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四百一十九章 即将到来的离去(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四百一十九章 即将到来的离去

再热闹的狂,也有曲终人散的时候。

乡试落第举子率先纷纷离去,例如吴承恩在秦淮旧院疗伤了几天后,就黯然回家了。

在九月份,新科举人们也一个个的离开了南京城,嘉靖十三年的乡试也就成为历史了。

当然这些新科举人回到家后,地方上官府和乡亲肯定还有些“载誉归来”的仪礼,那都是最后的余韵了。

但对秦德威而言,这种仪礼有点多余甚至尴尬。

想象一下,假如江宁县县衙要举办“庆祝我县秦德威考中举人”仪式,场面是什么样。

主持人申知县,赞礼县学丁教谕,观礼乡绅代表顾东桥老先生然后新科举人只有秦德威一个人。

还是算了吧。

但南京城的官府不只是江宁县,还有应天府。府尹柴奇还是想要有所作为,振奋士气的。

所以江宁县根据秦德威的指示不办这种尬礼了,应天府那边却又要张罗典礼。

全南京城加起来,新科举人能增加到三位了,还是略尴尬。

秦德威左右不了柴府尹,到时候只能去参加了,忽然又有点期待以乡绅身份见到顾老先生的场面了。

但在典礼的前两天,南京文坛发生了一件大事。

金陵文坛盟主顾东桥老先生离开南京北上了,听说他要起复做官,以五十八岁高龄重新为大明发挥余热!

没了顾老盟主列席观礼,秦德威顿时觉得这场“庆祝南京城三人乡试中举”典礼索然无味,连带着南京文坛也没意思了。

当乡试彻底成过去式后,现在秦德威面临着一个与当年曾后爹同样的抉择。

如果打算参加明年二月份的会试,就要准备出发了。

北方运河十一月份开冻,想要在冻住前赶到京师,那么最晚十月初就要出发。

根据这个时间表的话,就只剩半个月左右了。

想到这里秦德威就叹口气,在南京城的羁绊有点多。

已经怀胎的顾娘子就不说了,如果去京师参加会试,就算落第,估计也赶不及回来看到孩子出世。

而且那王怜卿也越来越幽怨了,现在都有点不敢去找她了。

在这种烦恼中,秦德威收到了聊城县发来的文书。

这是聊城县衙假公济私发给江宁县,然后书吏转交给秦德威了。

在文书里,曾后爹说了三件事情。第一,热烈祝贺便宜儿子勇夺乡试经魁,要再接再厉再攀高峰。

第二,曾后爹的亲儿子已经出世了,彻底不用琢磨让秦德威改姓了,从此秦德威多了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

第三,曾后爹要从聊城县离任,下月准备赴京叙职,这应该是升迁前兆。

对第一点,秦德威无视了,对第二点,秦德威也说不上什么来。

主要是第三点,关于曾后爹的职场生涯问题,秦德威想得比较多。

根据原有历史轨迹,这时候辽东巡按御史出缺,志在边疆的曾后爹就补位了。

然后到了明年,辽东巡抚、都指挥使两大员齐齐作死扑街,辽东出现兵变。

于是曾后爹像个网文主角似的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平息辽东兵变。

随轻风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家人为了小三的孩子,用性命逼着姜沉鱼替嫁给一个病秧子。沉迷“亲情”十几年的姜沉鱼一朝梦醒,再不执着追逐所谓“家人”。姜家人只当她的疏远是赌气,只等着她的病秧子老公死后,哭着求着回姜家时好好奚落她。可他们逐渐发现,离开姜沉鱼之后,姜家公司破产,人脉断联,连他们的身体都一天不如一天。他们这才知道,他们看不起的废物是天下最有天赋的玄学术士,他们曾经的好运气全是姜沉鱼逆天改命,费尽心思替他们谋求的。流落
兔兔兔兔宝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为了完成每个炮灰的心愿
山海明月
系统逼我吃蜜姐软饭
系统逼我吃蜜姐软饭
关于系统逼我吃蜜姐软饭:本书还有另外五个名字,分别是,,,,社畜罗牧因为意外穿越到平行世界,身为新东方烹饪学院的毕业生,开局失业加吃土,被杨蜜看中假结婚,激活了“暖男“系统。一旦离婚,男主将会遭到各种惩罚。于是,罗牧开启宠妻模式。……罗牧在不知不觉当中,开始制霸娱乐圈。杨蜜看着面前高大清俊的罗牧,忍不住舔了一下香唇。“牧弟弟,你一个厨子怎么拿下十几个音乐大奖,电影大奖呢?”“我主业厨子,副业唱歌
七月清茶
子孙满堂苏颜林琅
子孙满堂苏颜林琅
苏颜为实现本愿,进入兽世,变成了一只小白鼠,并绑定了生子系统。 【祖龙一脉,已经有万年没有新血。】 【祖龙多少积分?】 【五亿!】
青璇
官场沉浮,我携前世记忆飞速上位
官场沉浮,我携前世记忆飞速上位
前世,他饱受欺辱,未来黯淡无光。重生之际,他毅然立下誓言,定要扭转乾坤。 他渴望出人头地,让昔日轻视他的人只能仰望。凭借前世的记忆,他缜密地规划着每一步行动。 一方面,他奋力提升自我,在诸多领域初露锋芒;另一方面,他悄然调查自己的身世,寻觅仇人的破绽。 他决意凭借自身之力改变未来,将那些曾伤害过他的人全部推入绝境。 他要开启辉煌人生,成为令人敬畏的强者,在复仇之路上熠熠生辉。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