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房俊

第四百八十一章 二取其一(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四百八十一章 二取其一

三人分作两派,李绩与萧瑀一派,认为如此之大的功勋单凭房俊一人收受不起,不能抹煞太子以及窦靖的贡献,应当凸显太子的领导力,居于首功;长孙无忌孤军奋战,捏着鼻子想要将功劳尽皆归属于房俊,即便让房俊的一个国公的爵位也认了,却坚决反对太子从中得利……

各位利益,争执不下。

李二陛下面沉似水,却始终一声不吭,他自己心里也在权衡利弊得失……

自己倾向于晋王继位,但是晋王想要动摇太子的地位,进而获得储君之位,就势必要拉拢团结关陇贵族,而这又与自己打压关陇贵族的策略相悖,如何在其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很是困难。

嘉禾祥瑞乃是出自房俊之手,从始至终都是房俊亲力亲为,太子纵然有功,也不过是在其中随意指导了几句,论功劳实在是谈不上,这些李二陛下心中都是有数的。

然而窦靖的态度,却不得不令李二陛下深思几分。

窦家乃是后族,虽然起初在关陇贵族当中并不彰显,但扶风窦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关中地区根深蒂固,尤其是大唐立过之后,凭借太穆皇后的荫泽,窦氏实力膨胀迅速,很快便成为关陇的中坚力量,仅次于长孙氏。

窦靖固然不是窦氏的嫡支子弟,但辈分长、威望高,在窦氏之内很有影响力,他如今甘愿将太子的名字添在奏疏之上,且言辞之间极尽褒扬之能事,很显然已经打定主意站在太子一边。

窦靖的态度,极有可能会使得整个窦氏的立场都发生转变。

太子多一个窦氏这样的支持者实则并不能在势力上有太过明显的增强,但是窦氏一旦靠向太子,就意味着关陇贵族内部的分裂再也遮掩不住。

先是独孤氏对关陇集团的联盟表达出了不以为然的态度,继而是长孙涣一事使得诸多关陇贵族离心离德各自谋算,若是再加上窦氏的反水,整个关陇贵族几乎名存实亡。

一方面是自己打压关陇的策略即将大获全胜,自此之后皇权进一步稳固,不再受到权臣之掣肘;另一方面却代表着晋王的支持力量大打折扣,争储的前景极其黯淡……

李二陛下一直认为就算晋王依靠关陇的支持能够争得储位,待到晋王登基之后也势必要对关陇贵族进行打压,却由于山东世家与江南士族支持太子,必然遭受到眼中的打击,皆是朝中几大派系尽皆受创,势力大损,正是皇权得到进一步集中度最好时机。

秦始皇一声令下天下景从,即便是焚书坑儒这等暴政,天下读书人亦没有几个敢于反抗,哪怕征召三十万人北上修筑长城,死伤枕籍哀鸿遍野,却依旧号令所致莫敢不从。

这等极致之权力,实在是令每一个皇帝都崇拜向往。

那才是真正的九五至尊,天下之主!

但凡有一点追求的皇帝,莫不以秦始皇的皇权集中为目标而终生奋斗,然而种种朝中权力掣肘却导致除去汉武帝等寥寥数位皇帝之外,绝大部分皇帝都只能望洋兴叹,扼腕不已……

而就大唐之现状来说,关陇贵族即便处于分崩离析之境地,但是对于皇权的制约以及威胁,依旧比几经打压远离中枢的江南士族、山东世家来得更为凶猛,权力的集中与分配是有周期的,从关陇贵族的没落到山东世家、江南士族的崛起,再到皇权与山东世家、江南士族开始打压,其他势力的崛起,起码要五十年以上。

将近一个甲子的时间,足矣使得中枢可以集中力量大展拳脚。

待到山东世家、江南士族缓缓发展、慢慢凝聚,足以掣肘皇权、占据朝堂之时,科举制度早已经取得了极大之进步,届时无数的寒门学子充斥于朝堂之上、县府之间,世家门阀的影响力将再不复往昔。

这基本就是往后一个甲子时间内,大唐政权的走向。

当然,首要的关窍,还是极力遏制关陇贵族对于皇权的威胁……

与之相比,储君之归属,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

李二陛下沉思良久,方才下定决心,缓缓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明日政事堂会议之上,诸位爱卿便提请议案吧,赐予太子监国之权,敕封房俊越国公之爵位,敕封窦靖彭原侯之爵位,其余有功人等,敕命吏部予以甄别铨选,皆有重赏。至于越王李贞,便改封为陈王吧。”

“陈”乃周朝诸侯国当中的大国之一,商族始祖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后迁徙,后人便称商族人居住过的废墟之地为“商丘”,后成为商朝最早的都城。及至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将此地封为陈国,乃天下之中,华夏之源。

此前陈国公侯君集便封地于此,侯君集谋反被诛,虽然李二陛下念及其往昔功勋,未予满门诛杀,但爵位封地一并解除,如今正好封给李贞,

相比越地,陈地显然更加富庶繁华,地位也更高。

李绩、萧瑀齐声道:“陛下英明!”

