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3章 亡命之君
这一天,久分两路的二帝,互相倾诉路途之苦后,急急清点人数,三千多宗室男女,一路上死的死、逃的逃,加上许多男的被截留于途中,不少女的被金人抢去,如今所剩竟不到一千了。父子俩正在感叹之际,忽见一位金朝的内监,带着一批武士汹汹而来,一进门就把两包衣物扔过来。
“快穿上,跟我们走!”内监吆喝着。
赵佶、赵桓莫名所以,解开包袱一看,是两套素服。
“这是什么意思?”赵桓惊问道。
“我主有命,令二位废帝素服谒见太祖神庙。”内监说。
“什么,要我们披麻带孝去拜谒异国祖庙?”赵桓惊叫起来。
“快把它穿上!&34;
”岂有此理!&34;
赵桓几欲发作,赵佶急忙把他劝了下来。在金人命令下,二帝十分无奈地穿上了素服,沉重地踏进金朝祖庙,被迫行三叩九拜之礼。赵桓只觉得胸口郁闷难当,直想呕吐。赵佶则一直紧闭双眼,默默地,行礼如仪,不动声色。
拜谒过祖庙,接着又被带到金朝皇宫干元殿,叩拜活阎王金主完颜晟。叩拜之后,忽闻宣旨官念道:
奉天承运,大金太宗皇帝诏曰:宋二废帝被俘以来,颇有降服之意,兹开恩旨,封赵佶为&39;昏德公&39;,赵桓为&39;重昏侯&39;。
好个“昏德公”,好个“重昏侯”!这道讽剌大于封赐的大金圣旨,如两支冷箭直射进宋朝两位父子皇帝的胸膛。回到住所,赵桓的心头还作痛不止。他一进门,看到屋里摆上酒席,是金人赏赐,祝贺二帝受封。赵桓顿觉受到空前未有的奇耻大辱,正想上前把酒席掀掉,兄弟们见他进来,便毫无顾忌地吃了起来。奇怪的是,连父亲也禁不住诱惑,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坐下来就津津有味地吃着。而且食欲特别好,几乎是狼吞虎咽。
这老头子是怎么啦?赵桓暗忖:刚才在祖庙及金主完颜晟面前受侮受辱,老头子不容他发作,可是眼前那一碟碟菜肴,分明就像一支支骨梗,父亲竟能吞得下口?赵桓越思越不解,越看越不顺眼。既为父亲难过,也为兄弟感到羞耻!
赵佶虽在低头用膳,周围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留意到恽王赵楷已不只一次劝赵桓进膳,他看到沂王赵锷的一双筷子如两支铁钩,尽把最好的菜肴掠为己有。只有景王赵杞,跟任何时候一样,恭敬地奉侍在他的左右。
“大哥,菜都凉了!”赵楷又一次劝道。
赵桓一声不吭地站在一旁。
“不吃就罢了,都成俘虏了,还比皇帝更像皇帝!”赵锷一边咀嚼、一边嘟哝着。
对这个赵锷,徽宗赵佶一直拿他无可奈何,久而久之便懒得理睬。赵佶专注地揣度赵桓,想道:这个桓儿,在君临天下担当大局时,近似一块稀泥,全无主张,任凭臣下拿捏。今日怎么一下子变得强硬起来?
“唉,软无限度要不得,坚不适时安可取?”赵信脱口而出。&34;父亲,你说谁不可取?“赵桓的耳朵格外灵。”先用膳再说吧。“赵佶改口道。
”儿不饿,什么都不想吃!“赵桓倔强地说。
”你打算怎样?跟俣儿一样绝食而死,好让金人用马槽收敛你?&34;
赵桓一震,默不作声了。
赵信看看大家都回避开了,又说:
“你以为拒绝金人的赐食,就算有气节,就能洗掉奇耻,就可将功赎罪吗?&34;
”赎罪?“赵桓忽然想要反驳,但欲言又止。”桓儿啊!“徽宗赵佶的语气变得温和了:”我知道你心里充满委屈,难以出口。我知道你因为难卸身上重负,对我也一腔怨懑。赵宋天下毁成如此,岂是一人之过?&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39;哪!为父不愿去议论先朝的是非过失。就咱父子两代而言,应负更多罪责的,该是我啊!&34;
“不、不,父亲!”赵桓胸中的怨气一下子散去了一大半。
“不过话说回来,时至今日,悔罪、究罪,或推卸罪责都于事无补;与金人硬碰硬,或自己发怒,更是不智!要紧的是亡羊补牢。”赵佶语重心长地说。
“亡羊补牢。 太晚了!”赵桓的硬劲忽又没
了。
“不!所谓汉家之厄十世,终光武之中兴;会稽之耻廿载,唯勾践之复国。如今中原还有九郎在,不信臣民不肯拥立。”
“可是万---
”是啊。为父担心的正是万一,万一我死了,中原还无主,万一你也像俣儿一样拒绝进食而死,到时谁来撑住大局?&34;
赵桓又语塞了。
“桓儿啊,为父现在想到的是,尽一切努力来保全赵家的血脉,但是像肃王赵枢、信王赵榛九死一生的逃法也要不得。在眼前的这种窘境中,都要学会另一种活法。”赵佶十分沉重地说:“这种活法不单是忍气吞声,还得茹刀含剑,甚至要像越王勾践那样,为了复国,连吴王的粪便也得。 &34;
赵桓很想恭听到底当俘虏能有什么具体的活法?没想到上皇说着说着,已是泪噎咽喉了。
5
宋俘来到金朝的上京后,被留置在一座旧官厩内。这座官厩虽墙壁斑驳,内围可不小,只是四周被围墙严密地圈住。大门有由金兵把守着,院内准许自由见面。
任凭这样,韦妃除了同邢夫人处在一起,什么人都不想见。自环环出事后,韦妃已变成另一个人。那隐秘被人识破后的羞和耻,失去女儿的苦和痛,担心风声泄漏的惊和惧,经常交织在一起,使她恍恍惚惚,苦不堪言。眼前,她所求的是,只要能守住这个秘密,什么苦楚都不在乎。
邢夫人来到了韦妃的跟前,轻声地说:
”给母妃请安。“
”罢了吧。“韦氏心不在焉地。
”母妃,媳妇昨晚做了个梦。“邢夫人以试探的口气说。&34;梦?什么样的梦。“
”梦见一个神人从天而降,口中念道:&39;九九归一、九九归一&39;!念完就隐去了。“
”这算什么梦?&34;
“媳妇初时再三不解,方才忽然悟出:&39;九&39;不就是九郎么,&39;归一&39;嘛,那更是明显的事。”
韦妃顿时愣了一下,急问道:
“你是说--&34;
”神明分明暗示,咱们的九郎已经登基了!“邢氏悄声地说。
邢氏如此推测,让韦妃一阵惊喜,但是这惊喜短暂得如一阵风掠过一样。
她何曾不希望亲儿登极御天。但她的疑问大于期望。若是事实,为什么没捎来消息?真有其事,为什么不来营救父母?
邢氏见韦妃不语,也不敢再说了。她非常了解,自从环环出事后,婆婆的话越来越少,即便有时说上几句,往往也会突然中断,一下子失了神,魂不守舍
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