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神级熊孩子

第八百三十一章:打又打不过,骂还骂不赢(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八百三十一章:打又打不过,骂还骂不赢

李承风双手环绕在胸前,撅着小嘴巴说道。

李世民哑口无言,想要找身后的大臣们求助一番,但是那些大臣,集体都低头垂眸,不敢看李世民,也不敢看李承风。

是啊,整个大唐之内,谁敢惹李承风啊?就连魏征现在也不敢多说半句李承风的不是,否则,他直接掏出一本《那些年,魏征做过的缺德事》来念!

李世民怒了,喝道:“哼,风儿,你口口声声说,朕年轻的时刻去过那些地方,你听谁说的呢?那时候你还没有出声,你又会知道这些事情?”

“哎呀,父皇你打算赖账是不是?”李承风顿时眼睛一瞪。

李世民笑了笑,道:“呵呵,凡是都要凭证的对不对?在做的各位大臣也无法证明,朕去过青楼,所以,风儿你,又有什么证据呢?”

这些大臣,自然是不敢说李世民去过青楼的。

所以,李世民现在就要李承风,给自己一个,自己去过青楼的证据。

如果李承风能拿出去,说出来,那自己就坦白,今天就放李承风一马。

但是,李承风怎么可能会有证据呢?

自己逛青楼的那段时间,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吧?

难不成他还能把从前的青楼女子给抓来不成?

……

正当李世民信心十足的时刻,魏征却轻轻拉了一下李世民的衣袖,道:“皇上,您可别说了,算了吧!”

李世民皱眉,道:“怎么就算了?史官又不在这里,而且他在这里,他敢把这些事情,记录在历史的文学上吗?哼,他敢记录,朕就敢杀了他!”

魏征连忙摇头,道:“不是啊皇上,你好像忘了八皇子还有一个东西了!”

“什么东西也无法证明,反正今日,朕一定要这个小兔崽子,吐出三万金的钱财来!天天坑朕的钱,自己留着不用,就会坑钱,嘴皮子还臭,哼……朕今日一定要好好教训他!”

李世民自信满满。

但是,当魏征看见,李承风开口掏口袋的时刻,他顿时就觉得大事不妙,随后重重的拍了一下额头。

李世民啊李世民,你这是在自己作死啊?

难道你忘记了?李承风身上,可是有着所有人的记名小本本,里面记载着,那些年,所有人做过的缺德事啊!

如果他拿出来《那些年,李世民做过的缺德事》,那,那皇上你不是自讨苦吃吗?

所以魏征才会让李世民,不要去和八皇子较劲,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算了。

但李世民偏偏忘了这一茬,非得要惩罚李承风一番,搓搓李承风的锐气。

而且,李世民确实觊觎李承风身上的钱财,在让他这么下去,他的身价,都要超过大唐的国库了?

这还得了?

所以,能要回来一点是一点吧。

至少李世民目前是这么想的。

然而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除非李承风自愿,否则没人能从他的手上,拿走一分钱的。

尤其是他软硬不吃,骂又骂不过,讲道理讲不过,打还打不过。

这才是最让李世民和众位大臣,最头疼的地方!

推塔天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的五个仙女师父
我的五个仙女师父
我的五个师父,大师父武仙,二师父医仙,三师父命仙,四师父杀仙,五师父谋仙!
大旗
七零娇软真千金把最帅军少宠疯了
七零娇软真千金把最帅军少宠疯了
【年代+甜宠+军婚】柳沉鱼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睡了个绝色男人,正准备收拾包袱脱离原生家庭的她猛然发现这男人居然是个二婚男,还带着三个“拖油瓶”。 老大腹黑, 老二皮上天, 老三…… 老三竟然是个隐藏的大BOSS。 脱离家庭,嫁鳏夫,收服熊孩子,对抗剧情,一路菜刀砍电线火花带闪电,精彩至极。 深夜柳沉鱼摸着手里腹肌,时常感叹,好在当初没有错过这美色,要不哪儿有现在这夜夜笙歌至天明的大好日子。 “美人计
蓦山溪1
叶楚月夜墨寒
叶楚月夜墨寒
叶楚月,神武帝国臭名昭著的痴傻丑女,与人“苟且”,生下野孩子。未婚夫成亲之日,身穿喜袍从城墙跳下,为情而死。美眸初睁,来自21世纪的古武门主将掀起血雨腥风,一雪前耻!废物?素手撼帝国,乾坤足下踏!痴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外。野孩子?帝尊之子,天皇血脉,放眼八荒谁敢放肆?“娘亲,外面有个俊俏的大哥哥,说是我的爹爹。”“让他带着钱到后面排队去。”某日,帝尊大人邪魅一笑:听说,你到处跟人说我死了?
佚名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苏醒而来的萧枫来到了逆天邪神中象征着灭之世界的苍古深渊。这里玄力至上! 渊尘弥漫,渊兽咆哮,该如何立足?
木有引力
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穿越大周皇帝,只要败坏国运,就能获得奖励,甚至能飞升成仙。 当一个明君咱不会,当个昏君还不容易? 于是李天重用太监,成立西厂,监察百官;取消早朝,让皇后批阅奏折,以后宫干政;重用外戚把持朝政,军权旁落…… 可是。 “启奏陛下,西厂抓获贪官污吏百人,如今朝堂清明,政通人和!” “启奏陛下,户部税收一亿两白银,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陛下,末将灭十七国,大周疆域扩大三倍,无数小国派出使臣觐见陛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