长孙无忌面色难看,可见到李二陛下心意已决,也不敢多说,毕竟如今不比往昔,他早已不是李二陛下亟待笼络重用之权臣,若是执意顶撞李二陛下,这位皇帝发起倔脾气来,可没他什么好果子吃。

李二陛下见到长孙无忌沉默不言,便道:“既然三位爱情并无意见,那明朝到政事堂上,将此事定下吧。”

这三人乃是朝中栋梁,岑文本升任中书令之后身体每况愈下,一月当中倒有二十天留在府中修养诊治,政务皆有两位中书侍郎日常操办,已经有渐渐淡出中枢之趋势,只要这三人统一意见,政事堂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三人尽皆颔首:“谨遵陛下旨意!”

要事议定,李二陛下放松下来,毕竟只要做出了决定那就不能三心两意朝令夕改,笑道:“此番嘉禾祥瑞,实乃千古盛事,不啻于后稷之功!应当昭告天下,万民同乐。”

李绩忙道:“微臣正有此意,稍后便集结尚书省的官员,草拟一份公告,请陛下阅准之后布告天下,使得大唐之臣民尽皆能够感受到如此旷世盛事,必然民心稳定士气高涨,无论民间军中,尽皆感念陛下之恩德,万众一心砥砺奋进,明年开春的东征必定势如破竹,攻无不克!”

“哈哈!若是当真如此,那又得算是房俊的一项大功,难不成将来朕当真要赐予其九锡之礼?不过这小子一贯胡作非为不知上进,怕是没有以往受过九锡之礼的那些个国家柱石的能力气魄。”

“陛下三思!九锡之礼,焉能轻授?即便房少保功勋卓著,这等礼遇却也非是他能够坦然接受,毕竟房少保的年纪放在那里,若是早早领受这等旷世殊勋,非是好事。”

李绩急忙开口,试图打消李二陛下这个念头。

“九锡之礼”看似荣耀无双,可哪里就是那么好受的?一则功勋盖世举世无双,一旦授予必将成为众矢之的,再则此等殊勋已然是人臣之巅峰,此后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政治前途再无追求,只怕由此会滋生出不臣之心,觊觎那高高在上的至尊宝座……

他将房俊视作子侄,也知道房俊重义气、重感情,只要自己能够对其多方照顾,再凭借与自家儿子的深厚交情,此后数十年间必然对李家多方照拂,扶保李家世代昌盛,可绝对不愿房俊生出不臣之心,从而将李家拖进万劫不复之深渊。

长孙无忌却在一旁说道:“英国公之言,未免有失偏颇。房俊之功勋,不仅陛下心中透亮,便是吾等朝臣、天下百姓,又有谁不是心知肚明,敬佩不已?率领船队在海外攻城掠地,兵出白道覆灭薛延陀,献出火药、玻璃等等技术,现如今又使得天降嘉禾祥瑞,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不是擎天保驾、震古烁今之旷世功勋?九锡之礼,实至名归!”

李二陛下捋着胡须,看着面前争执不断的两人,笑容渐渐转淡。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替嫁流放?神医主母搬空国库养忠烈
替嫁流放?神医主母搬空国库养忠烈
身怀治愈系异能和空间异能的李知意穿越古代,刚穿越就被重生嫡姐换亲,嫁给为守国门,死的满门寡妇,只剩一子的陆家。 嫁前从重生嫡姐口中知道,陆家会在成亲第二日就被流放。 这不巧了吗,李知意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等端起饭碗就骂娘,欺负满门忠烈的领导。 不是抄家吗,空间异能用起,叫老皇帝抄个寂寞。 政敌暗中使坏吗,叫对方从富裕变成只剩下光屁溜。 流放路上下暗手,想让陆家满门被灭吗?主打一个叛逆,伤不死毒不死不
胖月
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
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
李世辉小时候他就经常听奶奶讲她们当年在山沟沟里开荒的故事,感觉很是向往,长大了后就做了一个荒野求生的博主,没想到意外魂穿到自己英年早逝的三爷爷身上,他开始利用自己荒野求生的本事,在这片黑土地上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四季执笔
流放就流放,半个京城够不够赔偿
流放就流放,半个京城够不够赔偿
关于流放就流放,半个京城够不够赔偿:穿越?不是,是归来!末世丧尸王为了还世界清明,选择自爆。以为是穿越,谁知竟是灵魂归来。还没来的及惊喜就被家人扫地出门。是不爱了吗?错!是因为太爱。爱到一家人从她出生开始便为她谋划。好?(????????)??????这样的家人,她必须以命相护。她带着空间一路为家人保驾护航。好不容易快要摆脱劳累的命运。谁知,身边忽然凑近一人。他要干嘛?........
诗沐凝
民间风水传奇
民间风水传奇
关于民间风水传奇:武当山风水传承弟子的江湖往事,天命时运第一视角解析风水布局,作者以亲身经历二十年的风水事件实战经验,为读者揭开风水一脉的禁忌,以简单普通的故事为读者呈现风水学科的各类知识,通俗易懂的语言魅力,揭示了希文宇及其师兄弟们的风水半生,作品涉及到的派别均为真实存在,人物名称为虚构,希望读者朋友和各位师兄不要对号入座!
你想吃点啥
综影视之大道坦途
综影视之大道坦途
关于综影视之大道坦途:薛荔在一次秘境中应错阳差绑定了神器界域骨镜和一颗传说中的世界树种子。被追杀性命垂危之际跟镜灵达成交易去三千小世界中赚取功德值的故事。世界一:甄嬛传世界二:如懿传......
天天啃不完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