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25章 一路把宋江撵到高丽国下
第125章 一路把宋江撵到高丽国-下
数日之后,宣和三年十月下旬的一天。
自从宋江被官军骑兵追杀得胆寒,放弃了水陆并退、改为全军走海路撤退后。一连三天,赵子称都在对宋江持续施压,让梁山军时刻处在难以休整的疲惫状态。
宋江被追得一路东逃,途径莱州州治掖县的时候,也丝毫不敢停留,更不敢指望进港劫掠补给,就直接过门而不入,继续东逃,往登州和沙门岛方向而去。
相比之下,赵子称在途径掖县时,倒是充分休整了一整天。
因为他的船更快,适航性更好,要想追上宋江,根本不需要尽全力。哪怕拿出七八分的航速慢慢开,也能追上去。
相比之下,赵子称最需要担心的不是速度,而是战力。他此前可以调度的水军战兵人数规模是远小于宋江的梁山军的。
梁山军至今还有两万多人,赵子称能分出三四千水军就不错了,其中一半还是呼延庆带来的登州平海军。
所以赵子称完全不急着决战,他只想疲惫消耗宋江、自己却慢慢积蓄力量,此消彼长之后,再择机一击致命。
途径掖县时,赵子称就趁着歇息的这一天,补充了不少军士——他提前派人传出消息,让徐宁带着莱州步军也都到掖县集结。等船队路过时,就把徐宁的军队也接上,合流一处。
如此一来,岸上只留下关胜、岳飞和呼延灼的骑兵,负责巡防登莱沿海,避免宋江情急之下再整花活、尝试寻找空虚之处登陆劫掠。
而岸上的步兵部队主力,就全部跟水军会师,加强水上作战的战力。合兵一处之后,水战总兵力超过了五千人的赵子称,才再次启航,继续追击宋江。
徐宁也在掖县停靠时带队一起跟着上了船,徐宁虽然不擅水战,但武艺摆在那里,上船后可以作为“海军陆战队”的将领,负责跳帮接舷战或者将来的登陆战场合。
会师加强了兵力之后,再次拔锚起航时,呼延庆终于逮到一个机会,想请教赵子称,后续此战到底打算怎么打。
“敢问府君,我们可要这样一直追着宋江、直到他彻底疲敝么?然后再寻机决战?何时可战,何时不可战,为何而战,总要有个说法。不然一直追着,将士们心里没底,也不是个办法。”
赵子称或许会瞒着别人,但对于呼延庆,之前两人已经把话彻底说开了。
赵子称也暗示过呼延庆,自己有考虑过把宋江赶到高丽国去,让宋江和高丽人狗咬狗,顺便也为己方留下一个将来继续出兵的借口。
所以到了这一步,赵子称也彻底把自己刚刚完善补全的计划,彻底和盘托出了:
“你在登州那边,可有了解去高丽航路的向导?有没有办法给宋江安排几个?我怕宋江自己,想不到可以逃去高丽这条活路,或许需要别人启发他一下。安排成登州当地江湖好汉、草莽豪杰的身份,或是被官府欺压的海商、海上渔民身份,总之想办法把法子教给宋江就好。”
呼延庆想了一会儿:“这事倒是好办,我自去处置便是,但其他还有什么要准备的么?”
赵子称:“其他的就不用你操心了——我这几日也观察过了,宋江此人,终究是驽马恋栈豆,难有远图,所以要逼他出海,必须让他意识到更大的危机。
而且我看了,他在青州所得的船队,根本运不了全部人过海。他在青州搜集到的大海船,就那么几十艘,算上其他可以渡过黄海的小船,总数不过百余艘,哪里能运走两万多人?
