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

第一百七十章 道门(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一百七十章 道门

大天师驾临金陵府的消息在一夜之间传遍了金陵府,无论是士绅富商还是寻常百姓,都想要一睹大天师的真容,对于俗世中人来说,大天师就是当之无愧的神仙中人,不说聆听教诲,就是沾沾仙气,那也是好的。

对于江湖中人来说,老玄榜上的四人没什么不同,都是长生地仙,都是一宗之主,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可在普通百姓的眼中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对于他们来说,地师徐无鬼和大剑仙李道虚都未曾听过,不知何许人也,真正有名的就是大天师张静修和圣君澹台云,澹台云就是西北那边的皇帝,不知是男是女就默认是男子,传闻澹台云身长八尺,力大无穷,骁勇善战,动辄屠城,还要吃人,是恶魔一样的人物。大天师张静修又被称作天师爷,与老爷、皇爷、王爷等称呼类似,还有称呼国师的,却与钦天监的监正混淆,认为国师就是整天在皇宫里替皇帝老爷算卦看星星,还有人分不清国师和帝师的区别,认为国师是教导皇帝读书的,由此又衍生出太师的说法。

不过不管怎么说,张静修在民间的名气最大,这并非他一人之功,而是历代大天师传承之功,也让好些人认为历代大天师都是一个人,也知道名字,就知道姓张,张天师已经活了几千年,可不就活神仙。

大天师驾临金陵府的消息传开之后,很快又有一个消息,说大天师正在钱家别院,于是百姓们纷纷涌向钱家别院,钱家势大,敢于驱逐不得人心江州总督,却也不敢摆明架势阻挡如此多的百姓,免得落人话柄,而且钱青白人老成精,嗅出了不寻常的气息,百姓的反应太过热烈,不像是自发如此,倒像是被人煽动,像极了青阳教的手段,可是青阳教如今已是元气大伤,哪里会在金陵府搅风搅雨,必然另有旁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再联想到苏冠、苏云媚之事,钱青白更不敢驱逐百姓。于是作为地主的钱家和苏家商议之后,决定把见面的地点转移到了大报恩寺,这儿占地广阔,也能让部分百姓进来,而且大报恩寺算是皇家寺庙,可以让官府的人来维持秩序,百姓们天然对官府怀有畏惧之心,若真出了事情,也好应对。

对此,李玄都和张静修并无异议,对于他们二人来说,正好把百姓阻隔在前寺,他们在后寺觅一僻静之地就是。两人同样察觉到不对劲,两人的确没有隐秘行踪,可也是局限在不大的范围之内,怎么会闹到如今这般举城皆知,显然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不过这也在两人的意料之中,当年司徒玄策与张静修议和,最终功亏一篑,可见有多少人不希望看到一个完整的道门重现世间。

如今的道门虽然高手如云,势力雄厚,但在这千余年来,实际上被分割成几部分,互相争斗不休。一开始是因为南华真君与杨朱的分歧分成了正邪两道,后来正道和邪道又各自分裂,如今的道门变成了四部分,可以称之为以张静修为首的江南道门,以李道虚为首的江北道门,以秦清为首的辽东道门,以澹台云和徐无鬼为首的西北道门,本来是西门道门最为势大,可正应了智伯瑶之死的典故,势力大最大的要么笑到最后,一统四方,要么就被弱势的三方联手干掉,第一个退场。西北道门的结局可以算是后者,最终是澹台云与地师内讧,西北道门势力大减,四方趋于平衡。

现在李玄都要做的是让江南道门和江北道门议和,再与辽东道门结盟,彻底灭去西北道门,如此使道门初步归于一统。对于这个结果,谁最害怕?答案不言而喻。过去千百年中,道门始终不能一统,一直维持四分五裂的局面,每有强人出现,想要一统道门,总是遭遇意外,扶弱抑强,使得道门各方维持平衡,谁也不能吞并掉另外几方,又是谁在幕后推手?答案也不言而喻。

