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子敢嫌老子废?叫声爹你不吃亏

第43章 什么!姜澜竟是女子?(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43章 什么!姜澜竟是女子?

但,宁战天身为大庆砥柱,一生忠君为国,为何会遭到皇家的暗害!

宁战天死后,这七星殿为何又接二连三的暗害自己!

难道我逍遥侯府对大庆王朝有什么威胁不成?

关于阵法方面,倒是基本了解的差不多了,那些儒家之人,靠读书顿悟,提升浩然之气修炼,称之为儒修者,而这阵法,天下只有儒修者可以绘制!

阵法有各种功效,如增加自己战力,给对手上不利状态,减少灵气消耗等等!

古籍记载,传说中儒修者如若修炼到帝境,甚至可以召唤出领域!

领域之内,我即是王,毁天灭地,所向无敌!

看来这儒家修炼就类似于前世游戏中的辅助的定位,这也难怪大庆武修者亿万,而儒修者却不多见。

哪怕就是丹境儒修,也是各个宗门势力争相抢夺的对象!随便一个增幅阵法可抵万师啊!

而且,修为高深的儒修者,还可将阵法绘于纸上,称之为阵图,这样即使不是儒修者,也可使用!

想那血剑宗的马江,那晚在逍遥侯府发动的四绝阵,应该就是使用了阵图!

儒修者既然能画阵,自然也能破阵!

破阵之法同样可以绘于纸上,称之为破阵图!

绘制破阵图者修为越高,能破的阵法则越高。

宁潇心中暗喜,只要求得这破阵图,放在侯府之内,那便再也不用担心血神宗带着四绝阵来报复了!

如今大庆儒家,当以大儒学院为首,想得到高等级的破阵图,必须要去一趟大儒学院了!

正思索间,文渊阁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有人来了!”

宁潇神色微变,立刻隐去气息,藏于书架之后。

门外走进两人,一男一女!

男子一身龙袍,阔步在前,不正是那皇帝姜澜!

身后女子,身着华丽长裙,身姿高贵,清冷知性,绝美动人!

进了阁内,姜澜在书桌前慵懒而坐,哪有刚刚大殿上的英姿,举止投足间仿佛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姑娘一般,神色微怒道:

“怀庆姐姐,今天真的气死朕了,虽然他说的有那么点道理,但是一点都不给朕面子,要不是百官面前,朕真想直接杀了那个宁潇,当初幸亏先皇收回了你和宁信的婚约,不然你嫁到侯府,肯定要被他气死!”

“怀庆?”

闻言,宁潇心中暗道,这个女子难道就是怀庆公主?

记得之前宁信说过,宁战天在世时,先皇曾将怀庆公主赐婚宁信,可是后来由于原主那个废柴青楼淫乱,先皇一气之下收回了婚约。

姜澜绘声绘色的描述着刚刚朝堂上的情形!

听到屯田制三字,怀庆面色微微一变,随即很快恢复正常。

听完姜澜的抱怨,怀庆优雅一笑,在姜澜的鼻子上轻轻刮了刮,声音宠溺道:

“行了,那逍遥侯虽然平时骄奢淫逸,但这次说的还有些道理,还有你呀,小妮子,在姐姐面前还装什么呢?还一口一个朕的!”

姜澜莞尔一笑:

“姐姐,你不知道天天当皇上有多累,要不这个皇帝,你替我当两天呗。”

“小妮子净瞎说。”

怀庆眼中宠溺之色更甚!

说着,姜澜摘下头上的皇冠,一头乌黑的秀发直接铺了下来!

只见姜澜顺手拿起书桌上的毛笔,将那及腰的秀发盘成一个可爱的发髻,映衬着那精致的小脸,姿色竟丝毫不输怀庆!

配上那一身华丽的龙袍,竟有一股说不出的韵味。

宁潇暗惊!

当今仁德皇帝姜澜,竟然是一名女子!

快乐小胖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天刀
斩天刀
下,否则没有林凡的同意,天宗之人怎么可能把叶木放下山来。叶木点点头,之前长老也确实这样说过,有一个男人,会到达,自己要跟着对方完成一些任务。叶木他并没有高傲,虽然在很多人眼中,叶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墨扬
西游: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西游: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陛下不好了!下凡捉妖的天兵天将全被打趴了!”“陛下大喜事!狱神出手了,妖怪都被打趴了!”“陛下不好了!狱神突然收手……他跑路了!”“酉时了,他…下班了!”玉帝气得拍了拍龙辇,并且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愤
雪山白术
我的总裁先生是个残疾的爱哭包
我的总裁先生是个残疾的爱哭包
关于我的总裁先生是个残疾的爱哭包:苏软软大学毕业后进了心心念念的乔氏旗下的木森公司,搬进公司的单身公寓后,遇到双臂截肢的邻居乔逸辰,爱心泛滥的她开展了她的爱心之旅,把抑郁封闭的乔逸辰救出自己的世界。。
河边的狗尾巴草
惹到假千金,你要到倒霉了
惹到假千金,你要到倒霉了
老爷子的奠堂上,她的衣物被夫人扔在了外面。夫人说:“生前老爷子最疼你,如今你竟然连老爷子葬礼都不露脸,从今天起,你不再是我们的女儿。”是的,她是假千金,当年真千金病危,夫人听说收养她能为真千金求福,没
佚名
仙侠:从箭术横推神魔世界!
仙侠:从箭术横推神魔世界!
【节奏超快】+【暴爽玄幻】+【升级加点】+【神魔+【斩妖除魔】大地之上,妖魔肆虐,尸骨遍野!有一少年,独自从山村之中走出。一箭,一刀,一壶酒!护家,护国,护苍生!从小成箭术到神通【射日箭】从明察秋毫到
车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