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六十四章 孙烈阳“收徒”
医院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萦绕不散。王楠站在手术室门口,看着孙烈阳主任离去的背影,内心泛起一丝涟漪。
跟着普外科主任上手术台,这种机会,打着灯笼都难找。
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几名护士推着病床匆匆而过。消毒水的味道更浓了,王楠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动。
孙烈阳这个普外科主任,向来眼高于顶。别说实习生,就连研究生都不屑带。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换做别人早就欣喜若狂了。
可王楠却格外冷静。
“有金手指在手,再难的手术我都能搞定?”他在心里暗想。但随即又摇了摇头,“不行,这里是医院,规矩就是规矩。”
实习生就该有实习生的样子。想着一来就上手术台,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更何况,孙烈阳这个人最讨厌不懂规矩的人。
“孙主任,您说的是真的吗?”王楠快步追上孙烈阳,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我真的可以跟着您学习?”
孙烈阳停下脚步,转身打量着这个年轻人。阳光从走廊的窗户斜射进来,在地面上投下一道道光影。
“怎么?”孙烈阳眉头微挑,“不愿意?”
“不不不!”王楠连忙摆手,“能跟着孙主任学习,这是我的荣幸!我就怕自己能力不够,辜负了您的期望。”
孙烈阳满意地点点头,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跟我可不轻松,手上没两把刷子,我可不留情面。”
“一定让老师放心!”王楠挺直腰板,语气坚定。
“行,明早我办公室等着。”孙烈阳说完,转身走向电梯。
王楠目送孙烈阳离开,转身时发现沈院长不知何时站在了走廊拐角。孙烈阳看向老友:“老郭,咱们普外科也该培养新人了。”
“你这是看上这小子了?”沈院长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阳光透过走廊的玻璃窗洒进来,孙烈阳的脸上忽明忽暗:“我这把年纪了,再干个十年也该退了,得找个接班人。”他顿了顿,“仁和医院那边虎视眈眈的,咱们得把好苗子留住。”
沈院长深以为然,望着王楠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医院食堂里,王楠的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得知他能跟孙主任,顿时羡慕不已。
“完了完了。”孙涛礼一边往嘴里塞饭,一边哀嚎,“中心医院普外科稳了,以后跟王楠竞争,那不是自取其辱吗?”
“你想太多了。”马青山用筷子敲了敲孙涛礼的碗,“仁和医院康宁医院也不错,何必非要挤破头往中心医院钻?”
司红霞放下筷子,叹了口气:“你们男同学好歹能选,我们女生不是产科就是小儿科,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王楠注意到秦玉洁一直低着头扒饭,似乎对这个话题毫无兴趣。
“你呢?”他轻声问道,“想去哪个科室?”
秦玉洁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几分坚定:“我想去综合科。我们那边好些人都得了肝病,但没钱看病。我想帮帮他们。”
王楠一时语塞。
同样是山里人,命运却如此不同。他不由得想起了春溪村,想起了王韵最近又闲不住要开小吃店的事。
此时的文昌路88号,王韵正忙活着。
左手还绑着绷带,她也不闲着。一只手提水扫地,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王楠说过用自来水就行,她却坚持用井水,觉得白花钱不值。
擦完家具,洗完衣服,王韵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心里空落落的。
“在城里生活哪有那么舒坦。”她自言自语,“一个能聊天的人都找不着。”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向北楼,眼睛突然亮了起来。那里有一间闲置的店面,正适合开个小店。
“得把店面收拾好。”王韵站起身,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肩膀,“等我手好了就能开张了。”
说干就干,王韵又忙活起来。她一边收拾,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卖什么好呢?是卖包子还是卖面条?要不要把老家的特色小吃也带过来?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院子里。王韵的身影在阳光中拉得老长,仿佛永远不知疲倦。
医院里,王楠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天空。孙烈阳的提议让他有些意外,但他知道,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不过,他更担心的是王韵。那个倔强的女人,总是不肯安分下来。明明手还没好,却整天想着开店的事。
“得抽空回去看看。”他在心里暗暗决定。
突然,他想起了桃源村的孙村长。那边的泥瓦匠手艺不错,价钱也公道。而且山里的野味多,腊肉腊鸡都是好东西,正好可以让大姐进货卖着玩。
想到这里,王楠心里有了计较。明天先去医院处理完工作,再抽空去桃源村看看。
第二天一早,王楠就守在了孙烈阳主任办公室门口。清晨的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道光影。
“小王啊,直接进来就行,何必在外面等。”孙烈阳推开门,笑着说道。他今天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衬衫,看起来精神焕发。
两人一同去查房,今天要跟沈院长一起去看那个食品加工厂的孙厂长。路上,孙烈阳详细讲解着病人的情况。
“这个孙厂长啊,”孙烈阳压低声音说,“胆管结石很严重,手术很成功,但术后恢复还需要时间。”
走进病房,一股浓重的消毒水味扑面而来。病房里气氛有些沉闷,探病的人三三两两站在病床周围,小声交谈着。
孙福生刚从麻醉中醒来,脸色苍白,整个人动弹不得,只能由护士用棉签沾水润嘴。他的眼神中透着疲惫和焦虑,时不时瞥向门口的方向。
沈院长一进门,病房里的人立刻像潮水般围了上来。他穿着一尘不染的白大褂,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
“孙厂长,”沈院长走到病床前,笑眯眯地说,“我给你带来个好消息。”
病床上的孙福生眼睛一亮,喉结动了动,想说话却发不出声音。
“检查结果出来了,不是癌症,只是良性增生。”沈院长的声音温和有力,“手术很成功,胆管也都打通了。”
这句话仿佛一颗定心丸,孙福生眼角滑下泪水,艰难地发出声音:“谢谢”
厂长夫人当场喜极而泣,抹着眼泪连声道谢。其他探病的人也纷纷掏出红包,七嘴八舌地恭维起来。
“沈院长医术高明啊!”
“这手术做得太及时了!”
“我们厂长福大命大!”
孙福生躺在病床上,心里乐开了花。当时感觉自己一点希望都没了,今天就得了新生。他艰难地转过头,看向沈院长:“沈院长放心,以后食堂的供应,我们厂一定优先照顾。”
王楠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如果当时也能遇到这样的好医生,或许结局会不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