这次议和的关键是什么,就是张静修只要虚名而不要实权,将大部分实权让给李道虚,同样,秦清志在庙堂而不在江湖,也可以让渡部分实权。打个比方,道门有三清祖师,如果李玄都议和成功,可以整合道门,道门就有三位掌教,分别对应三清祖师,并列齐名。其中大天师张静修对应太清祖师,名义上为三清之首,名分最重,实权最小。秦清对应上清祖师,居于三清之末,名分最末,但能够掌握部分实权。李道虚对应玉清祖师,名分居中,掌握实权最大,实质上为三清之首。

这个提议,是张静修提出,可谓高风亮节。秦清也已经默认,不会太过反对,毕竟辽东道门本就在各大道门中排名居于末尾,有利无害。李道虚虽然丢了名分,但得了实权,以他的性情而言,同意这个和议的可能极大。这就是李玄都有底气前往清微宗何谈的根本所在,也是张静沉等张氏族人极力反对的原因所在,张静修为了安抚张氏族人,这才不断让步,不但拿掉了颜飞卿的宗主之位,让张静沉做了正一宗的代宗主,就是张静沉的许多僭越之举,张静修也不过分追究,只是为了顾全大局,甘愿以自己手中权势弥补张氏族人,力求达成三方联盟议和,使道门重归一统。

一个统一的道门是有人不愿意看到的,可如今的儒门太虚弱了,无力与整个道门全面开战,更不用说像以前那般彻底压制道门,事实上儒门也从未彻底压制道门,而是分而治之。现在眼看着老招数不好用了,藏于幕后之人开始不断挑动江南道门、江北道门、辽东道门三方内部的反对势力,势要破坏和谈。江南道门中的张静沉已经浮出水面,江北道门那边,不出所料就是李元婴。至于辽东道门,因为辽东与万象学宫已经撕破脸皮的缘故,倒是还没有什么迹象。不过如今中原与辽东之割裂、敌对,也是出自那些幕后之人的手笔。

当然,道门一统还是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西北道门该怎么办,就算西北道门被削弱了一次,仍旧是四方道门中势力最为雄厚的,那么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直接三方联手灭去西北道门,由此道门一统。

李玄都的初步谋划就是,外用辽东取代大魏,内用道门分割儒门之权柄,如今的道门早已不是单单道家一家之说,其中还融汇了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其他诸子百家,就算不能完全取代儒门,也不能再让这个天下成为儒门的一言之堂,儒道并用,好歹是引进了一股活水,不再死水一潭。

辰时三刻,李玄都和张静修已经来到了大报恩寺,由正门而入,李玄都身边跟随着秦素、沈元舟、司空藻、钱青白,以及静禅宗的方缘和圆觉,张静修那边的人更多一些,有慈航宗的白绣裳、玄女宗的萧时雨、金刚宗的悟真、正一宗的张岱山、真言宗的法难师太、法相宗的左雨寒,除此之外,苏家苏言未到,而是让自己的弟弟苏让代自己到场。苏家的男子和女子并不用同一个范字,而且男子是单字,女子是双字。

至于其他人,弟子也好,随从也罢,只能分散在外围,与早已驻守在大报恩寺外的官兵阻隔被人煽动而来的百姓,给这些宗主们留出足够的谈话空间。

一行人先是进了大雄宝殿,由方丈作陪,方丈看起来大概有不惑年纪,甚是儒雅,与其说是一位僧人,倒像是一名儒士。

殿内供奉了一尊极大也极为雄伟的金身大佛,李玄都、张静修、秦素、沈元舟、萧时雨等与佛门无关的纯粹道门之人,避让到一旁,而白绣裳、悟真、方缘、圆觉、法难师太,也包括半佛半道的左雨寒则是先拜了佛祖,无论心中信是不信,总之面上都极为虔诚。

然后又是一番客套寒暄,毕竟能够见到这座大殿之人,不是一宗之主,就是一宗长老,放在江湖上也是声名显赫的大人物,互相之间都有几分交情,平日里久不见面,此时见面自然就是多日不见,甚是想念。

