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60章 苏海平的远虑与旧部消息
赵韵的风波过后,向阳红农场表面上恢复了平静,但暗地里的议论和揣测却从未停止。
苏家,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家庭,因为陆依依的不一般和苏润明的大放异彩,俨然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然而,苏家的主心骨苏海平,却比任何人都看得更远。
夜晚,农活告一段落,田野里蛙声阵阵。
苏家小屋内,苏妈妈和苏小梅早已歇下,只有苏海平的房间还亮着微弱的油灯。
“润明,你过来一下。”苏海平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苏润明和陆依依对视一眼,陆依依轻轻点了点头,示意他过去。
她知道,公公在这个时候单独找苏润明,必定是有重要的事情商议。
苏润明来到父亲的房间,苏海平正坐在炕沿上,手里摩挲着一封已经有些泛黄的信纸。
那信纸折叠得整整齐齐,显然被主人珍藏了许久,也反复看过多次。
“爹,这么晚了,您还没睡?”苏润明轻声问道。
苏海平指了指旁边的小马扎,示意他坐下。
昏黄的油灯下,苏海平的脸庞显得更加清瘦,眼神却含着洞察世事的睿智。
“睡不着。”苏海平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更多的却是深沉的思虑,“润明,有些事情,爹想跟你好好聊聊。”
苏润明心中一凛,知道父亲要说正事了,立刻正襟危坐,凝神倾听。
“你还记得你王伯伯吗?”苏海平突然问道。
苏润明一愣,随即点了点头,“记得,是您以前在部队的老战友,后来转业去了地方,在……在省城一个什么局里当领导?”
他对父亲的旧部印象不深,只依稀记得一些片段。
苏海平微微颔首,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在回忆往事,
“嗯,是他。前些日子,托人辗转捎来一封信,信里没说什么要紧事,只问了问家常,提了一句‘风雨飘摇,更念旧情’。”
苏润明眉头微蹙,他不是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自然听出了这话里有话。
苏海平继续说道,“你王伯伯是个谨小慎微的人,若非有特殊情况,绝不会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来传递消息。结合我最近听到的一些风声……”
他停顿了一下,压低了声音,“我感觉,这风向,可能要变了。”
“变方向?”苏润明心中一震,眼神也变得凝重起来。他知道父亲所说的“变方向”,绝非天气变化那么简单。
“嗯。”苏海平的语气十分肯定,“现在这局面,不会一直这样下去。你看农场里,人心浮动,也不时有小道消息传出。
再往上看,有些政策,似乎也在悄悄地松动。虽然现在还看不清楚方向,但总归是有了一些变化的迹象。”
苏润明沉默了。
他虽然年轻,但在部队里也锻炼出了敏锐的观察力。
父亲的话,让他联想到了最近农场里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场长对他的态度,比如一些以前被压制的声音,似乎也敢于小声地发出来了。
“爹,那我们……”苏润明有些迟疑地问道。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等。”苏海平斩钉截铁地说道,
“记住,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踏踏实实干活,本本分分做人,保护好家人,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更重要的是,要擦亮眼睛,竖起耳朵,留意任何可能的机遇。”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然后才缓缓说道,
“你王伯伯在信的末尾,提了一句,他有个侄子,最近可能要到咱们这边附近的县城工作。”
“如果……我是说如果,将来有机会,或许可以……多走动走动。但记住,现在绝不能主动去攀扯,以免引火烧身。”
苏润明重重地点了点头,“爹,我明白了。”
他知道,父亲这是在为苏家的未来铺路。
王伯伯的侄子,或许就是那根在关键时刻能够拉他们一把的绳索。
父子俩又聊了许久,从农场的形势,到国家的政策,再到苏家未来的打算。
苏海平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智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儿子。
隔壁房间,陆依依其实并没有完全睡着。
她耳朵尖,隐约听到了一些公公和苏润明的谈话。
虽然听得不甚真切,但“变风向”、“王伯伯”、“旧部”这些关键词,还是让她立刻警觉起来。
结合她来自未来的“先知”,陆依依几乎可以肯定,苏海平所预感的“变风向”,就是那场席卷全国的拨乱反正!苏家平反昭雪的日子,不远了!
这个认知让她心中一阵激动,但她很快冷静下来。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越是黎明前,黑暗往往越是浓重。
他们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才能安然度过这段最后的艰难时期。
等苏润明回到房间,陆依依假装刚睡醒的样子,揉了揉眼睛问道,“润明,爹找你什么事啊?聊了这么久。”
苏润明犹豫了一下,看着妻子清澈信任的眼神,还是将父亲的话,选择性地透露了一些给她。
他知道,陆依依来到农场后,整个人都变了,很多时候比他看得更透彻。
听完苏润明的话,陆依依沉吟片刻,然后装作不经意地说道,
“爹说得对,现在这形势确实有些看不明白。我前几天看报纸,也觉得有些地方的提法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好像……好像更强调实事求是,也更鼓励大家学习文化知识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
“润明,我觉得,不管将来怎么样,多学点东西总没错。你不是在部队里学过很多吗?可别都荒废了。还有小梅,也该让她多读点书,将来总会有用的。”
苏润明听了陆依依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发现,自己的这个媳妇,总能在关键时刻说出一些很有见地的话。
她说的这些,和他父亲的想法不谋而合。
“还有,”陆依依继续说道,声音压得更低了些,
“我觉得爹说的团结大多数人也很重要。就像这次赵韵的事情,如果不是李嫂她们帮我们说话,恐怕还要费更多口舌。咱们在农场,多交好人,总没坏处。”
这些话,看似是陆依依的“读报心得”和“日常感悟”,实际上却是她结合后世经验,给苏家提出的最中肯的建议,既符合当前的形势。
苏润明将陆依依的话一一记在心里,越发觉得娶了这个媳妇,是苏家天大的福气。
爱吃麦芽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