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宝三岁,发家致富全村宠

第5章 计划(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章 计划

耿奶奶把午饭端上桌,依旧是红薯饭,但咸菜炒了一块咸肉,南瓜干蒸了一个蛋。

耿松坐下来,和全家人商量:“把房子翻新一下。”

青青眨着眼睛说道:“新房子不急。”

耿超好奇道:“为什么?”

青青说道:“我们要盖大房子!”她手朝着屋顶比,又放下来,“要有自来水、抽水马桶。”

耿越激动的说道:“那不是和城里一样?”

青青点头。

耿松和云姗对视一眼,知道青青为什么想让全村都富裕起来了。自来水得全村接,下水也是要全村修。如果全村都好了是挺好。

耿松说道:“那先把家里电线换掉,把灯换掉。”这个快,花钱也少,不算浪费。

耿奶奶说道:“买几床新被子。”

青青喊道:“给大家都买新衣服!不要穿这么多!”她太不方便了。

云姗笑道:“好!”格外豪气!只要不盖房,钱就多了。她说道,“那我们明天去县城……”

耿越忙说道:“我也要去。”

云姗说错了:“后天去。青青还没上户口,后天去把户口上了。”

耿奶奶感慨:“青青上个户口一直都没上成。”

青青保证:“这次肯定可以。”

云姗看着她直笑。刚捡到她的时候觉得她亲生父母可能会找过来,她又病了几次,就没给她上;后来她该上学了,想给她上户口但每次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办成。去一趟县城又不容易,她个子小又去不了学校,这事儿就这么耽搁了。但还是要有户口更好。

耿松想了想,说道:“买衣服要不了多少钱,剩下的钱做什么?”

青青说道:“买车。”

耿松看着她直笑,都敢买车了,但有车确实方便。

云姗鼓动:“你去考个驾照。”

青青又说道:“爸爸考a照啊,以后开校车,送哥哥去学校。”

耿松夸道:“青青也知道a照。”开车送儿子想想就很好。

耿越现在去小学要走五里路,去乡里上初中有二十里,骑自行车都骑不动,因为回来一路上坡。村里自行车很少,实在骑不动,不如走路。但走二十里也很难。天好的时候还好,要是刮风下雨,就不用去学校了。

平时有车到外边青河村,但总归不方便。

耿松没有任何犹豫,买车比盖房重要。房子能凑合,孩子不能凑合。

耿松和青青说道:“种桃树,河那边比较合适。”

青青笑道:“那边不行,桃树属阳。”

耿奶奶懂了:“这边山朝南,对面的山朝北,都没人在那山上盖房子,下边就是河也不安全。到时候怎么摘桃子?”

耿松只想着河边有点平地,大青峪村能种的地方太少,又不能占用耕地。

青青说道:“外峪可以种。河上修水电站。”

耿松瞪大眼睛,水电站啊,那是好。

耿奶奶说道:“以前就说过修,但一直没修。”

耿松稳住了,这次就修建起来!只要有电,那电冰箱洗衣机都能用上。

对面的河就是一路往下流,非常适合修水电站,或许都用不了太多钱。

耿松去和村长他们商量商量。虽然现在没钱,但以后会有钱的。

云姗在家整理衣服。家里的柜子也旧了,但还能用,旧衣服穿着影响更大。把这些衣服都换了,过个一两年能富起来吗?

耿奶奶跟着翻箱倒柜,旧衣服她舍得扔,她希望孩子都能过得更好!

耿杏匆匆回来,她是耿松二姐,不到四十岁,看着很憔悴,脸上一个巴掌印。

希声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八零重生,陆教授的乡下媳妇变了
八零重生,陆教授的乡下媳妇变了
关于八零重生,陆教授的乡下媳妇变了:(日常流+甜文+带娃+家长里短+事业)儿女已经成家立业,送走公公婆婆后,正准备全国游的六十多岁老太太赵锦舒,重生了。重回到刚进城几个月时,那时什么都不懂,乡下来的年
由北向南
一心啃老的我,刚考核就被曝光实力了
一心啃老的我,刚考核就被曝光实力了
穿越到了一家全都是大佬的家庭,父亲哥哥是军事大佬,母亲是帝国集团掌权人,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于是,他这个不思进取的人只想做个纨绔子弟,专业啃老。身为军人的父亲怎么会同意,直接把他送进了部队,并对他承诺
佚名
被迫闪婚,豪门老公马甲藏不住
被迫闪婚,豪门老公马甲藏不住
相亲当天,云柔就闪婚了陌生人。本以为婚后应该过着相敬如宾且平凡的生活没想到闪婚老公竟是个粘人的牛皮糖。最让她惊讶的是,每次她面临困境,他一出面,所有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等到她追问时,他总是说运气好,直
一纸清欢
神医高手下山混都市
神医高手下山混都市
五年前,出手解救一个美女后,他被富二代家族所追杀。逃往山中,他被山里住着一位修仙者所救,并传授给他了不得的医术和武功功法。山中修炼五年,他承师命,下山入都市,医治对他有恩的绝症美女。当他踏入红尘,一切
佚名
坐月子时,等我回家的前夫疯了
坐月子时,等我回家的前夫疯了
前夫说童言无忌,小孩是不会撒谎的。我决定实现儿子的愿望,儿子、老公我都不要了。和前夫离婚一年,他在群里艾特我,“冷战够久了,回来吧,我们复婚。”我回,“你没病吧?”大家见状,纷纷劝和。前夫又问,“我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