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73章 为新生做准备
向阳红农场短暂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田野里只剩下收割后的稻茬,等待着冬雪的覆盖。
而苏家的重心,完全转移到了那个即将降临的小生命身上。
陆依依的肚子已经高高隆起,像一口倒扣的锅。
预产期越来越近,苏润明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
他主动跟王队长请了假,不再参与那些重体力的农活,队长也十分体谅地批准了,让他安心在家照顾媳妇。
于是,苏家小屋内外,呈现出一派温馨而忙碌的景象。
“妈,这个小衣服的袖口可以再做得宽松一点,宝宝的皮肤嫩,别勒着了。”
陆依依挺着大肚子,坐在炕沿上,手里拿着一张画着简单图样的纸,对正在埋头缝纫的苏妈妈说道。
苏妈妈抬起头,戴着老花镜仔细看了看图样,又比划了一下手里柔软的旧棉布,笑着应道,
“哎,好嘞!还是依依你想得周到,以前咱们做小娃儿的衣裳,哪有这么多讲究。”
这些旧棉布都是苏妈妈压箱底的宝贝,洗得干干净净,在太阳底下晒得暖烘烘的,带着阳光的味道。
在陆依依的“指导”下,苏妈妈摒弃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旧习俗,结合着陆依依所说的“育儿理念”。
一针一线地缝制着婴儿的小衣服、小帽子、还有一摞摞柔软的尿布。
“尿布一定要勤换,换下来就用开水烫了,再拿到太阳底下暴晒消毒,这样宝宝才不容易红屁股。”
陆依依不厌其烦地叮嘱着。
这些现代育儿知识,在这个时代显得格外“新潮”,但苏妈妈却听得十分认真,她知道儿媳妇见识多,说的肯定有道理。
苏润明则成了家里的“首席木工”和“体力担当”。
院子里堆起了小山似的柴火,都是他一斧头一斧头劈出来的,足够家里烧到开春,也为陆依依坐月子做足了准备。
他还细心地加固了门窗,生怕漏进一丝寒风。
最让苏小梅兴奋的,是苏润明亲手打造的那张小木床。
虽然样式简单,但打磨得光滑圆润,没有一根木刺,透着一股朴实而稳固的劲儿。
“哥,你真厉害!这小床真好看!等小侄子出来了,肯定喜欢!”苏小梅围着小木床转来转去。
她现在是陆依依的“小跟班”,帮忙递个针线,整理个布料,听嫂子讲那些闻所未闻的“育儿经”,对即将到来的小生命充满了好奇和喜爱。
苏海平话不多,却默默地做着一切。
他会趁着天气好,多储备一些过冬的煤球和引火的干柴,也会时常去农场的供销点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紧俏的物资可以提前买回来。
家里的粮食、煤油、盐巴这些基本生活用品,他都一一检查过,确保充足。
他就像这个家的定海神针,在无声中支撑着一切。
陆依依虽然身体笨重,行动不便,时不时还会被孕晚期的烧心、气短折磨一下,但精神状态却相当不错。
她指挥着家人,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
炕上铺着新换的干净被褥,墙角的小木床上也铺上了苏妈妈缝制的柔软小垫子,整个屋子都弥漫着一种温馨而充满希望的氛围。
当然,陆依依也没忘了自己的“秘密武器”。
她会趁着没人的时候,偷偷从空间里取出一些这个时代稀缺的营养品,比如红糖、小米,甚至还准备了一小罐奶粉,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这个年代医疗条件有限,多做一手准备总是好的。
这天,陆依依盘点了一下空间里的物资,发现之前在黑市采购的一些日常用品和给宝宝准备的东西,消耗得差不多了。
她琢磨着,是不是该再去一趟县城的供销社,补充一些货源。
“润明,我想去县里一趟,买点东西。”晚饭后,陆依依对苏润明说道。
苏润明正在给她捶腿,闻言立刻皱起了眉头,“去县里?不行!你现在肚子这么大了,来回坐牛车那么颠簸,万一动了胎气怎么办?”
“我让小梅陪我去就行了,我们慢慢走,小心点。”陆依依试图争取。
“那也不行!”苏润明态度坚决,“路不好走,你这身子可经不起折腾。缺什么跟我说,我去买,或者咱们就在农场连队的小卖部买点先用着。”
农场的小卖部东西少得可怜,而且质量也参差不齐,陆依依有些不甘心。但看着苏润明一脸担忧的样子,她也不好再坚持。
“好吧好吧,听你的。”陆依依叹了口气,心里却在盘算着,等生完孩子,身体恢复了,一定要找机会好好“扫荡”一番,把空间重新填满才行!
苏润明见她不再坚持,这才松了口气,手上的力道也放轻柔了些,“乖,等孩子生下来,你想去哪儿我都陪你去。现在最要紧的是你和孩子的安全。”
陆依依嗯了一声,靠在苏润明怀里,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温暖气息。
爱吃麦芽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