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82:从上山挖宝开始致富
- 【这是一本重生发家致富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河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赚钱,种田,恋爱,家长里短!】王顺重生到1982,前世的他有太多的遗憾,今生得以弥补。刚开局,就遇到了村长女儿,未来的白
- 安平喜乐财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76章 别拉我,都别拉我嗷
接下来的今天,朝堂上陷入了短暂的宁静,但这短暂的宁静,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节奏。
就连邓愈都闭嘴了。
但莫名的感觉邓愈在憋大招。
养了大半个月的刘伯温,终于回来上朝了。
而朱元璋面色很不善,因为刘伯温是马皇后的懿旨保下来的。
自己想立法后宫不得干政,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了。
刘伯温回来上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弹劾现任中书平章政事,贪赃枉法、收受贿赂。
不少人都没想到刘伯温刚回来就憋了个大的。
而且还带了证据。
至此,这位中书平章政事被老朱当场革职查办,抄家流放。
随着中书平章政事的位置空出来,朱元璋就询问谁可担重任,邓愈第一个冲出来。
“诚意伯刘伯温,检举有功,理当接任中书平章政事,以彰其功!”
邓愈带头打头阵。
紧接着,也不等朱元璋拒绝,淮西和浙东哗啦啦站出来了一群人,文武都有。
“臣等附议!请陛下恩准刘大人履新中书平章政事!”
一群人异口同声,显然是商量好了的。
作为中书省左丞相的胡惟庸,当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怎么这么多人支持?
朱元璋直接反对,“这点事儿,不足以越这么多级加封,不准!”
邓愈又道,“既然不加官,那就进爵吧,请陛下封刘大人为侯!”
“邓愈!你是在向朝廷伸手吗?”朱元璋质问道。
邓愈回答道,“臣不敢,有功就赏,有过就罚,这不是自古以来的吗?刘大人检举有功,难道不该赏吗?”
朱元璋看了眼胡惟庸,胡惟庸秒懂,马上站出来当嘴替。
朱元璋已经不想跟邓愈他们这些人吵了,免得气到自己。
“卫国公,刘大人检举揭发,但这功还远远达不到要加官进爵的地步,你不要胡搅蛮缠。”
一听这话,邓愈不乐意了,“刘大人是开国功臣,当年就该封侯!我这是给陛下递个台阶,把刘大人应得的还给他!免得让功臣寒心,有什么错?”
“卫国公,受封大典早已按功过定论,你现在这是在否定陛下当年的决策吗?难道你是说陛下是错的吗?”
胡惟庸反问道。
邓愈没想到胡惟庸这小子这么勇,不知道老子是吴王党第一喷子吗?
天若不生我邓愈,喷道万古如长夜!
嘴来!
“老子就是说陛下错了,怎么了!”
邓愈这一句话,震得朝堂抖了三抖。
胡惟庸眼睛都瞪大了,你他妈的真敢说啊,“卫国公,你……”
“你什么你!陛下就不会错吗?他当年被被滁阳王郭子兴关牢里,皇后娘娘四处打点,才让他被放出来,那时候他跟滁阳王认错,不是认得挺积极的吗?”
这话一出,朱元璋的脸色顿时黑如锅底。
别看老朱嘴上说着,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但是,你真敢提老朱当年的事情,会死的很惨,老朱统治时期,文士以表笺文字不当而罹罪者最多,统称为表笺之祸。
当时以表笺文字触犯忌讳者为数不少,而最多的是因用了则字,据当时的江淮方言,则字与贼读音相似,朱元璋以为这是讥讽他有落草为寇的经历。
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为本府做《万寿贺表》之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这句话,光、生和则都犯了老朱大忌。
这一连读,本来一句老生常谈式的颂圣句子,就变成了当着和尚骂秃子,外带讽刺老朱入红巾为贼的过去。
朱元璋览后震怒道,即命锦衣卫士将徐一夔斩首。
在旁礼部群臣见此情形瞠目结舌,体似筛糠,一齐跪倒请罪:臣等愚懵不知忌讳,乞皇上亲降表式,令臣等永为遵守。
闻听此言,朱元璋的脸色才有所好转,毫不客气的答应了臣下的请求。
此后,朱元璋先后颁发了《建言格式》、《繁文鉴戒》、《表笺定式》等书,详细规定了官民上奏的各种文体的格式,令天下以此为标准,不得以私意妄行撰拟。
邓愈这么指名道姓的说,如果不是他在军中威望高而且是开国功臣,邓愈早就被诛九族了。
“卫国公,朝堂之上,是议论国家大事的地方。”朱标开口了。
这不开口还好,这一开口,邓愈的炮火马上向朱标转移。
“议论国家大事?好,那就不说滁阳王的事儿,人家廖永忠帮陛下沉了小明王,帮陛下永绝后患,这么大的功劳,就封个候?这合理吗?
再说说中山侯了,没有他带陛下从军,陛下早就不知道饿死在哪个犄角旮旯了,更别说能娶到皇后娘娘了,现在还只是侯,这合理吗?啊?
还有,当初给成穆孙贵妃服丧,太子你不愿意,你也知道不合理,你怎么就不敢跟陛下干一架呢?这事儿落到吴王头上,就欺负吴王性子好呗?
而且,当年没有韩城替死,哪有陛下今天坐龙椅的日子?韩城给了陛下一条命,配享太庙过分吗?可是不说配享太庙了,连个追封的国公都没混上!
陛下就不会错了?他是圣人吗?有错就要认,就要改!太子你是他的好大儿,好事你占了,祸事都是其他弟弟的,你有什么资格来说陛下没错?”
邓愈的话让廖永忠吓得都要跪来。
呜呜呜,你们吵架就吵架,能不能别总把我拉出来啊。
朱元璋气得又把桌子给掀了,“邓愈,你说够了没有!你这棍搅屎棍能不能别他妈在朝堂上搅了!告病了你就好好养病,隔三差五的来朝堂上晃什么!”
“陛下息怒。”不少人吓得赶紧跪下。
邓愈却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了刻着自己一生战功的丹书铁券。
“古人云,国有诤臣,不亡其国!我好心指正陛下错误,陛下不仅不虚心纳谏,还要生气!
听不进去劝我就只能死谏了!免得陛下成了亡国之君,还连累我成了亡国之臣!
史官你给我记好了!我,邓愈,今天要抱着丹书铁券撞死在奉天殿,死谏!以劝谏陛下回头是岸!
别拉我,都别拉我嗷。”
工地搬砖捡瓶子的清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