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九百零一章 生民之气
第九百零一章 生民之气
沈凤书不理解,佛门这些人争来争去,怎么就打主意打到一尘头上了?
小和尚可一直是老实巴交不争不抢的,佛法都没修什么强悍的,而是当时最弱的大明咒,最大的机缘也就是沈凤书送的《心经》,这要也算根源的话,也得算到沈凤书的头上,怎么就找到一尘了呢?
匡志远背靠天下第一书院的璇玑书院,知道一些佛门高层的隐秘事宜并不稀奇,而且消息大概率为真,他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摆沈凤书一道。
既然知道了一尘有事,沈凤书也没二话,和匡志远分别,直奔一尘所在的伽蓝寺。虽然说了会波及到一尘,但只是有这个趋势,还没有真正的落在一尘身上,所以倒是不用那么着急,按照正常的速度赶路就是,路上还可以处理很多事情。
匡志远送过来的小天地画卷沈凤书没有浪费,有炼化法门,短短几天之内就轻松炼化。
当然,也不能说是完全炼化,只是如同干城秘境一样,拥有了控制权,但却没有让称心天地去吞噬。
内中的那些灵植,沈凤书一股脑的给了姜老头,老头非常欢喜,转手又在浴缸里多洗了几次澡。
这个小天地是专门培育灵植的,可以算是一个药园,和姜老头的培育场有异曲同工之妙,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更兼具幅员辽阔,万里方圆,比沈凤书和姜老头两人的小天地都大上太多。
一般人拿到这个药园小天地,哪怕不和自己原有的小天地融合,起码也会留着做一个药园之类的。但对沈凤书来说,这个功能相当鸡肋。
且不说称心天地有绝品灵脉本就十分肥沃,单说这个地域,就显得有点太大了。
万里方圆看似不显眼,可沈凤书知道,姜老头活了那么长的岁月,想要将他的培育场扩大轻而易举,有无数次的机会能壮大培育场,但姜老头却始终保持着千里方圆,宁可多收灵植,也没有借机扩大,甚至连一株灵植都没有催生出灵智,这显然不是没道理的。
听人劝,吃饱饭,沈凤书本来就是一个善于接纳意见的人,何况他还亲自感受到了散财天地间的好处,该怎么做,还需要多说吗?
小天地的框架留下,核心控制枢纽大概百丈方圆的区域留下,其他的,沈凤书和干城秘境一样,散财出去。
这片土地实在太肥沃了,正好填补到那些荒凉的地方,相信用不了太久,散落在各处的区域就会郁郁葱葱,很快变成一个生灵乐土。这不比自己一个人霸占着强?
书院的小天地一般都用画卷,可能是这个最方便也最适合吧。而这个全新的小天地框架,和称心天地最开始的框架同根同源,融合起来最是方便,轻而易举,连一点排斥都没有。
尽管现在称心天地多融合一个小天地的框架,并不能给称心天地带来什么质的变化,但总归还是能带来一些稳固程度上的提升,特别是毫无阻碍的同根同源框架,至少能让称心天地的空间稳固程度提升百分之十。
如果算上百丈方圆的控制枢纽核心的话,那么这个数字将会达到百分之三十左右。以现在称心天地的稳固程度,提升之后将不亚于这世界上任何一个小天地,光是互相碰撞都能把对方撞碎。
干城秘境同样是书院一系的秘境,琼林宫殿和茅屋轻松的和这片药园的控制枢纽融合,在书院一系因为《探花四句》《大学之道》的感悟源源不绝的投入到琼林宫殿群中,再加上人皇紫气和苍生印的加持,琼林宫殿群已经变成了一片可以和释海昌留下的佛国核心分庭抗礼的一处书院区域。
这是让沈凤书很尴尬的一种状况,明明他是道门的,但称心天地里核心部分却是佛门和书院的力量占优,显得有点失衡了。
继续这样下去,称心天地的气息恐怕都会被影响,进而让沈凤书的控制力度下降,毕竟沈凤书修行的特点是什么气息都有,而不是偏重一种或者两种,这样的失衡,甚至会影响到沈凤书的根本修为。
所以,不用等别人来设计逼迫,用不了太久,沈凤书也得要找个时间,主动的写点道门的经典来收获一波,否则会影响到自己的修行。
小天地带来的好处是有心理准备的,可生民之书带来的好处却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沈凤书凡间藏书可比璇玑书院要多上太多了,以前却没想过把这些书籍单独的取出来,还是靠着匡志远这边的提醒才意识到,太不应该了。
不过,匡志远等人恐怕不知道研究这些研究了多少年,否则那么稀薄的生民之气,连伏羲都没有察觉到,他们能发现,简直就是奇迹。
