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甄嬛:金手指是两颗生子丹

第47章 儿女婚事(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47章 儿女婚事

“原来如此。”

“本宫真的是羡慕贵妃,有子有女,要是本宫的弘晖还在……”

“娘娘,您还有三阿哥,三阿哥是长子,以后娘娘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是啊,本宫还有三阿哥,只是李氏这个亲额娘本宫看着很不舒服。”

“娘娘不用着急,齐妃蠢笨,娘娘拿下她简单得很。”

沈眉庄假孕的事情对皇上的打击还是挺大的。就是甄嬛也受到了冷落。不过这后宫从来不缺‘得宠’的女人。

很快安答应就因为歌喉获得宠爱。

“所以安陵容上了皇后的贼船?”林如月欣赏花房送过来的鲜花,她没有特别喜欢的花草,只要好看的,她都喜欢。

“回主子的话,是的,安答应的声音应该是做了一些改动,皇上看着很是喜欢。”

林如月了然,就是和纯元皇后一样的声音呗。

怎么说呢,皇上这个收集手办的爱好越来越严重了。

也不知道乌拉那拉·柔则在天之灵会不会感到荣幸。

要是她的话,高低要给这个不要脸的老登托几场梦好好聊聊人生。

“娘娘,安答应派人送来了浮光锦。”

“浮光锦?”

“是,皇上将今年江南送过来的几匹浮光锦都赏给了安答应,她送了皇后贵妃和华妃娘娘,哦,还有甄常在。”

“知道了,本宫不喜这样的布匹,放着吧,有机会赏人。”

“是。”

“这安答应倒是比那甄常在懂事多了。”

林如月摇头,“她们两个出身不同,成长的环境,受到的教育不同,自然不能相比较。”

安陵容这样的人其实也挺难相处的,心思敏感,自卑又自尊,一句话说差了人家能记你一辈子。所以林如月从来没有想过要拉拢安陵容。

天气冷了下来,皇上也准备回宫了,林如月的行李比来时的更加多了。不过也不需要赶时间都带回去。只要带上日常用的,其他的可以慢慢运回去。

回到承乾宫,林如月心情一般,嘎鲁玳心情也一般,毕竟宫里确实没有圆明园住着舒服。

不过很快嘎鲁玳的周岁宴就要到了。皇上宠爱嘎鲁玳,自然不会委屈了她,直接就在养心殿举办了家宴。嘎鲁玳长得极好,可可爱爱萌死个人。就算是华妃也是送了重礼。

一场周岁宴,嘎鲁玳抓周抓了一本书,中规中矩。倒是礼物收了一大堆,以后都是女儿的嫁妆。

“娘娘舍得公主出嫁。”

“不舍得也没有办法,这世道就算是公主也身不由己。”原本女儿就不在她的计划中,可既然她来了,林如月自然要给她最好的。

“本宫让你找的,和公主年纪差不多的满洲大姓家的公子名单,你收集得怎么样了。”

“奴婢陆陆续续在收集,只是如今这些公子年纪还小,需要看着一些。”半夏不觉得自家娘娘这么早给公主寻摸额驸有什么不对。早些盯着才能真正了解对方。

“不急,日久见人心。本宫的公主自然要最好的。”林如月其实心里有人选,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名臣,富察·傅恒。

他是康熙六十一年出生,和嘎鲁玳年纪也合适。只是要是弘暄娶的福晋是富察氏,那嘎鲁玳再嫁入富察家就太过了些。

要是她选,自然是希望女儿有个好归宿,至于儿子,反正他能娶好多女人。这个时代的婚姻中女子处在绝对的弱势。找个好妻子容易,找个好丈夫难比登天。

不过一切都还早,等等看吧。

沐兮所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八零重生,陆教授的乡下媳妇变了
八零重生,陆教授的乡下媳妇变了
关于八零重生,陆教授的乡下媳妇变了:(日常流+甜文+带娃+家长里短+事业)儿女已经成家立业,送走公公婆婆后,正准备全国游的六十多岁老太太赵锦舒,重生了。重回到刚进城几个月时,那时什么都不懂,乡下来的年
由北向南
一心啃老的我,刚考核就被曝光实力了
一心啃老的我,刚考核就被曝光实力了
穿越到了一家全都是大佬的家庭,父亲哥哥是军事大佬,母亲是帝国集团掌权人,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于是,他这个不思进取的人只想做个纨绔子弟,专业啃老。身为军人的父亲怎么会同意,直接把他送进了部队,并对他承诺
佚名
被迫闪婚,豪门老公马甲藏不住
被迫闪婚,豪门老公马甲藏不住
相亲当天,云柔就闪婚了陌生人。本以为婚后应该过着相敬如宾且平凡的生活没想到闪婚老公竟是个粘人的牛皮糖。最让她惊讶的是,每次她面临困境,他一出面,所有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等到她追问时,他总是说运气好,直
一纸清欢
神医高手下山混都市
神医高手下山混都市
五年前,出手解救一个美女后,他被富二代家族所追杀。逃往山中,他被山里住着一位修仙者所救,并传授给他了不得的医术和武功功法。山中修炼五年,他承师命,下山入都市,医治对他有恩的绝症美女。当他踏入红尘,一切
佚名
坐月子时,等我回家的前夫疯了
坐月子时,等我回家的前夫疯了
前夫说童言无忌,小孩是不会撒谎的。我决定实现儿子的愿望,儿子、老公我都不要了。和前夫离婚一年,他在群里艾特我,“冷战够久了,回来吧,我们复婚。”我回,“你没病吧?”大家见状,纷纷劝和。前夫又问,“我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