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

第165章:选边站队的问题(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65章:选边站队的问题

三天!

林冲等人如果不想参与这事,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立即退出辽阳府,返回大宋。

但辽阳府这边战事一起,晁盖等人辛辛苦苦开辟出来的这条贸易航线就算是断掉了。

林冲有些不甘心。

而且,从他的内心深处隐隐觉得,这事他决不能袖手旁观。

至于为什么,他现在想的还不是特别的透彻!

林冲看向乔冽,心中暗叹一声,

“幸亏有这个小吃货,要不然这么机密的情报一般人还真搞不到。”

他正想着,就听一旁的晁盖兴奋的说道:

“寨主,这不正是我们插手的好时机吗?”

“哦?”

见林冲投来询问的目光,晁盖继续说道:

“之前,我们担心那高永昌站不稳脚跟,现在,有了金人的支持,他站稳脚跟的概率大大提升,那我们的投资也就基本不会打水漂。

这不正是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吗!”

听晁盖说完,林冲不置可否,但脸上的忧虑之色并没有去除。

他看向朱武,问道:

“军师,这事你怎么看?”

朱武皱着眉头,大脑也在高速的运转,沉吟片刻,他看向林冲,说道:

“确实如晁天王所说,有了金国的介入,高永昌成功的几率大增。

但我想的是,我们一个山寨,还是大宋的山寨,介入到两国的纷争之中,真的好吗?

或者说,我们现下有这个实力吗?

别到最后鸡飞蛋打,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朱武的话,引来了晁盖的抗议,

“先生,我倒是觉得,越是这种混乱的时候,才越是我们的机会。

现在,高永昌需要我们的支持,这样,我们才有了和他谈判的机会。

试想一下,如果那高永昌起事成功,成了辽阳王,我们一个行商角色,他会舍下身段见我们吗?更别提和他讨价还价了!”

正所谓,风浪越大,鱼越贵!

林冲能明白晁盖话中的意思,也知道他急于建功立业的心理,但他觉得这都不是他关心的。

他捋了捋脑海中的思路,说道:

“我觉得这事的关键,并不在高永昌身上。”

“嗯?”

“他是起事之人,不在他身上在谁身上?”

见朱武和晁盖都看向自己,林冲继续说道:

“你们想想,那金国为什么要支持高永昌呢?”

“这。。。?”

晁盖与朱武互相对视一眼,随后,就听朱武说道:

“据我所知,那金人也是被辽国权贵压迫的受不了了这才起兵造反,随后建立了金国。

说到底,那高永昌就是在走金人走过的路。

金人愿意帮助高永昌,应该是站在同仇敌忾的角度吧!”

说到这,林冲似乎隐隐的抓住了一丝灵感,他顺着朱武的话继续问道:

“那你觉得,金人是把高永昌摆在了一个什么位置上?

平等地位的合作者吗?”

“那应该不会,毕竟高永昌刚刚准备起事,而金国已经立国,且经受住了辽国的征讨,现在看起来,那金国似乎有了扩张之心,高永昌正是他们扩张的契机!”

“对,我明白了!”

听朱武说完,刘华强一拍大腿,满脸的兴奋,

“关键就是在这了!”

众人被林冲这么一惊一乍的弄迷糊了,都有些不解的看向他。

见状,林冲解释道:

“那高永昌,就是金国抛出来的一个诱饵,这说明金国要准备南侵了!”

“什么?”

“诱饵?”

见众人还有些不明白,林冲继续说道:

牛大T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全民修真】【慢热爽文】【热血逆袭】【轻松爆笑】【老6系统】【单女主】【放心入,绝对不坑】修真历529年。高中生云陌辰一觉醒来,意外觉醒了吸收血气就能变强的系统。然而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相恋三个月的女朋
憬江言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热血】【无敌】【情感丰富,不喜勿入】万年前,妖族和魔族降临世间,它们力可拔山,吞云赶月,以人族为血食,人族可生存的区域不断减少,现在,天下九片大陆仅剩一域,人族武者用血肉筑成城墙,抵御异族,在危急存
一阵乱写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科技强国军婚】“要么嫁给他,要么去下乡,选择一个!”刚睁眼就遇到了人生难题,要么嫁给一个出轨自恋狂,要么去下乡。她一翻白眼,这还用想?她宁可去干活赚公分,也不能在婚姻上屈服!于是,乡下多了一个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