还有至少大几千人的士卒,坐的是济水里航行的内河小渔船,这种东西沿着登莱海岸线行驶还有可能,要从登州半岛尖端往东航渡穿越黄海,却是痴人说梦了。
若是让宋江始终留着这个累赘,一来会导致他不够怕我们,二来也会让下下不定决心抛弃了这部分弟兄非要远遁——正如之前秦明、黄信没有覆灭前,宋江不也舍不得战马,不肯全军都走水路撤退么?就是因为当时他知道自己那么多战马和物资,全靠船是运不走的。
所以,我们要再让宋江轻装上阵一点,帮他把小船收拾了,断了他的退路念想。”
呼延庆一听,觉得非常有道理,确实该这么干。但一个新的问题又随之产生。
“但我军进攻时,也没法专挑着宋江的小船打,他断后的船队,也都是大小不齐。”
赵子称想了想:“这个我倒是有点办法。这几日,你想个法子,放出去一点风声,只说我军大船不怕与梁山军接舷搏杀,也不惧海上对射。
同时,可以让一些细作,扮作登州船匠,若是宋江在登州寻防备空虚之地登岸补给,可让扮作船匠的细作去投他,只说平海军管理严苛,对船匠克扣暴虐,还说平海军所造战船,板材偷工减料,虽看着高大威武,能撞能射,实则……总之,想想看办法,能不能让宋江死马当活马医,勾引他派出小船水鬼来凿船反击。”
呼延庆捋了一下思路,觉得这一点也依然是可以做到的,但把敌人勾引来之后又如何呢?
呼延庆:“可是,若是我军放出这个假消息,也骗到了宋江,宋江派了水鬼来凿船了,又如何?最多就是无功而返,还是没法让我军重创梁山军一部。”
赵子称:“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当初两年半前押运花石纲的时候,就曾想到过一招,专防凿船水鬼。而且只要宋江派人凿船,他必然不会集中大船来做这种事情,肯定以小船运载水手,如此,也便于我军集中先对付宋江的小船。”
呼延庆这才没有再提疑问,只管按计划去操办各项准备。
……
此后数日,赵子称和呼延庆一番运作。
宋江也且战且走,往东一路转移逃亡。他本就不习航海,对于海上水战的种种细节完全无法把控。吴加亮虽然有点小谋略,但超出他能力边界的事情同样一筹莫展。
说到底,还是宋江被一步步逼到了一个完全不熟的环境中,最后越来越陷入颓势,也就不足为怪了。
终于,呼延庆安排的几步骗术,好歹是奏效了。
宋江不愿意这般慢性耗死,终于下定决心,在航行经过沙门岛海域时,让阮氏兄弟率领的一支偏师、一支由大量小船和凿船水鬼组成的伏击队,在沙门岛东侧埋伏。
然后大队主力卡好时间,在傍晚时分通过沙门岛和莱州蓬莱县之间的海峡,这样等赵子称和呼延庆的官军海船水军追过来时,天就差不多黑了,能见度和视野都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
到时候,用小船火攻也好,趁机摸近了潜水凿船也好,总归还有一搏之力。
沙门岛和蓬莱县之间的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大约十里。南侧是蓬莱县,北侧是沙门岛,躲在岛屿东边的小船船队,正好会被岛屿本身挡住,从西边来的追兵是发现不了的。因为海峡足够窄,也便于偷袭船队尽快接近。
岛上还有数千被流放的囚犯,都是整个大宋朝最为穷凶极恶的凶徒。
有宋一朝,最重最狠的流放罪,就是流放沙门岛了。仁宗朝时曾经统计过囚犯存活率,每十年一次,当时朝廷按每年流放三百人的配额去沙门岛,十年一个周期应该累计送去三千人。但最后核查时只活下来一百八十人,也就是6的幸存率,剩下94都死了。
岛上完全就是无法之地,为了争夺仅有的生存物资、食物水源随便杀来杀去,纯粹就是一个大逃杀模式的吃鸡岛。
宋江和吴加亮按计划部署好,当天傍晚,一切也果然如计划一般实现了。
赵子称和呼延庆的大船船队,果然追到了沙门岛海峡。天色昏暗之际,阮氏兄弟带领的小船队,也果然摸黑靠近了官军。
为了保险起见阮氏兄弟的小船队还进行了分工,一部分选择夹击放火,提前在船上装了柴草等物。
另一部分选择提前靠近后、跳水潜伏在官军战船通过的航道上,准备凿船——在海里作战,但凡稍微换一块战场,都是绝不可能提前潜伏在敌军航道上然后凿船的,因为大海茫茫,根本没法预测航道,而且水那么深在海里潜水埋伏肯定是送死,就算凿船成功了,也没体力游回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