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45章 院试时间
第一百四十五章 院试时间
上次魏承业和杨云比试过后,两人不打不成交,成为好朋友。
魏承业经常过来切磋文章,只是像今天这样咋咋呼呼的模样,还是第一次。
梁庭霖和于慎言连忙从屋里跑出来,关切地围在魏承业身边问:“怎么,出什么大事了?”
魏承业看着周围三人紧张的神色,把气喘匀后才慢慢地说:“院试的时间定下来了,是下个月初三!”
梁庭霖的脸上泛起一丝慎重之色,沉声问道:“魏兄,这不是什么小事,你能确定吗?”
院试时间对别人来说,早几天晚几天根本无所谓,对参加院试的学子却是一件大事。
他们要根据院试的时间,安排好身边的事,抓紧一切时间温书作文。
魏承业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之色,轻轻点头说:
“我确定,最快明天,最晚后天,府衙会张贴告示,把消息传到各县。”
于慎言在心中默默算一下,自言自语地说:
“今天六月十四,距离七月初三,只有十九天啊。”
听到十九天,在场的五个人心中都是一紧,他们虽府试过了,但院试的难度要高得多,到底能不能过,谁也不知道。
杨云的眼睛动一下,冲着魏承业和林和光说:
“多谢二位及时告诉我们这个消息,但只有十九天时间,咱们还是好好温书吧。”
“等到院试之后,咱们再聚,二位觉得怎么样?”
魏承业知道,杨云这不是过河拆桥,而是真心为他们考虑。
毕竟十九天时间,只要利用得当,让自身的水平再上一层楼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魏承业认真地点点头,冲着杨云和梁庭霖,于慎言拱拱手,
“那这么说定了,等到院试之后,咱们都榜上有名,那时再与诸位共谋一醉!”
几人做好约定,在魏承业准备走的时候,杨云忽然叫住他,“魏兄,稍等一下!”
在其余四人疑惑的目光中,杨云匆匆忙忙跑回房间,拿着一叠写过的题纸出来,
“这些是我恩师给我押的院试考题,我也不知道准不准,你和林兄也练一下吧。”
罗孝荣出的题比较有难度,杨云做几道后,觉得水平大有长进。
魏承业跑来通知他们原始时间,多少是个人情,那这些题目回报正合适。
魏承业接过看一下,觉得这些题出得很有水准,也不客气,
“那我收下了,各位咱们院试再见!”
送走魏承业,杨云三人各自回屋继续读书,争取在院试之前,让自身的水平再升一点。
转眼到六月底,杨云和梁庭霖,于慎言去府衙报名,刚回到家里,冯伯凑过来说:
“杨公子,上午有人前来找您,但知道您去府衙报名后,留下一张纸条走了。”
府衙报名得两三个时辰,来访之人等不了也很正常。
杨云接过纸条一看,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兴冲冲地对梁庭霖于慎言拱手说:
“来访之人是我一位好友,他在纸条上留着地址,我去看看他。”
梁庭霖和于慎言听到来人是杨云的好友,放在平时,肯定会凑热闹跟他一起去。
但现下离院试只有四天时间,他们不想浪费,反正院试完再认识也一样。
辞别二人,杨云按照纸条上的地址,满脸笑容地来到兰云客栈,找到掌柜问:“掌柜,你们这里是不是住着一位叫周仲的学子?”
掌柜早已得到周仲的嘱托,上下打量杨云说:“你是杨公子吧?我马上让人把周公子请出来!阿贵,快去后院把周公子请出来!”
片刻之后,一个身穿青色长衫,手中拿着折扇,脸上带着期盼之色的年轻人走出来。
他看着站在柜台前的杨云,大笑着迎上来,“师弟,好久不见!”
这人正是之前为杨云开蒙,还引荐他拜入罗孝荣门下的周仲。
杨云看着将近半年未见的周仲,心中喜不自胜,拉着他找一张桌子坐下,高兴地问:
“师兄,你是什么时候到府城的?怎么没有提前给我捎个信,我好去接你。”
周仲对杨云有着引路之情,又是同一个老师,两人亲近得如同兄弟一般。
周仲招呼掌柜上几碟小菜,对杨云说:
“我是昨天到的府城,进城之后先去府衙报名,报完名之后,天已经黑下来,我想着不要打扰你休息,才今天才去拜访。”
杨云笑着摆摆手,热络地说:“师兄去找我,是我的荣幸,哪能说什么打扰?”
说话间,小二已经先把凉菜端上来,周仲给杨云递去筷子,淡淡地笑着说:“罗师之前给我写过信,叮嘱我用心读书,还顺便把你在府城的地址告诉我。”
“说起来,我还没有祝贺你拿下府试案首呢!来,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还有三天是院试的日子,这时喝酒是浪费时间,周仲和杨云只是喝水吃菜。
杨云谦虚几句,跟周仲碰一杯,两人聊起学业上的事,越说越开心。
等到菜上齐,周仲颇为感慨地叹一口气,目光幽深地看着杨云,
“之前我还以为你是在说笑话,没想到你竟真做到了!”
听到周仲的感慨,杨云眼神中有一丝不解闪过,歪着脑袋问道:“师兄,你说什么我真的做到了?”
眼看杨云都不记得,周仲笑呵呵地提醒说:
“在你进东阳书院读书之前,我和你同行回家,当时我说,咱们要明年再见。”
“你立刻回我,说你要一路势如破竹,直过院试,跟我一起去州府。”
“现下你连拿两个案首,院试这关也挡不住你,也算说到做到。”
杨云才想起来,当初他在分岔路口,跟周仲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微微地摇着头说:“当时没参加过科举,不知道这其中的艰辛,自然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参加过两次考试,已知道里面的难处,我是再不敢说这样的大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