降卒,另外一部分责需走陆路抵达大唐即可。”

“喏。”

众将领命。

李二陛下又吩咐道:“水师即刻便开始运输俘虏吧,但是大军之粮秣辎重万万不能短缺。”

待到苏定方应下,他又在众将当中扫视一圈,指了指周道务:“由陆路押送俘虏返回大唐,就交由周都督来执行吧。”

周道务嘴里泛苦,这可不是个好差事,不仅不能参预最为关键的平穰城之战,且此去大唐路途漫漫,又正值严冬道路难行,却也知道如此之多的将领当中,这等苦差事也只能自己这个驸马才能担任,换了谁怕是都会颇有微词。

有些时候苦差事只能亲近的人去干。

希望陛下的意思是如此吧……

“喏!末将定会完成任务。”

“嗯,”李二陛下看了他一眼,又叮嘱道:“此去大唐,陆路难行,你身为一军之主将,不仅要照顾好自己,亦要照顾好麾下兵卒,吃饭取暖都要事事上心,若是过后军中司马弹劾你不恤部下,休怪朕不讲情面。”

周道务登时精神一振:“陛下放心,末将知道如何做!”

言外之意,只要照顾好麾下兵卒就行了,至于俘虏之生死……

“行了,朕有些乏了,英国公尽快肃清城内之残敌,打开渡口,明日一早组织大军横渡鸭绿水,争取早日抵达平穰城下。旷世之功,只差最后一步,还望诸位能与朕同甘共苦、再接再砺,他朝凌烟阁上,朕为诸位酬功。史官之典籍之上,亦有诸位之丰功传诸于后世!”

李二陛下精神振奋,鼓舞士气。

“喏!”

众将轰然应命。

覆亡高句丽之功勋,的确可以彪炳青史、流芳百世,大家辛辛苦苦又是斗争、又是排挤,如今更身临战阵,为的不就是这样一桩旷古烁今的功劳?

若是没这样一样拿的出手的功劳,怕是往后朝堂之上都要被房俊那等小儿却占据,任其趾高气扬却无可奈何……

……

回到中军帐,大抵是刚才心神过于激荡,李二陛下的精神顿时萎靡下来,只觉得脑袋昏昏沉沉,浑身酸软无力,喝了杯水便歪在软榻上养神。

睁开眼见到诸遂良正在整理文牍,便让人沏了一壶热茶送来,对诸遂良道:“登善啊,稍歇一歇,陪朕喝茶。”

“喏。”

诸遂良将手头的文牍简单归拢一下放在案头,起身去门口的水盆中净了手,回去跪坐在李二陛下面前,伸手沏茶。

李二陛下有气无力的抬抬手,将帐中内侍斥退。

诸遂良双手将茶杯放到李二陛下面前,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李二陛下拈起茶杯呷了一口,滚热的茶汤入喉,齿颊留香之余,身体更如干枯的朽木受到水汽滋润一般,瞬间一股暖洋洋的温流涌遍全身,甚为受用。

放下茶杯,李二陛下可道:“对于刚才之遭遇,心中是否不解?”

诸遂良面红颔首,很是羞愧。

先前李二陛下便警告他不要乱说话,闭上嘴多看多想,结果自己一时没忍住,遭受到了几乎所有军中大将的联手抵制。丢脸还是小事,最重要是他素来心高气傲,觉得自己纵然不是宰辅之才,却也有着出众的能力,这般遭遇实在是对于自信心近乎于崩溃一般的打击。

他宁愿大家是讨厌他这个人故而联合抵制,却也不愿是因为他的观点错误才有此结果,太打击人了……

李二陛下倒是并未苛责,又呷了一口茶水,这才说道:“有些事情,是能做但不能说的。苏定方建议将老弱病残之俘虏尽皆坑杀,对于大唐来说这是最好的办法,既能够削弱高句丽的人口,又能缓解大唐的辎重补给,但是这件事有违仁德,必将遭受天下非议,所以大家都反对。”

诸遂良愣了一下,醒悟道:“所以大家反对的意见并非是杀俘不祥,而是迫于天下之舆论?”

李二陛下颔首,指了指茶杯示意诸遂良斟茶,而后才说道:“读书的时候可以信奉仁义之道,以布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但若是做了官,就得分清楚敌我,弄明白你的俸禄是来自于百姓,朕的皇位是来自于子民的拥戴,是大唐亿兆百姓供养吾等,而非是蛮胡四夷。汝不能持着大唐百姓供奉的民脂民膏,却对蛮胡四夷讲究仁德博爱,那与吃里扒外有何区别?”

