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房俊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社论(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社论

“周报”的意思大家不懂,大唐没有“周”这个时间单位,但是从京兆府内部传出的消息,京兆尹房俊是按照每七天一期来发行这份报纸。

赔掉五百贯,一个月就是两千贯,一年就是两万五千贯……

可是这个数字在一般人看似巨大,与房俊动辄百万千万贯的生意差距又着实不成比例,大家只能暗骂一声:真特娘的有钱任性!

任性吗?

房俊不觉得。

因为这远远不是他预期之中《贞观周报》的规模,早在年前,一套套的印刷活字便经由驿站运往大唐所有有房家生意驻扎的城市,然后每一个城市都会成立一个报社,将《贞观周报》发行天下。

最初的预计,他要将《贞观周报》的发行量推动到全国的十万份!

按照长安人士的估算,房俊每年将会赔掉二、三十万贯的巨款……

事实上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竹纸的造价远远没有外界流传的那么昂贵,人们更没有认识到活字印刷术的便捷和低廉。实际上《贞观周报》的成本也不过就是五文钱左右,房俊有的是办法使之成为操纵舆论导向之利器的同时,亦成为一大敛财的法宝……

当然,与孔颖达的文章相比,已经没人去在乎什么钱财了。

这是一个知识嫉妒匮乏的年代,亦是一个信息传播极其缓慢的年代,读书基本靠抄,一本大儒注释过的书籍典册会轻而易举的成为一个家族的传家之宝,非是嫡传子弟不能读阅……

关中儒生学者尽皆竞相研读,居然导致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现象——洛阳纸贵!

市面上的《贞观周报》经过一个上午的疑问、不解、旁观,在人们发现孔颖达的文章之后迅速炒热,所有能够收集的报纸都被世家门阀甚至是寒门学子抢购一空。

没有得到报纸的人甚至会领着二斤熟肉一坛老酒厚着脸皮到亲朋好友的家中借阅摘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语,出自《尚书·五子之歌》。这篇歌词是大禹的五位孙子在被放逐途中回忆皇祖训诫、抒发怨愤之情的文章,文章首句就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意思是祖父曾经训示我们说:人民可以亲近,不可以轻贱失礼。人民是国家的根基,人民安定了,君位就稳固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虽说此训不一定都是夏禹原话,极有可能只是民间学者杜撰出来借助圣贤之口而传播,但这的确反映了古代华夏最早的民本思想。

孔颖达在文章中详细的阐述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含义与影响。

在夏商周三代时期,是“天命”论笼罩下的民本思想,属于“天命顺民命”的类型。统治者认为君权是天命赋予的,但天命是顺从民意的,如果统治者不体恤民力,不修德政,天命就会根据民心所向转移到新君那里。

如《尚书》之《五子之歌》《汤誓》《泰誓》三篇文章,就代表了夏禹、商汤、周武三王的民本思想。

商汤在讨伐夏桀之罪的《汤誓》中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王的《泰誓》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

正因为统治者明白天命顺民命的道理,所以统治者产生了以德配天的思想。尤其是“小国周”统治者从“大国商”的灭亡中总结了历史教训,进一步发展了夏商时期的民本思想。

如《尚书·周书·蔡仲之命》就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天命是不分亲疏的,他只辅佑有德之君。民心也无常主,他只归附于爱己之君。

这也成为后世儒家的“民本”思想来源。

孔颖达在文章中旁征博引妙笔生花,详细阐述了民生为本的理念,看得一众学子儒生官员贵族如痴如醉,深刻反思。

就连稍稍识得几个字的百姓亦是鼓掌叫好。

当世大儒孔颖达这可是再为天下的百姓发言,怎么能不叫好?

一时之间,《贞观周报》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而世家门阀们在品味这篇“社论”的内在寓意以及题外之意的时候,亦在警惕房俊的动静。可是令他们感觉到诧异的是,房俊似乎当真全部身心都投注到这份《贞观周报》当中,对于元氏的案件没有一丝一毫的理会……

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

难道真的是畏惧与元氏的势力偃旗息鼓了?

亦或是就算败家也要败出一份与众不同的风采,也得弄出一个花团锦簇博得一声喝彩?

但是无论大家怎么猜测,房俊就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一周之后,《贞观周报》第二期如期而至。

这一次的焦点已然毋须提醒,买到报纸的人第一眼就看向主版的“社论”。

这一次担任主笔的不是孔颖达,但是名气却丝毫不差!

当代大儒、太学博士、贾公彦!

此人祖籍唐州永年。既是儒家学者、经学家、又是“三礼学“学者,学贯古今,才通天下,撰有《周礼义疏》五十卷、《仪礼义疏》四十卷,文名播于五湖四海!

