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缺陈夏
- 终南山,世人只知终南山有全真教,却不知终南山下有一座破败的道观。那一天,古井观的人横空出世,从此名冠天下!古井观唯一扣扣群:683117908,进群需要验证,请备注你在酷匠的名字,消费过的读者10块就
- 困的睡不着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39章
温婉觉得这是扩大规模创造就业岗位的好机会,所以不仅要紧紧抓住这波流量,还要让这波流量成为长陇制糖小作坊的长久营生。
因此打造特色名牌很重要。
“啥?啥‘篓勾’?”罗文东不懂温婉要贴什么“篓勾”到包装纸上。
温婉耐心解释道,“就是名牌。这世上那么多家做糖的,都有自己的名牌,我们长陇的糖出名了,也要有专属的名牌,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长陇的。
但名牌要做大做强,就需要我们的制糖保质保量,成为标杆性的存在。”
温婉在讲解的时候过程中也慢慢渗入一些商业理念和品牌发展的知识,她希望长陇的村民们能逐渐理解这些新的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后不管打造长陇的任何产业,都能与时俱进。
“文东叔,咱们这次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这些订单,更是要让长陇制糖成为一个有口皆碑的品牌。”
温婉继续说道,“除了设计专属logo,我们还要在包装上印上一些关于长陇的故事,比如咱们制糖的传统工艺是怎么传承下来的,这里面有老一辈人的心血和智慧。这样顾客拿到糖的时候,不仅能品尝到甜蜜,还能感受到长陇浓厚的文化底蕴。”
温文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是这样,那我们得好好想想写些啥。这故事可不能瞎编,得实实在在的。”
“对,文东叔,这就得靠村里的老一辈们了。咱们还可以组织一个小活动,把长陇的长辈们聚在一起,让他们讲讲过去制糖的那些事儿,然后整理出来。这也是对长陇文化的一种传承呢。”
温婉越说越高兴,她仿佛已经看到了长陇糖在市场上大放异彩的场景。
“那招工这事儿呢?我们得找些手脚麻利、细心的人。这制糖可不能马虎,质量得把关好。”温文东想到了人手问题的关键。
“咱们可以先在村里贴出招工告示,写明要求,然后让有意向的人来试试。试用期就做一些基础的活儿,看看他们的态度和能力。而且,文东叔,咱们还可以给新员工培训,把咱们长陇制糖的精髓都传授给他们,这样大家都能成为制糖的行家。”
温婉觉得只要制糖这产业链发展起来,不仅可以创造就业岗位,还能促进其他产业的营收,这长陇名牌,不能仅限制糖,得让村里其它开着特色工艺店的老乡们也准备起来。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说不定泼天的流量又涌现了呢?到时不管是哪一个行业,都不至于被打得措手不及。
就这样,在温婉的指导下,长陇制糖小作坊开始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
招工告示一贴出,村里不少年轻人都跃跃欲试,他们都希望能为家乡的产业出一份力。
老一辈也积极参与到讲述制糖故事的活动中,那些尘封在记忆中的往事被一一挖掘出来,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长陇人对制糖的热爱。
随着预售信息在网上发布,虽然有些顾客一开始对预售模式有些疑虑,但当他们了解到长陇糖背后的故事和制作工艺后,都纷纷打电话下单。
订单量在几天内又有了新的增长,不过这次温文东不再愁眉苦脸了,因为他看到了整个小作坊充满了生机和希望,大家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着,那就是让长陇糖走出长陇,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