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六章 帝国坟场,快跑
第六章 帝国坟场,快跑
李倓撇了撇嘴,垂首不答。
心中暗自腹诽,西南败于南诏,东北败于契丹,西北败于大食,天宝年间的边境,早就不复当年太平。
边将擅开边衅,用将士的性命,争夺毫无价值的土地,甚至为了确保军功绵延,故意养寇自重,放任敌人壮大。
而且边将常年不曾轮替,经营日久,将士对朝廷的忠诚,日渐下降。
安史之乱中,举目尽是不得晋升的将士,主动为安禄山效力。
尤其是西北,大唐和被唐人成为“大食”的阿拉伯帝国在河中浴血厮杀,争夺帝国边际难以有效控制的土地,最终还遭到了背刺。
而在剑南道,久经沙场的唐军,在杨国忠的遥控下,竟然两度败在南诏人手中,丧师辱国,最终酿成南诏叛唐的恶果。
槽点太多,以至于李倓一时竟不知从哪里开始吐槽。
“想好了吗?”李隆基自斟自酌,笑着说道。
李倓颇显犹豫,李隆基晚年脾气不好,还是尽可能不要惹怒他。
纠结许久,李倓目光扫过高力士,忽然眼前一亮,出言询问。
“臣听说圣人要在安西用兵,夺回吐火罗与河中的土地?”
李隆基自然的点了点头,这条消息算不得机密,安西进奏院的进奏官早就将此消息传遍长安,募集有意建功立勋的健儿远征。“确有此事。”李隆基轻声道,想到自己的赫赫军功,一脸得色为李倓解释道:“安西虽远至万里,犹为唐土,朕岂可丧土不顾?”
“河曲既平,安西节度使眼热,欲立功勋,朕自然允准。”
看着李隆基得意洋洋的样子,李倓心中暗自摇头,这位天子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正是因为他喜好边功,边庭的大将费尽心思征讨敌国。
近处的敌国早被平定,可是为了军功与天子的恩宠,一切都可以抛之脑后。
于是,大唐的附庸国遭到了来自慈父的背刺,以无藩臣礼的罪名被征讨,孱弱的中亚邦国自然无法抵挡大唐的雄师,但大唐的背刺之举,也遭到了藩臣的离心离德。
“圣人可曾去过吐火罗,可曾知晓吐火罗地貌风土?”李倓沉声问道。李隆基回想着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昔日的奏报,其中便有介绍吐火罗的文字,“吐火罗地高多山,以游牧为业,三五十户结为一部落,无有王侯之封,西接大食,东连吐蕃,北为唐土,南临天竺,乃为用武之地。”
末了,李隆基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依朕看,吐火罗高屋建瓴,四面接敌,用武之国,当与河东似,若取吐火罗,当雄于天下!”
说完,李隆基满意的捋着颌下长髯,心说:朕虽年老,可五年前文字犹记于心,可见朕还不算昏聩。
万方使者汇聚长安,李隆基自然知晓大唐并非世间唯一的强国。
安西都护府以西,与大唐接壤的大食,便是兵甲百万、纵横万里的堂堂强国,昔日波斯便为之所灭;而汉书中所记载的大秦,虽然横遭变乱,东西分立,亦是大国。李隆基有心有大食决一雌雄,也在情理之中。
朕当了五十年天子,就不能虚荣虚荣吗?
在接到怛罗斯战报之后,李隆基的第一反应是:
接着用兵,接着打!
“圣人,那块地是帝国坟场啊。”李倓苦笑道着说,四通八达属实,没有强国也属实,可是夺取这片土地之后呢?
流干最后一滴鲜血吗?
听到李倓的话,李隆基一脸疑惑,满腹狐疑的看着李倓,希望他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坟场?
还是帝国的坟场?
而高力士则一脸黑线,果然还是没有拦住建宁王,这位大王向来语不惊人死不休,冬至上奏直言安禄山谋反、方才奏对针锋相对,驳斥的圣人无话可说,而今又冒出个“帝国坟场”,当真是惊人之语不断。
“臣以为,圣人不应该用兵吐火罗!”李倓果断说道,丝毫不给李隆基反应的机会,就紧接着说:“圣人应当向南继续用兵,攻下天竺!”
李隆基顿时懵了,怎么从坟场突然跳到天竺了,真是天马行空啊。
“为何?”李隆基皱眉问道。
李倓答道:“天竺富庶,用兵天竺起码不会亏本!”
亏本?
李隆基哭笑不得,打仗什么时候计算过盈亏?
"征战何须计较盈亏,若以此计,大唐近些年打的仗,都折了本钱。"李隆基笑着玩笑,却不想李倓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大唐近些年打的仗,确实折了本钱,将士奋死厮杀,所取的土地,难以耕种,拜拜折损将士性命。”
大唐如今的版图,几乎是农耕文明最极限的状态,将所有能够耕种的土地,一并收入囊中。
此时此刻,最应当做的是巩固统治,调整内政,而不是一门心思对外用兵。
在万里之外和大食打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只为夺取一片直到大唐灭亡也不会开发的土地。
什么叫做穷兵黩武?
这就叫做穷兵黩武!
李隆基听到李倓的话,顿时脸色一沉,天宝以来在边庭取得的军功,是他最为得意的成就,如今被李倓一言否定,哪能不火?
“汝给朕说清楚,朕如何穷兵黩武?”李隆基沉声低喝道,低沉的声音尽显怒意,猛然睁开的双目,充斥着怒火,如同利刃一般刺向李倓。李倓稍稍有些害怕,毕竟被一个当了五十年皇帝的人怒视,所受到的压力非同小可。
“要不……臣收回刚才的话?”李倓小声问道。
“说!”李隆基咬牙怒道,若是旁事它还可以一笑了之,但是在自己最为得意成就上面,李隆基容不得半点玷污。
一边的高力士低头不语,似乎是在为李倓默哀。
“那…臣就说了。”李倓抿嘴说道,腹诽道:好小气的皇帝,说两句就生气。
“臣以为,天宝以来所建军功,多为虚妄,所取土地,大半贫瘠,边将不惜将士性命,只为博取陛下心悦,臣窃以为,此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无异!”
“砰!”李倓闪身夺过袭来的酒壶,脑袋不由得一缩,是您老自己要听忠言,怎么气量这么小。
“龙武军!给朕拿下此子!”李隆基暴怒异常,在水中挺身而立。
片刻后,御汤依旧寂静,什么也没有发生。
高力士战战兢兢的奏报道:“圣人,您旧日有令,诸军宿卫皆不得近御汤五十步。”
“砰!”李倓又躲过一只袭来的酒杯,大声喊道:“圣人放着天竺宝库不去攻打,偏偏要对贫瘠之处用兵,这不是穷兵黩武,什么算是穷兵黩武!”
“天竺?”李隆基怒极反笑,区区天竺凭什么值得朕用兵,见李倓在柱子后面躲躲闪闪,李隆基厉声喝道:“汝给朕说清楚,否则便滚去安西,吃几年沙子再回来!”
七个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