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90章 城墙之下
橙天美亚合并之后,他更是四处撒钱投资。
《三国演义》重新筹备,好,橙美投资。
《红楼梦》要重拍,好,橙美支持。
《南京南京》有人要撤资,好,你们的份额橙美接手。
《南京南京》国内投资快要撤光了,橙天老吴嘴上说的可好,就是不往外掏钱。
他倒也不是忽悠路川,而是四处撒钱,到处买买买,账上资金紧张了。
刘景非常怀疑,如果这些戏赔钱,老吴到时候还怎么讲故事。
北电介入,完全出乎刘景的意料之外。
同样是北电的学生,刘景和路川的纷争,北电选择支持在校生。
北电毕业学生有很多,也有不少优秀的。但在校生这么牛逼,如今只有两个,还是姐弟关系。
刘景和刘弈菲的存在,对于学校招生来说,就是两面活字招牌。
不少艺考生,就是冲着这俩人来的。
导演系主任田状状亲任制片,北电更是给予大力支持,人员、设备、场地等等,一路开绿灯。
田制片对这部戏非常热情,他喜欢拍不让拍的题材,这样才有意义嘛。
有了北电的支持,老韩也挠头。
路导主动投降,因为实在扛不住了。
不少人撤资也就算了,大不了让幕后人再投一些。
剧组七零八散,定下的不少演员,纷纷找借口推延签约时间。
当年这部戏刚筹备的时候,很多大牌明星求合作,这时候都不说话了。
除了这之外,很多合作的下游公司,也纷纷耍起了太极。
资金撤离,演员停摆,合作方拖泥带水。路导面对困局,跪的很干脆,连忙去找老韩求情。
老韩没办法,组局撮合三方会谈,这三方自然是春秋、华艺和《南京南京》剧组。
春秋只有一个条件,建好的南京城,让我们先用用。
老韩替导演答应了,剧本虽然通过了审核,但是剧组崩盘了。
想要重组班底,需要不少时间。场地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给春秋去拍《城墙之下》。
路导那个憋屈啊,你们还不如让我登报道歉。
于是,和谈后的第二天,《城墙之下》剧组正式成立。
投资五千万,春秋占六成份额,剩下四成份额由北电附属的青年电影制片厂、上影、苏省广电总台、韩国新生影视平分。
因为《画皮》的关系,春秋和上影有了合作交集。
新生影视联合出品,主要为了日韩地区的发行。
苏省广电本来是《南京南京》的投资方,被春秋撬了过来。
刘景除了撬走投资方,还把不少演员撬了过来,比如高媛媛、刘烨、秦兰等人。
有了这些班底,有几方大力支持,制片人老田的工作推进很快。
《城墙之下》三月份筹备,五月中旬开机,七月初杀青。
近五十天的拍摄,刘景身为导演,一点也不轻松。
这部戏通过普通家庭的视角,面临生死抉择,展现民族气节和人性微光。
第一幕名为秋蝉,城破前夜。
秦淮河畔,评弹艺人周怀平在茶馆弹唱《后庭花》,茶客们打赏。女儿小婷才十岁出头,用红绳扎着小辫儿,在柜台认真地学记账。妻子苏柔是给伤兵送药。
前面十几分钟,展现城池的安宁。
周怀平的弟弟周怀安是国军军官,深夜找哥哥,让他撤离南京。
哥哥不愿意,这是祖传的茶楼,我得守着祖宗的手艺。
空袭警报拉响,周怀平把家谱和评弹工尺谱装在盒子中,埋入院中老槐树下。
第二幕名为冬雪,血色清晨。
日军从城门涌入,周怀安率残兵巷战。周怀平目睹邻居裁缝铺一家被刺刀挑杀,将女儿小婷藏进地窖中。
米国医生威尔逊用生硬中文喊:“妇女儿童优先!”,号召群众撤离逃生。
苏柔把逃生名额让给孕妇,换上丈夫的长衫,“我扮男人,能多救几个姑娘。”
日军将领强迫周怀平在屠杀现场弹唱,他弹出了《满江红》,琴弦根根崩断。
第三幕名为春雷,地窖里的《茉莉花》。
小婷在地窖中,用炭笔在墙上画日历,靠哼唱母亲教的《茉莉花》保持清醒。
周怀平被押往江东门集体屠杀前,将半块枣木做的惊堂木塞给传教士,“交给鼓楼医院张大夫。”
惊堂木中,藏着死亡日军部队编号。
1985年东京法庭,白发苍苍的小婷出示惊堂木,“我是南京茶楼周家的女儿。”
最后一幕,现代南京少年合唱团唱起《茉莉花》,镜头扫过茶楼原址的纪念馆玻璃展柜,里面是半块枣木和发黑的工尺谱。
这便是城墙之下的大概剧情,没有大场面的战斗,以普通家庭的视角展现人间惨剧。
里面有很多让人不适的镜头,有些是刘景拍摄的,有些就是修复的老照片。
近两个月的拍摄,场面完全没有《阴阳圣火令》那般欢快。
段奕宏出演周怀平,刘烨出演周怀安,高媛媛出演苏柔,其他演员也有不少,基本都是北电的学生。
刘吃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