按照匡志远给出的这些藏书的类型,沈凤书飞快的让伏羲将图书馆里类似的书都挑选了出来。
其实沈凤书早应该知道的,这些书,都是技术类的书籍,包括农业,手工业,锻造冶炼建筑航海等等,只要是和那些代天牧民修身养性的圣贤之书不一样的,属于奇技淫巧的,归入这个类别总不会错。
沈凤书其实十分无法理解,在修行者的层面上,丹器阵符之类的,都是十分好的技能,精通这方面的修士,日子过的不要太好,地位不要太高。反观凡人的世界里,却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农民就老老实实按照祖祖辈辈的经验种地,工匠连农民的地位都没有,更别说商人了。
对了,生民之书里,没有介绍商业的书,哪怕匡志远他们从内心当中觉得民为贵,可商人依旧还是没放在他们眼中。士农工商,这才是凡间天下基本的等级。
从庞大的图书馆数以亿计的藏书中,沈凤书找出了数十万本类似的藏书,比璇玑书院挑选出来的多了数十倍。
这也基本符合预期,毕竟璇玑书院也只是在自己所在紫府洲搜集藏书,而沈凤书却有上中下九洲几乎所有的国家典籍。
当沈凤书把这些生民之书抽出来单独成集单独收藏之后,立刻就察觉到了十分清晰的变化。
首先,就是剩下的国家典籍吸收人皇紫气的速度和浓郁程度进一步的加深。
至于理由,沈凤书琢磨了一会很快就明白了。人皇紫气,那其实说白了还是统治者的气息,只要和为君之道为官之道治国之道甚至君子之道相关的,那就是能咣咣的加成。和那些泥腿子老百姓有关的,那就刷刷的削减。
之前国家典籍中是把两者混在一起的,当然前者占据了更大的比例,后者本来就比较稀薄,所以基本上看不出来对人皇紫气有影响。
可现在,沈凤书剔除出了“杂质”,人皇紫气立刻显得愈发的纯粹,带来正面效果的加成就越发的明显,天经地义。
而另一方面,生民之气因为数十倍的书籍增量带来了数十倍的提升,原先只是十分稀疏的丝丝缕缕,现在也变成了涓涓小流,感受的十分明显。
在称心天地里,人皇紫气和生民之气泾渭分明,没有丝毫融合的可能,但沈凤书尝试着将生民之气吸纳入身体之后,立刻就带了了让人无法想象的变化。生民之气先游走全身“经脉”一遍之后,人皇紫气在体内无论是吸收速度还是流转速度甚至于容量都在疯狂增加,比平常能高出两倍有余。
而人皇紫气提升之后带来的是所有其他气息的控制力直接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如果说,之前沈凤书靠着强大的神识御使所有的气息御使所有的法宝都可以称得上是如臂使指的话,那么现在,则完全到了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地步。
对于修士来说,什么是变强?速度,力量,灵气精纯,法宝犀利等等都算,但有一点,能够将自己的所有一切随心所欲的掌控,那才是最基础最基础的实力啊!否则,空有一切属性,但不能自如的把我,有时候还不如没有。
一如沈凤书之前的判断,生民之气,才是人皇紫气的根基。
因为这些生民之书同样是来自上中下九洲的,苍生印在吸收人皇紫气的同时,也将这些生民之气源源不断的带来。而这种生民之气,也开始因为沈凤书的吸纳和流转,在体内渐渐有了越来越强并扩大化的趋势。
假以时日,就算这些生民之气还无法达到人皇紫气的那种浓郁程度,但只要能达到一半,都将会让沈凤书成为这个世界数一数二的人皇紫气大宗师,远超过那些专修人皇紫气的治国平天下的书院弟子。
一具玄武尸身,或许可以用来炼制一些水属性的超级法宝,对于沈凤书来说其实是个鸡肋。能在强化自身根骨之后又换取到一个万里方圆的药园小天地,还有生民之气,值了!
就在一边感悟全新的生民之气,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做书画功课,一边“散财天地间”,感受着那种和天地自然越来越紧密,越来越融入世界的美妙感觉中,几乎没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沈凤书和不羁公子就已经赶到了伽蓝寺。
一尘没外出,和沈凤书重聚十分开心。
“沈探花你来的正好。”一尘在伽蓝寺的师父本音禅师也在,见到沈凤书明显的松了一口气。
“最近佛门的争端已经蔓延到了伽蓝寺,有人已经把冒头对准了一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