贾公彦精通《三礼》,不仅《周礼义疏》即是由其负责编撰,还选用郑玄注本十二卷,汇综诸家经说,扩大为《义疏》五十卷,体例上仿照《五经正义》。《仪礼义疏》也是由此公编撰,采用北齐黄庆、隋朝李孟愆两家之疏,定为今本,依郑玄之注。

若是单论著作之多寡,尚在孔颖达之上!

而贾公彦的这篇“社论”,名为《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这句话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

其原意是说德政才是好的政治,政治的最终目的在于养育人民。

不过其宗旨却是传播“君以民为本”和“国以民为本”的思想,这是始于孔孟而贯穿于整个封建时代的主题思想。

文中说,在孔子、孟子时代及秦汉以后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时代,虽然仍有“君权天授”的“天命”论影响,但在君民关系、国民关系上,明确地强调了人民力量的重要作用。

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为政在人”“为政以德”“民无信不立”“修己以爱百姓”等思想命题,奠定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传统。孟子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命题,形成了后世“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传统。

孟子赞赏汤武革命,称汤武诛杀桀纣是“诛一夫”,董仲舒提出“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的命题,说明儒家民本思想传统的革命性,即失德者被人民推翻以致改朝换代的合理性。

文章花团锦簇、严谨整肃,字字枢机,鞭辟入里。

不少人就琢磨出味儿来了……

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转而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这其中看似有些转折生硬,前者乃是夏商周之时的民风国政,后者是孔孟以降的政治潮流,但是两者却有着共同的主体——以民为本!

大唐征战四方,虽然武功赫赫战无不胜,然则前隋末年天下动荡遗留下的旧伤未愈,多年兵戈南征北讨又添新伤,人口已然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速度。

《贞观周报》的两篇社论正好符合当下的社会现状,立即便得到各界有识之士的共鸣。一时间关中处处尽皆宣扬“以民为本”之思想,希望皇帝能够鼓励生养,帝国能够繁衍生息……

一股前所未有的重视人口生息的潮流,被这两篇文章极快的鼓动起来,渐成风潮!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顶流的私人化妆师
顶流的私人化妆师
关于顶流的私人化妆师:红透娱乐圈的两位男顶流,一位是被称为娱乐圈冰山的“林泽熙”,而另一位则是被称为“太阳”的张远凡,两人一冷一热统治着娱乐圈的万千女友粉。刚毕业的化妆师沈一一一心想成为爱豆张远凡的化妆师,在闺蜜的算计下失去了当爱豆化妆师的机会,意外成为了爱豆对家林泽熙的化妆师。初次见面沈一一就见识到了林泽熙的暴戾,以及上一个化妆师在她的眼前被警察带走,初入职场的沈一一瑟瑟发抖,现在走还来的极吗
逆行的橘子
换来的短命夫君,要靠我用异能救
换来的短命夫君,要靠我用异能救
关于换来的短命夫君,要靠我用异能救:爽文+有金手指+有空间+不受气来自末世的左其星穿书了,现在她面临以下问题:庶出的妹妹非要换亲。左其星:换吧,只要条件到位,没什么不能谈的。换来的未婚夫是个短命的。左其星:无所谓,又不是破产,况且我有木系异能。被换走的那个以后会成为护国将军,位高权重。左其星:没事,让他当不成将军不就完了!死对头将来要登基。左其星:那要不,咱们造个反?左秋月重生一次,不想以再嫁身
勇敢的小肥肉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关于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穿越到盛世大唐,成为历史上憋屈死的太子李承乾!他笼络吴王李恪、魏王李泰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又把就番的藩王调集回长安,视为自己的肱骨之臣!他做生意掌控国朝命脉!他建海船称霸四方!他让突厥骑兵成为历史!还是他!让整个大漠成为大唐的后花园!厉兵秣马!设计武器!让整个波斯颤抖在他的马蹄之下!就是他!让整片海洋成为大唐的牧马地!沿海的国家战战兢兢的任其索取!颤抖吧
月光光小先生
我在流浪地球剧组做道具
我在流浪地球剧组做道具
关于我在流浪地球剧组做道具:战机尾迹云划破天空,军舰顶着浪花前进。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一个神秘的黑科技系统,却引得蓝星风云激荡。垂直起降歼20,自主战斗无人机,太空站、月球基地、行星发动机、星际战舰,你告诉我这是在拍电影?看到一小时登陆全球任意一点计划,鹰酱终于慌了。当年我做了个伟大的人类太空梦,现在梦实现了,可却不是我实现的。
上阵莫回头
都市影视:首选江莱
都市影视:首选江莱
关于都市影视:首选江莱:(系统+日常+影视剧+娱乐圈+幕后)都是黄泉预约客,何不逍遥如云鹤。滚滚红尘皆浮云,半生风流半生歌。本书为综合影视小说,以开始写入,好先生,欢乐颂,三十而已……签到各种技能,各种物品,地球有多大脑洞就有多大。若是还有其他喜欢的影视剧,请多多留言。
一v瞬v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