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八章 朕有三件事交给你
第八章 朕有三件事交给你
“汝且回去,切记,今日之事不可泄与他人。”李隆基虎目一扫,望着李倓的身影训诫道。
“喏。”李倓躬身应道,转身就走,让李隆基连连摇头。
可是,李倓刚刚走到门口,步子忽然一滞,站在门边,不再继续前行。
李隆基不禁眉头一皱,高力士生怕这位建宁王再口吐惊人之语,气坏圣人,
连忙上前一步,绷着脸皮问道:“建宁王何故迟疑,莫不是尚有陈奏?”
李倓摇了摇头。
李隆基更是疑惑,既然没有陈奏,此子还不走,究竟所为何事?“臣……不认路。”李倓脸红答道,自己被高力士一路带过来,一路上光顾着闲聊,哪有功夫注意道路。
华清宫建在山林只见,道路纵横,天知道自己走错路会走到什么地方。
林冲误入白虎节堂的故事,自己也是听过的。
李隆基点了点头,让李倓奇怪的是并没有发怒,而是轻描淡写道:“汝且出去候着,朕与高将军有事交代,稍后便送汝回去。”
李倓不疑有他,推门而出。
待到李倓的脚步声消失在殿外,李隆基才转头看向高力士。
“朕有三件事交代汝,切记不得延误。”
高力士神情为之一肃,在某种程度上,高力士代表的正式天子的意志。
“唯圣人之命是从。”高力士躬身肃立,叉手言道。
李隆基语气严肃道:“第一件,汝去尚书省,将天宝以来将士功勋卓著者兵籍取来,另有当赏未赏者,着兵部即刻赏赐。”
“禀圣人,不知要取多少兵籍?”高力士问道。
李隆基毫不犹豫道:“万人。”
“喏。”高力士心中隐隐一震,面色如旧。
他已经隐约猜出圣人的目的,但是既然圣人不语,高力士自然不敢自作聪明。
久伴圣驾,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高力士心中比谁都清楚。
“赏赐的钱帛,从来年整修梨园的钱财中调拨,汝亲自盯着!”李隆基眼中带着深意,贪墨之事李隆基心中有数,所以此事特意交给高力士去做,以免被人贪墨的十之八九,反倒坏事。
李倓一番话,警醒了李隆基。赏赐边镇节度使再多,笼络激励的也只是少数的上层军将,占据边军绝大多数的低级军官以及普通将士,绝不会为此感恩。
甚至会适得其反,认为本该给自己的赏赐,都给了自己的长官。
“第二件事,即刻派人宣高仙芝觐见,朕明日要见他。”
“喏。”高力士对此事并不意外,毕竟高仙芝在安西做了数年的节度使,屡建功勋,虽然贪财了一点,但是才干极高。
李倓对天竺的介绍,引起了李隆基的兴趣,不过他的想法还是与李倓有所不同。
他希望可以经营天竺,屯田养兵,将一万五千里的补给线,缩短到一千五百里。
“第三件,命朝中文武三品以上,皆以嫡长充亲卫,隶左羽林军麾下,如亲卫例。”
亲卫,便是隋唐一脉相承的制度,以高官的子弟充当皇帝的随身亲卫,给予入仕的机会。
但是,到了天宝年间,这项与卫府休戚相关的制度,渐渐废弛。
就像逐渐无兵可交的折冲府一样,亲卫渐渐变得无人愿意充任。
天子也有了更加亲近的卫队——北衙六军。
高力士闻言身子忍不住一震,但还是躬身应道:“喏。”
李隆基见高力士的动作,便猜出了七七八八,淡淡笑道:“有什么话,无需隐晦,直言便是。”
“喏。”高力士下拜道:“老奴斗胆,圣人是不是操之过急了,建宁王如今尚且稚嫩,难堪大任。况且国家已立太子,倘若废父立子,恐与礼法不合。”
李隆基静静听完高力士的话,并没有生气,甚至有一丝的欣慰。如今,也只有高将军敢与朕说这么多肺腑之言。
李隆基望着波澜已平的温泉,氤氲之气四起,一片片白雾升腾,犹如天上仙境,心中不免悲从中来。
“朕老而求仙,方知秦皇汉武乃至太宗皇帝为何欲求长生……非留恋人间繁华,实乃国政数十年之计,难见其成,故求长生。”李隆基心有悲戚的说道,叹了口气接着说:“古来彭祖之语,皆为虚妄,朕年近七旬,坊间皆云:人到七十古来稀,汉武御极五十四在,朕还能活几年?”
“圣人身体康健,定能万年……”
“哈哈哈哈!”李隆基放声大笑,笑出眼泪,犹不停止,直到憋得喘不上气,才收敛气息道:“天子万年之语,朕听了何止万遍,民谚曰:祷诵万遍,谎既为真。”
“朕非操之过急,实在是大唐天下,千头万绪,寻常君王,难以驾驭。”“太子年长,朕无从造就,皇孙辈中,此子颇有天资,又有胆气,朕亲自造就又何妨?”李隆基笑道。
“可是……”高力士还想多言,却见李隆基缓缓摇头:“朕心已决,此子若不堪造就,太子也算是守成之君……”
李隆基的表情有些落寞,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守成之君,未必能守住封疆,大唐千头万绪,太子无从调和,唯有四处紧缩,盛世不在。
望着神情落寞的圣人,高力士一咬牙道:“圣人,老奴昧死直言,倘若建宁王成器可堪造就,其并非嫡长,又得圣人青睐,若他日心怀四方之志,恐玄武门之事复现,禁中再遭喋血!”
说完这话,高力士猛然跪倒,以头碰地。
这番话,高力士已然豁出性命,但是为了天下,高力士还是要说。
却见李隆基闻言一怔,随即起身搀扶起高力士,面色和煦,未曾发怒,甚至没有不虞之色浮现。
“我唐自太宗皇帝始,可曾有嫡长登基?”李隆基自言自语道。
“喋血禁中又何妨,不过事成为天子,事败身首离而已。”李隆基望着殿外秀丽江山,轻声叹道:“大唐乱不了,若是一场变乱,就能让大唐分崩离析,朝廷数万官吏,难道尽是尸位素餐之辈?”
“身在皇家,生于唐室,早晚要经历此事。”
七个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