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误把李二当成灾民

第229章 论功行赏(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29章 论功行赏

大唐如今的盛况最少有一半的功劳是苏辰的。

这要怎么封赏?

事实上,臣子功绩到达了一定程度,那么皇帝就不会完全按照律令来封赏了。

纵观历史这样的人历朝历代都有那么几位。

身份到了极致,爵位也到了极致,达到了人臣的极限,就算是以后再次立下大功,封赏也不会继续增加,最多再给一些荣誉,头衔之类的口头奖励。

因为要是再封,国家很有可能会出乱子,功高盖主啊!

魏征飞快地在心中核算了一遍。

若是按照长孙无忌所说的去计算苏辰的封赏,那恐怕陛下还真得大出血!

别的不说,单单封地这一块就很难办。

难不成真的要给苏辰分封出去几是个州郡不成?

这显然不太现实啊!

如今的朝堂之中,战功最显赫的李靖一共也才有两个州的封地而已。

这已经是极限了,就连几位皇子,封地都只是一个州罢了。

若是给苏辰封出去那么多岂不是成了大的半个主人?

要知道,封地内的税收可是不用上交国库的,除了不能公开招蔓军队和官员之外,国公在自己的封地上几乎就是土皇帝!

这样的封赏,简直不要太吓人!

就连头号允吹杜如晦听到这话之后都皱起了眉头。

他怼李二陛下也好,吹苏辰也好,实际上出发点都是为了大唐。

可是长孙无忌的这个提议,显然是给大唐埋下了一颗不稳定的因素啊!

陛下在册封护国公的时候便已经说过,苏辰的这个爵位世袭万世,与大唐共存!

这本来就已经够夸张了。

因为其他的国公世袭之后霞位是要自动降一级的,与之对应的封地和邑户都会下调。

这样一来,若是传了几代之后,再没有能人出现,这个国公的家族便会逐渐地泯然众人。

可苏辰的情况显然不一样。

陛下说得很清楚,只要大唐还在一天,苏辰的子嗣便是大唐的护国公!

也就是说,他的这个爵位是不会下降的,永远都是国公!

苏辰他是相信的,可是隔了几代之后苏辰的子嗣呢?

谁都不敢打包票啊!

御书房内的几人对苏辰知根知底,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

对于苏辰的人品和性子自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其实苏辰在他们几人看来,是一个很怪的人。

他的野心并不是很大,这一点从他不愿意入朝为宸便能知道。

他们甚至有种感觉,苏辰似乎对这世间的一切都不在意,冷眼旁观,仿佛是在俯视一切。

能让他感兴趣的一个是粮食,另外一个便是百姓。

如果非要再说一个,可能还得加上一个欺负番邦异族。

大唐:开局误把李二当成灾民

龙城飞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丹一剑一乾坤
一丹一剑一乾坤
【重磅力荐,爆爽玄幻:本书单女主,极度热血、燃、杀伐果断,绝对不憋屈!】少年叶炎,订婚之日被身怀圣体的未婚妻云飞月嘲讽:“圣凡两别,你不过是凡间一条狗!”  随后当众撕碎婚书,更毁掉叶炎父亲所留下的唯一遗物灵剑,将叶家尊严践踏在脚下。  剑碎之时,叶炎最强帝体解封。  那一刻,他凝神道:“自今日起,圣人在我面前不过蝼蚁!”
烧烤西瓜
闪婚宠翻,薄医生半夜洗床单
闪婚宠翻,薄医生半夜洗床单
关于闪婚宠翻,薄医生半夜洗床单:在薄靳舟看来,林语声就像是生长在狂风暴雨里的野草,顽强不屈,坚韧不拔。他原本只是欣赏她的善良特别,但情不知何时起,爱入骨髓,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给她。24岁之前,林语声都在很努力的治愈自己,直到闪婚了暗恋多年的男神薄靳舟,还签下了婚内协议。她开始学着去爱,从犹犹豫豫,到义无反顾,一不小心,就成了顶级豪门的团宠。薄老夫人:我想抱曾孙,你努力点。侄子:我二婶人好,二叔你别
夜轻姝
降妻为妾,慢走一步算我输
降妻为妾,慢走一步算我输
关于降妻为妾,慢走一步算我输:沈家九姑娘沈逸澜,出嫁一个月后,娘家全族流放,半年后,新婚丈夫顾梓霖提出将她降为妾室,目的是给怀孕两个月的青梅竹马腾地方,面对这样的屈辱,沈逸澜选择离开,面上刺字流放又如何,真当她会委曲求全,演戏?怄气?威胁?你们也配!
小鱼点点
老婆示爱白月光,我放手你怎么哭了
老婆示爱白月光,我放手你怎么哭了
——有人视你如敝履,却有人爱你如命—— 江宁没有尊严的舔楚萧然,终于将楚萧然娶回了家。 婚后,才是江宁噩梦的开始。 楚萧然竟联合白月光林峰,害江宁家破人亡。 老天开眼,江宁重生回了结婚的前一天。 这一世,江宁人格觉醒。 婚礼上,楚萧然依然如前世一般骄横,当众深情表白台下白月光林峰。 江宁却淡漠一笑:“我宣布,婚礼取消,还楚小姐自由!” 楚萧然却彻底慌了... ... 不再做卑微舔
月下冰河
张小曼洛尘
张小曼洛尘
【2019最火爆新书】“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