他生平最是看不起腐儒,满口仁义道德却搞不清自己的身份,一边承受着大唐百姓之供养,一边却要鼓吹什么有教无类、以王道教化蛮族,你让千余年来饱受四夷凌虐的百姓们怎么看你?

给一条狗喂一根骨头还能摇摇尾巴,这些腐儒却连狗都不如……

诸遂良不是个蠢人,但是李二陛下这番话却于他自幼学习的圣人经义相违背,使他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颠覆。

李二陛下又说道:“大家都赞成杀俘,却又知道不能明着来,因为一旦公然杀俘,似你这等自诩圣人门生的饱学鸿儒必将跳出来予以指责,天下不明真相的百姓亦会被你们的言论所裹挟,使得他们千夫所指。但将老弱病残挑出来由陆路抵达大唐,这个办法却无人可以指摘,总不能耽搁了大军之供给,只为了运送俘虏吧?然而由高句丽至大唐,途中穷山恶水道路迢迢,又正值严冬,十个俘虏之中能有一个活着走到大唐都算是命大……”

诸遂良明白了,大家反对苏定方,并非是反对杀俘,而是觉得这件事做了就好了,不能到处说。

结果是一样的,那些个老弱病残的俘虏,终究还是一个死,甚至死得更加凄惨,远没有被坑杀来得痛快……

军人的价值观,给诸遂良带去极大的冲击,这与他自幼所学相违背。

李二陛下不厌其烦的说了这么多,实则还是对于诸遂良之才华过于喜爱,不忍见他“误入歧途走到官场之上,”轻叹一声,道:“所以啊,登善往后莫要关注这些俗务,人皆有擅长之一面,亦有不擅长的地方,扬长而避短方是处世之道。留在朕的身边,朕自然保你一生富贵、家族兴旺,可若是贸然踏入朝堂,没有了庇佑,说不得什么时候就掉进坑里,一辈子也爬不出来。”

诸遂良自然明白这话的意思,登时面红耳赤:“陛下教诲的是,微臣谨记在心。”

看起来,自己也只能钻研学可,完全不是当官的材料啊……可心里头为何总是有那么一丝不忿?

每一个心有抱负之人,自然都力争上游。

王侯将相尚且宁有种乎,我就只是想要尝尝高高在上、大权在握的滋味,难道真的就这么难?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无双师尊陆长生叶秋白
无双师尊陆长生叶秋白
众所周知,南域中有一个绝对不能惹的势力,草堂。 其中大弟子,是南域的青云剑圣,剑道通神。 二弟子,万古女帝,统领一个时代。 三弟子,当世大儒,文曲星下凡。 四弟子,魔神转世,镇压九幽。 …… 陆长生:我?我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他们的师尊罢了。 !
别让我通宵
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
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
人尽皆知,姜栖晚爱了沈洛俞多年,一向乖巧的她为他纹身、为他离经叛道、为他寄人篱下。 直到落水后,他救起她的死对头离开,将狼狈不堪的她丢下,她彻底死心。 后来居上的男人却将她护在怀里,轻笑提醒:“姜小姐,要不要考虑给你的前夫一点教训?” 她转头提了离婚,扭头改嫁给京圈太子爷,权势滔天的祁氏掌权人祁深。 当晚,两人的结婚证在朋友圈曝光。 一向高高在上的沈洛俞却终于红了眼,求她别嫁,转身对祁深撂狠话:
云棠
阵压诸仙,且以雷霆撼动
阵压诸仙,且以雷霆撼动
关于阵压诸仙,且以雷霆撼动:万钧电芒跨苦海,雷霆启阵撼天元。天元一百零八阵,以雷霆撼动,入阵合围,好进难出。此中精髓只在关门打狗、阵中捉鳖。
李振源
儿砸!影帝名爹和娘亲带你上娃综
儿砸!影帝名爹和娘亲带你上娃综
关于儿砸!影帝名爹和娘亲带你上娃综:路羽只是个平平无奇的研发人员。母胎solo二十多年的她却是所有朋友中结婚最早还一份份子钱都没收的。年纪轻轻投入爱情的坟墓中,原因无他,老妈喜欢。那个男的一帅二当老公当的称职简直是她的天菜好吧!就喜欢这种婚后如合作的关系,她很是满意。结果怀里揣着个崽时才发现,他竟然是新晋影帝叶凛丢!苍天啊,现在又不能退货,当白送了个名爹吧。[惊爆!影帝已婚有娃,上娃综秀恩爱啦!
阿飘云清
道易天下
道易天下
乾坤震艮,离坎兑巽,《易经》竟然是修仙功法,易恒逆流而上,携带八卦盘在仙侠世界中追寻《易经》踪迹,踏过无数艰难险阻,历经无数生死险境,直到有一天,终于屹在修仙界巅峰。
耳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