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三十二章 寒江雪图
江池等人去岷山时,辎重甚多、车骑无数,回来则一身轻松,只百来个侍卫前后守护,故而行进速度快了一倍有余,没几日便回到京城。
他们走的时候高调无比,回来也同样繁花锦簇,街头巷尾热热闹闹的,都是欢迎和赞颂之声。
又不是在岷山需要稳定民心,单纯只是空口吹捧,江池不愿应付,留敖夜一人驾着空荡荡的马车在京城梭巡一圈,就算给了承办欢迎仪式的礼部面子,自己则单骑快马回了丞相府,仔细拾掇一番,低调地前往皇宫拜见皇上。
皇帝见到他的人时,激动地几乎要喜极而泣。
无他,没日没夜批奏折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自从上次送奏折时差点被劫,他便忍痛放了江池的假,自个儿闷在皇宫面对小山似的奏折,有时甚至都在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想不开当这个皇帝。
就冲他受的这些苦,那个敢欺君罔上拦截奏折的,他绝不会放弃追查,定要诛其九族,才能一解心头之恨。
江池察言观色,猜到皇帝大约是在庆幸不用再看那么多的奏折,不由有些好笑,面上恭谨地行礼,将岷山抗震救灾的过程事无巨细地汇报了。
“如今河道尚未疏通,预备开荒的还有近千亩田地,行入岷山高山的路段障碍未除,恢复如初至少得半年时间,”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通,他总结道,“加之误了春耕之时,完全摆脱此场地动之灾的影响,恐怕要到明年。”
皇帝不住点头,心中深感满意。
丞相的汇报并未夸耀自己的功绩,反倒谦虚谨慎,而皇帝自己在岷山的锦衣卫等监察机构,所汇报的消息可比丞相所言喜庆太多,字里行间都足以见得江池等人这次功劳之大。
纵观古往今来无数地动瘟疫战乱之灾,能恢复得如此迅捷,甚至于重建尚未完成时民心已定、万事万物井井有条的,可谓极其罕见,今后若是提到朝廷抗灾之典范,岷山这次绝对位列前茅。
“丞相实不愧为社稷股肱,”抚手哈哈大笑,他称赞道,“此次差事江卿劳苦功高,可有想要的赏赐?”
江池默了默。
若说温大将军得胜归来后,但凡加官进爵就会损及兵部尚书的利益,那他这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丞相,无论再得到什么权力,都是在褫夺皇帝拥有的那部分。
虎口夺食,与找死何异?
皇帝单独找他谈话,勉励和恢复关系之余,想必也有这层顾虑。若只赏赐金银财宝,未免显得敷衍,对他这个前任首富而言不过九牛一毛,可他如今权势又已然登顶,总不能真把皇权瓜分,否则落于分封之制,天家势必渐微。
此乃两难之境,江池心知肚明,倒也适应良好——皇帝肯当面询问他,已是给了他足够的信任,大概率是看他在疑似神仙下凡的份上,否则直接赏他些金玉其外的虚名虚职,也没人能说出一个不字。
他沉吟片刻,试探道:“陛下,微臣近些日子,总觉力不从心,身心俱疲……”
皇帝一挥手打断他,动作快得生怕他把之后“辞官”两个字说出口。
“江卿现今不过及冠之年,怎么总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他苦口婆心道,“江卿乃国之栋梁,这天下百姓、民生安息,可都仰赖于相国。”
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达则兼济天下的废话,语气一转,又打起了感情牌:“丞相与朕相处七年之久,这天下看似在朕手中,能信任的却寥寥无几,真敢托付后事的,也不过只有丞相你。若朕哪一日薨了,太子登基,还得仰仗丞相多费心思。”
这一通推心置腹的贴己话说出来,若换做一般臣子,约莫早就泪流满面、死而后已了。然而熟知皇帝秉性的江池,面上动容,心中淡定的很。
这位能从微末处白手起家,坐到楚朝最尊贵的龙椅上,自然不负起点男主的名号,时运、魄力、智谋兼具,同时又果决狠辣、多疑善变,端看他当年杀妻弃子换来敌军轻忽、大捷而归之举,就足以见得他是如何的翻脸不认人。
说这么多话,明面上是在劝阻自己留任丞相之位,却未必没有试探他和季青临之间关系的意思——天可怜见,要是当朝太子和丞相情投意合,那唯一能凌驾于两人之上的皇帝自然是他们爱情上的拦路虎、权势上的绊脚石,这得让皇帝怎么能睡得着觉?
江池垂眸。
无论表达出对季青临的厌恶还是喜爱,估计都不可能让皇帝真正安心,倒不如另辟蹊径,转移他的注意。
刻意
压低了声音,含糊道:“陛下乃千古名君,紫气东来之翔龙,早晚破碎虚空飞升大乘,哪儿有驾崩的说法。”
话音落下,果真见着皇帝双眼一亮,音调上扬:“爱卿此言何意?”
低头腼腆地笑了笑,端着贤臣良相的儒雅风范,江池抬袖掩唇,只道:“出口不言天外事,恕臣不可多言。先前饮酒误事,不慎泄露天机,已遭惩戒,现下时常疲惫无力,盖因此事。”
阿尔菲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