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被退婚九次,她转身强娶疯王爷

第70章 萧锦言,我也许对你有些动心了(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70章 萧锦言,我也许对你有些动心了

“我的天,好好的人怎么成这样了?”

林惊羽刚打开门,就看到如同人间炼狱般的场景。

“他们交给你了。”

凤瑶搀扶着昏迷的萧锦言交给林惊羽。

“唉,等等,那个再加十个美男,你们几个搭把手来,把人都抬进屋子里面去。”

林惊羽喊着吓得六魂没了五魄的女人们。

孟婉卿和凤母最先反应过来,与众姨娘们抬着萧锦言和受伤的十九姨娘进入屋子。

此时,黑衣杀手又来了一波。

只是,不等杀手们踏入将军府大门,便被一道身影拦住了去路。

火焰冲天起,滚滚浓烟如恶龙般咆哮着。

而站在火光中的凤瑶抬起凤眸,手中玉骨鞭发出令人胆寒心颤的声响。

“烧我将军府的房子,伤我将军府的人,还伤了萧锦言。”

“烧了伤了又如何,凤瑶,凭现在的你还有什么资格与我一战。”

为首的黑衣人冷声嘲讽。

“你是何人,本将军从不杀无名之人。”

“摩罗天坐下第三使,高无忧。到了九泉之下见了阎王爷就报我的名字,也不算你枉死。”

纵身一跃,高无忧手中长刀直劈向凤瑶。

紧随其后的黑衣杀手一窝而上。

凤瑶手中玉骨鞭挥出,怒喝一声。

“杀!”

以李天策和以夏为首的暗卫与摩罗天几十名杀手交战。

“玛德,敢伤主子的男人,杀了你!”

以冬双手持弯刀,近身的黑衣杀手皆是斩于刀下。

看到这一幕,安王府的暗卫纷纷后退数步,谨防杀红眼的以冬对他们下黑手。

另一边,高无忧见一击不成,再次出刀。

可一刀又一刀尽被凤瑶手中长鞭击退。

那感觉,他好似被猫儿逗弄的老鼠,临死前的玩物。

“凤瑶,去死吧。”

啪!

躲闪开高无忧的全力一击,凤瑶转动手腕,玉骨鞭紧紧地缠绕在男人的脖颈上。

“你问我有什么资格与你一战?就凭我是凤家军统领,连收三十三城池的女将军,凤家第十三代家主凤瑶!”

咔嚓一声!

手腕发力,玉骨鞭直接碾碎了高无忧的骨头。

高无忧被击杀。

参与的黑衣杀手不在恋战,拖着受伤的残躯纷纷逃离。

“小贼别跑,吃你姑奶奶一刀!”

“穷寇莫追。”

冷冷看着黑衣人逃跑的方向,凤瑶笃定摩罗天还会再次登门。

届时,新仇旧账一笔算清。

“你们打扫战场。”

“是,主子。”

转身,凤瑶快步直奔后宅。

推门而入的瞬间,浓烈的血腥味道沁入鼻腔。

凤昭的蛊毒解了,此刻正在孟婉卿怀中安然睡着。

十九姨娘的箭伤伤在了肩胛骨,林惊羽已经为其做好了处理。

至于萧锦言……

“凤瑶你来的正好,帮我按住他。”

林惊羽用了一些猛药,导致昏迷中的萧锦言极度狂躁。

凤瑶三步两步走上前。

“抱着他,别让他挣扎。”

“好。”

听从林惊羽的话,凤瑶坐在床上将萧锦言抱在怀中。

“跟他说话,安抚他的情绪,药上不进去人就得死球了。”

“萧锦言是我,凤瑶。”

当凤瑶声音响起的瞬间,躁动不安的男人竟然平静了下来。

“继续说,说点他爱听的,玛德~哪个缺德东西制造的武器,太阴毒了。”

林惊羽一边骂一边处理着萧锦言背部的烧伤。

“萧锦言,我也许对你有些动心了……”

暴富大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任杰卫平生
任杰卫平生
神圣天门横立苍穹,时空魔渊涂炭人间,当大地涌出十二座灵泉,当月亮不再属于人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神明的世界?恶魔的世界?不,这是属于人的世界!我将接过那无人扛起的冠冕,成为新时代的王。我叫任杰!生当作
弈青锋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无直播+动物+温馨日常+无女主】老娘可是东北虎,区区按摩怎么可能屈服?呜~他好会,挠的好酥服啊~他咋知道我要洗香香?嗯?还要抱着我睡觉?他好坏~但我好喜欢啊~......凭借着能听懂动物心声的能力,
白阳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
孙苏中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云倾的嫡妹云娇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陷害云倾,并抢了她的亲事。上辈子云倾嫁给了身有残疾的侍郎府公子谢齐,过的顺风又顺水,让云娇很是羡慕嫉妒。而云娇嫁给了国公府小公爷秦脩,觉得他模样好,家世好,
青墨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