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末世:我有购物系统

第62章 嘿嘿(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62章 嘿嘿

“目标进入3号区域,汇报完毕!”

“指挥车收到!”

“坦克3组出发。”

“坦克3组收到!”

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传达,官方避难所的车队前后左右被包夹。

此时官方避难所的车队走在末世前的环道,等他们即将上高架桥的时候,末尾车辆发现了后面越靠越近的坦克和装甲车。

“队长后面出现了一辆坦克和装甲车,应该是周显德他们队伍的。”

官方避难所这次行动的队长正疑惑,为什么周显德的兵力没有打招呼就跟来了。

他拿起对讲机,正要让后面的人去问一下是不是计划有变。

立刻传来车队中间车辆的汇报:“队长,我们好像是被包围了。”

那名队长立刻往回看,果然在车队中部左右两个路口又出现了坦克和装甲车。

“队长快看前面……”

他在往前方的高架桥上看去,同样驶来了坦克和装甲车。

官方避难所的人已经完全明白,这是一场骗局。

引蛇出洞的骗局。

“他们什么时候有这么多坦克和装甲车的?不是只有一辆的吗?”

其实怪不得他们粗心大意,毕竟他们的这支队伍在整个邕城只有陈帆的势力能抗衡。

可偏偏包夹他们的队伍就是他们要去帮助的陈帆队伍。

寂静寒冷的城市里,传来了周显德更为寒冷的话语:“给你们10秒,把武器丢出车窗外,然后下车抱头蹲下。”

看着手中巴掌大的手枪,再看车窗外黑漆漆的炮口和重机枪。

再加上没有什么血海深仇,傻子才玩命。

“10!”

“9!”

“8”

一个个把枪丢掉,然后双手抱头走出来。

面对双方悬殊的实力,他们丝毫不感觉被俘虏是羞愧的事情。

想到这段时间有心之人对陈帆避难所的描述,他们甚至还幻想着被周显德收编,加入陈帆避难所团队。

兴师动众,预谋已久的一场交锋,最终以这种轻松的方式结束。

为期几天的计划只是这次行动的辅助,最终还是要靠硬实力说话。

“丢,练了一周的枪,我还以为今天能实战打过瘾呢,”一个看守俘虏的中学生一脸扫兴的嘀咕道。

他的话刚说完,脑袋就被负责带他老兵敲了一下笑骂道:“你特么还希望死更多人对吧?”

一个蹲在地上的俘虏见学生兵被老兵骂,嘲笑道:“对对对,我们投降了,你能拿我怎么样?嘿嘿。”

等老兵走后,那名中学上前用枪托砸向嘲笑他的人。

痛得那人哇哇直叫。

“还嘿嘿吗?在嘿嘿一个给我看,还嘿嘿不咯?”

老兵回头看到学生兵的举动,这次真生气了,快走几步直接飞起一脚给中学生,骂道:“你知道你的行为有多危险吗?”

“我让你们距离对方四米,你以为开玩笑的?”

“万一对方抢了你身上的枪,把你作为人质要挟我们放他离开,然后回官方避难所通风报信。”

“到那时候官方避难所大门紧闭,我们就要强攻进去,会死多少人你知道吗?”

被老兵骂后,中学生这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等老兵走后,那名蹲在地上的人对新兵蛋子眨了眨眼睛,小声的道:“我还嘿嘿,我就嘿嘿,你能拿我怎么着”

“报告周部长,缴获枪支31把,其中手枪28支,步枪3支,其余都是刀具。”

“把他们的衣服扒下来换上。”

换上他们的衣服,开上他们的车,周显德的队伍开始向官方避难所进发。

就在此时,官方避难所里罗朝龙一伙人开始行动。

陈帆给他们传达的命令是:等周显德的团队攻入大门后,他们从内部解决对方,来个里应外合。

龙王嘴不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半岛远行
半岛远行
一直都只想安安静静地研究数学、历史的班行远从没想到自己总会莫名其妙的被牵扯进娱乐圈。还好,这么莫名其妙的事情没有影响他的学术研究。反而是娱乐圈被他各种天马行空的神操作给搅合的人仰马翻。他一生最大的骄傲
言之不用
魔鬼部队
魔鬼部队
一支解放军的特种部队在演习的时候突然连人带车一起穿越到了抗日战场上,从而演绎出一场场热血沸腾的抗日故事。
风中的旗
警察:芜湖,这个大案我看过
警察:芜湖,这个大案我看过
李博阳的抖音给他推荐的,不是清蒸大活人,就是老板把女店员分尸做成牛肉面,又或者是死一户口本的。他的号成功地练成了上午狠人,中午大案,晚上分尸,早中晚都出事。看过各种大案的他离奇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狠人遍
景燿
穿越80年代:驯虎打猎做山霸王
穿越80年代:驯虎打猎做山霸王
关于穿越80年代:驯虎打猎做山霸王:做杀手太累人了,找女朋友的时间都木有!正当崔牛这么想的时候,就被一枪干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山村。他穿越了!他收服十万大山里仅有的一只大老虎,帮他拿下无数猛兽!温柔
太凌雕
我,杂役弟子,开局觉醒血狱体
我,杂役弟子,开局觉醒血狱体
“我穿越了。”“成为了太玄神宗的杂役弟子……”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在这里开采灵石,只要能挖到上等灵石,那他修仙资源就有着落了。可如今,他却只想逃离这里。因为他感觉到了,这里是个吞人的地方,看似是修仙的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