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成了天才音乐家

第177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77章

【扣除20万声望,正在为宿主匹配当前阶段需要的作品:《lemon》已存入系统仓库(所有版权已经自动注册)!】

【扣除20万声望,正在为宿主匹配当前阶段需要的作品:《千千阙歌》已存入系统仓库(所有版权已经自动注册)!】

【扣除20万声望,正在为宿主匹配当前阶段需要的作品:《追光者》已存入系统仓库(所有版权已经自动注册)!】

【扣除20万声望,正在为宿主匹配当前阶段需要的作品:《monsters》已存入系统仓库(所有版权已经自动注册)!】

【扣除20万声望,正在为宿主匹配当前阶段需要的作品:《泡沫》已存入系统仓库(所有版权已经自动注册)!】

“不会吧,系统居然开始匹配外语歌了。”

一首日语一首英文歌,都是比较流行且质量不错的作品。

难道?

江涵深谙系统的性格,这样说不够标准,他深谙系统的匹配风格。

这个节骨眼出现一首日语歌……日语乐坛那边不是要搞事就是想耍赖。

这是打算用魔法打败魔法的节奏。

岛国人的口碑,都是人尽皆知的。

江涵犹记得前世某运会上,小日子选手一只脚都出线了还能拿金牌,简直是用屁眼在打分。

耍赖水平岛国称第二,谁敢抢第一?

“系统应该是算出日语乐坛那边开始搞事了。”

江涵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发散,第五首出现英文歌,说明竞赛还要再持续几轮,而且后面英流那边也得分一杯羹。

这个奖金摆在那里,说不眼馋那是假的。

“越来越有意思了。”

通过系统已知的信息,江涵果然猜出了七七八八。

到了下午三点左右。

日语乐坛作协会那边,动用官网宣布,并艾特出多个乐坛的官网,勒令二次修订完善「音乐竞赛」。

原文如下:

「华夏的人口太多了,我强烈建议完善竞赛规则,不要以收藏、口碑、畅销三高为主要标准。」

「这个规则标准,根本就不是单纯的比作品质量,而是比人口数。」

「对于华夏人来说,在不懂日语的情况下,对日语歌很难让人产生代入感。」

「目前国际乐坛上,仅诞生过3首作品能跨过语言障碍达到全球爆火的现象级作品。」

「而且华语乐坛作协会这边,涉及过度宣传,让这种国际竞赛使得华夏人产生一定的荣誉感,盲目跟风!」

「强烈建议再次修订竞赛规则!」

「强烈建议再次修订竞赛规则!」

日语乐坛发布的这条消息,把华语乐坛作协会那边的代表都给搞不会了。

什么叫涉及过度宣传?

半小时之后。

日语乐坛发布的消息,得到英流、韩流等多个乐坛的支持。

这样一来,又得继续修订竞赛。

但。

多个乐坛赞成的情况下,竞赛是会推翻重来的,虽说也是为了更加完善,让「音乐竞赛」得到全面的普及。

然而华语乐坛坚决反对,并发文力挺江神:「修订竞赛规则可以,但竞赛不能推翻,必须要保障竞赛音乐人的权益!若是竞赛推翻,我方将视作日方主动弃权认输,赢的一方,直接获得28亿奖金!」

华语乐坛作协会,为了保障自家音乐人的权益,是绝对不会退让半步的。

如果要推翻竞赛,官方那边会直接将28亿奖金划到初音娱乐这边。

双方都有公证人的情况,哪怕闹到国际法庭上,日语乐坛也拿不回这笔奖金。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全民修真】【慢热爽文】【热血逆袭】【轻松爆笑】【老6系统】【单女主】【放心入,绝对不坑】修真历529年。高中生云陌辰一觉醒来,意外觉醒了吸收血气就能变强的系统。然而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相恋三个月的女朋
憬江言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热血】【无敌】【情感丰富,不喜勿入】万年前,妖族和魔族降临世间,它们力可拔山,吞云赶月,以人族为血食,人族可生存的区域不断减少,现在,天下九片大陆仅剩一域,人族武者用血肉筑成城墙,抵御异族,在危急存
一阵乱写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科技强国军婚】“要么嫁给他,要么去下乡,选择一个!”刚睁眼就遇到了人生难题,要么嫁给一个出轨自恋狂,要么去下乡。她一翻白眼,这还用想?她宁可去干活赚公分,也不能在婚姻上屈服!于是,乡下多了一个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