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九百零四章 谁和我辩经
第九百零四章 谁和我辩经
七宝玲珑塔是攻防兼备的法宝,先把自己至于安全环境下,沈凤书才开始观察这个巨大的佛国。
神识飞快的探出,不一会就探出去有上万里方圆,但还是没有触碰到佛国的边际。哪怕沈凤书把神识外放到了极致,快到两万里之遥了,依旧还没探到边缘,很显然,这个佛国太大了。
只能说,佛门的底蕴实在是太深厚了,这么巨大的佛国,随随便便就拿出来当修罗场。也不知道经此一役之后,沾染了佛门弟子鲜血的佛国还能不能用。
人很多,两万里方圆,沈凤书就已经发现了不下数万个佛门弟子,有的正在赶路,有的在打坐,有的则是正在捉对辩经,或者捉对厮杀。整个佛国之内,神识乱飞,根本没人在乎身边是不是掠过了一道神识丝,沈凤书的神识丝在其中显得微不足道。
只是,好像被沈凤书料中了,偌大的佛国,其中的佛门愿力,正在随着那些见血的争斗,丝丝缕缕的消散。
违背了佛门本意,佛门愿力消散也是正常的事情吧?
只能说,佛门财大气粗,沈凤书流口水实名羡慕。
等到沈凤书将神识抽回的时候,忽然惊喜的发现,佛国当中庞大到无以复加的佛门愿力,正随着回收的神识,源源不断的钻进了沈凤书的体内。
一直隐藏在沈凤书体内的那尊佛门金身,此刻隐隐的显现了出来,如同干涸已久的沙漠疯狂吸收水分,将这些佛门愿力毫不客气的吞噬。还有这等好事?
沈凤书觉得,既然大家都进了这个佛国,每个佛门弟子其实都有吸收佛门愿力的本事,那么说明在这里吸纳佛力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想必佛国的主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何况连佛门愿力逸散都不放在心上,更遑论被佛门金身吸收了。
既然如此,那还客气什么?敞开来吸收就是。
不光沈凤书自己在吸,就连称心天地里释海昌遗留下的那百丈方圆的核心区域,此刻也如同久旱逢甘霖,吸收的速度比沈凤书本人至少快了十倍。
来都来了!
沈凤书索性将一尘珠也祭出,直接放置在七宝玲珑塔的塔顶,和塔顶的那颗珠子融合,同样疯狂的吞噬着佛国里的佛门愿力。“愣着干什么?”看一尘还坐着念大明咒,沈凤书赶紧提醒了一句:“也不能白来一趟,赶紧运功吸收。”
沈凤书和一尘,一个有佛门金身外加大明咒加持的一尘珠,还有一块佛国核心,另一个则是《心经》原本附身,加上墨境禅心,以及一心一意心无杂念的修行大明咒,这两个人在一起疯狂吸收佛门愿力,顿时间原地产生一个巨大的漩涡。
数千里之内的佛门愿力,如同被黑洞吸引一般,疯狂的朝着七宝玲珑塔汇聚而来。
这么大的动静,加上七宝玲珑塔剑气冲天,立刻就引发了周遭数千里佛门弟子的注意。
精纯的佛门愿力中间,忽然夹杂着一股锋锐无匹的剑气,简直就是黑夜中的熊熊火炬,还是燃烧在高山上,毫不遮掩,实在是太过于突出,明目张胆的挑衅一般。
一瞬间,周遭的无数佛门弟子,立时间怒火上头,二话不说,立刻往这个方向赶了过来。
佛门弟子辩经那是佛门内部的事情,忽然出来一个剑修算怎么回事?哪怕是攘外必先安内,也得先把这个不知道怎么进来的家伙超度了再说。
沈凤书和一尘却不管这些,安心的狂吸。
七宝玲珑塔现在可不仅仅是七宝玲珑飞剑剑阵,本就是准圣级的法宝,还有四象二十八宿诸天大阵,防护力超强,沈凤书哪怕不动用称心天地,也能承担普通的菩萨境攻击。
只要不是类似释海昌大哥那种菩萨境巅峰的高手出手,七宝玲珑塔足以护住沈凤书和一尘。
最近的佛门弟子还没赶过来,沈凤书这里已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沈凤书佛门愿力疯狂的吸收,七宝玲珑塔的底部凭空生出一朵金莲虚影,将整个宝塔都托在其花心上。不光如此,金莲的花瓣隐隐的从四周将宝塔包裹,竟是连那些冲天的剑意都隐隐的包裹其中。
沈凤书吸收佛门愿力越多,金莲的虚影就越来越凝实,而七宝玲珑飞剑的剑意也被莲花花瓣越发的包裹严密,渐渐的竟有些无法出头的感觉。
面对此景,沈凤书也只能苦笑,他不是剑修,无法像丁剑一般,凝练出惊天的剑气刺破苍穹,只是靠着七宝玲珑飞剑本身的剑意来释放,结果现在却被自己弄出来的金莲给遮蔽了。
随着金莲的越来越凝实,这朵金莲沈凤书怎么看怎么觉得眼熟,这分明就是佛陀菩萨坐下的莲花座啊!