待到一番寒暄之后,终于进入了正题,方丈识趣地离去。

首先开口的是地位最高的大天师张静修,他缓缓说道:“自从上次玉虚斗剑以来,江湖纷争日益激烈,以至于各宗损失惨重,更给了西北五宗可乘之机,这才有了太平宗沈老先生、静禅宗方静方丈身故之事,以及后来围攻璇女山、沈大先生失踪和攻打大真人府之事。天下同道苦之久矣,本是同出一脉,何以兄弟阋墙?今江湖中人所求不过一个‘和’字,有道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江湖同道于水火刀剑之中望‘和议’如大旱之望云霓。今日,贫道召集诸位于此,便是为了解决此事。”

莫问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把大狙闯大明
一把大狙闯大明
关于一把大狙闯大明:都是穿越,不是太子就是圣孙,林川却阴差阳错变成了方孝孺遗孤,发配塞外当了夜不收。区区灭我十族之仇何足挂齿,放我入关喂!皇上!林川可是特战狙击手,有把大狙很合理吧?绣春刀配夜视仪,飞鱼服套防弹衣,被针对?一空间的众生平等器,七步内林川是又快有准,七步外就是古希腊掌管生死的神!林川没啥大志向,扛着大狙做个贪财好色的俗人吧!王爷太子都别闹,于谦,来给我架个枪!
狂笑
舔来的父子捂不热,放手后他慌了
舔来的父子捂不热,放手后他慌了
二十一岁,景妍和霍时砚结婚。 二十二岁,景妍生下了霍星霖。 霍星霖和霍时砚很像,总是冷漠少言,和她不太亲近,却和另一个名叫方子渝的女人联系紧密。 过去的每一天,她都会早起给他们父子俩炖上一锅汤。 可这天,霍星霖为了让方子渝去参加家长会,不惜往她喝的水里下安眠药。 炖在灶上的补汤扑灭了火,造成煤气泄露。 景妍死里逃生,忽然有些倦了。 她将离婚协议书递给霍时砚,“我们还是算了吧。”
萍萍要暴富
绝对死亡规则
绝对死亡规则
关于绝对死亡规则:你和魔鬼谈过恋爱吗?曹弦看着手上的一纸契约,上面浮现出狰狞的恶鬼头,清晰的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曹弦没想到和自己相爱的这个女人,外表艳丽动人,一颦一笑都那么的扣人心弦。然而,撕开美丽的外表,却是一只丑陋的魔鬼!........曹弦:“你,你是魔鬼!”她:“欢迎加入魔靥花.....管理下的狗奴队!”曹弦:“代号零零妖,最初的……猎魔人!”(所有副本都是作者原创:、、、......这一
杨丰仙
小世子被拐十年,再见已是国师
小世子被拐十年,再见已是国师
关于小世子被拐十年,再见已是国师:注:男主全家都是颜霸。分三卷: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纨绔童年离家——猥琐发育(被拐是从第二卷开始~)老大回——搅动风云上辈子元盛井好不容易考编上岸,结果末日了,自己还变成丧尸。一朝穿越,成了定国公府集万千宠爱的小世子,还带着上辈子的精神系异能。他开始躺平摆烂,誓要当个混吃等死的纨绔:只要我摆的够烂,就没人能指望我。无奈狗皇帝有被害妄想症:装的、他绝对是装的!肯定
甜茶花朝
我婆婆是片儿警[七零]
我婆婆是片儿警[七零]
姚栀栀带着吃瓜系统,穿成了“五朵金花一个宝”家的金花之一。 爸妈为了给耀祖找几个长期血包,拜托城里的亲戚介绍了三个男青年。 离异有娃的厂长,丧偶有娃的干部,四个姐姐争论不出个结果来。 姚栀栀:得,我选那个快死的病秧子吧,起码是初婚的,也不用做后妈。更何况,病秧子怎么做血包?问就是男人快死了,没钱! 病秧子好啊,病秧子事儿少。 婆婆还答应她,
雪中立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