等到第一个佛门弟子赶到的时候,已经完全感觉不到剑意,只看到莲花座托着一座七级浮屠,无论是莲花座还是浮屠,全都开始隐隐散发出金身的气息。这哪里是什么挑衅的剑修,分明就是一位佛门大德啊!
“在下沈凤书。”沈凤书的声音从塔顶传来,十分清晰:“如果这位师父还未和在下结清因果,还请加持一遍塔顶佛珠。”
沈凤书的名字在佛门可以说是响当当,稍有修为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心经》的作者,只要是个佛门弟子就和沈凤书有因果,不管来人是谁,先加持一遍一尘珠结清因果再说。
大家之间就是再如何的看不惯对方的修行方式,也不会否认这一桩的因果。心经让所有佛门弟子都收益,这是不争的事实。
能进来的,也都是修为有成的,是为争自己的法统的,可不是来赖账的。
赶过来的这个大和尚二话不说,结跏趺坐,调动全身佛力,冲着一尘珠就来了一句大明咒。
不能不说,大和尚太实诚了,这一次的加持,没有半点的保留,直接将全身的修为都动用,结结实实的加持了一次。
加持之后,大和尚立刻闭目行功,开始恢复,哪怕全身上下没有丝毫的佛力,沈凤书只要随便动动手就能将他杀伤,他也没有一点的防备,就那么大大剌剌的跏趺坐行功。
不一会,就来了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几百个。这些前来的大和尚,知道原委之后,全都没二话,结结实实的加持,然后坦然的恢复,就没有一个遮遮掩掩或者偷偷留后路的。
只能说,即便是有了魔障的高僧,在待人接物上,依旧还是高僧风范,并没有因此而变成邪魔,行事依旧还是堂堂正正。大家争的是法统,争的是正宗,光明正大,没有谁会用那种魑魅魍魉的手段。
这一点,让沈凤书不得不佩服。佩服之余,就是深深的惋惜。这些人,太可惜了啊!
只是,这里的每一位高僧,主意个顶个的都比沈凤书要正,沈凤书想要劝说恐怕都不得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悲剧发生。
可眼前的这些佛门弟子脸上,却看不到什么后悔惋惜,只有以身殉佛的坚毅。
罢了!连他们自家宗门的长辈都没办法,沈凤书一个外人,何必要为难自己呢?
因为之前的剑气吸引,数千里方圆的佛门弟子全都赶了过来,有先有后,后来的都不用沈凤书多说什么,听旁人说了塔上的人是沈凤书,要偿清因果,全都主动自觉的加持,没有人偷奸耍滑。
这也导致大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最佳状态,如此情形之下,谁也不愿意趁人之危做出小人行径,索性就在这片区域各自找地方跏趺修行,静等所有人加持结束。
反正这里因为沈凤书和一尘的缘故,佛门愿力简直浓郁的快要凝结起来,一个佛门莲花宝座正在缓缓成型,连带剑塔的剑意都被佛门愿力包裹几乎消融,这样的奇景,即便在外面佛门大寺都少见,何不借此修行呢?
就算是辩经,也是自家实力越强,胜算越大吧?
足足等了一天一夜,被吸引过来的数千佛门弟子才算是全部加持完毕,偿清了因果,各自养足了精神,静静的等待,就等着爆发的那一刹那。
七宝玲珑塔下的莲花座,也越发的凝实,隐隐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不时还会激起偏偏细碎的金莲虚影,引人入胜。
“原来如此!”猛然间有人打破了寂静,却是一位大和尚忽的面露微笑,心中欢喜,大叫一声,起身就走。
却是大和尚不知道因为什么想通了什么纠结,只看他离开的样子,就知道他是一朝开悟,心中自在,放下了争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开悟,反倒是那个大和尚这一声,掀开了“辩经”的序幕。
“在下沈凤书。”眼看就要起争端,沈凤书的声音温和的传遍了各处:“多谢各位大师为我加持!”
“阿弥陀佛!”打归打,该有的礼数还是要讲的,在场大和尚齐齐一声佛号。
“此行鲁莽,引诸位师父前来,我愿代一尘辩经。”沈凤书干脆利落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就是替一尘站台的。
“在下不才,只习得一门《心经》。”沈凤书的声音在众人耳边清晰的响起:“可有哪位师父,愿和在下一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