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第173章 工业革命的发动机(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73章 工业革命的发动机

还有孙元昌夫妇从山东带来的两百人,

虽然几乎都是男性,但既然是从事柞蚕业的蚕农,其中肯定也不乏纺织好手。

男耕女织,只是就家庭经济层面而言。

在社会经济层面,古代男性在纺织业中的重要程度,是远超现代人想象的。

比如在历朝历代那些规模较大、分工细致的官营纺织机构中,就不乏男性工匠。

他们往往在需要较强体力或者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序上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大型织机的操作、复杂织物图案的设计等方面,

一些掌握高超纺织技艺的男性匠人会凭借精湛的手艺在官营纺织作坊里占据重要地位,承担关键生产环节,为宫廷以及官府制作精美的丝绸、锦缎等织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纺织业逐渐兴起并不断壮大,

出现了专门从事纺织生产并以此盈利的纺织作坊、手工工场等集约化生产形式。

在这些地方,男性从业者就更为常见了,

除了参与原料准备、生产操作外,男性还会承担起对外销售、运输纺织产品等事务,

同时有的男性也会钻研纺织技术的改良创新,推动整个民间纺织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扩大。

所以,中国古代纺织业中,男性从业者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生产环节都发挥着相应的作用,是纺织业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俊臣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且属于顶尖的存在。

李国助也是从他那里才知道了这些。

张薇与赵贞雅一见如故,关系莫逆,肯定也会嘱咐自己带来的人努力发挥长处。

十有八九,那些人里有哪些擅长纺织,她都已经告诉赵贞雅了。

所以只要解决了纺车和织机,赵贞雅都不用招工,就能把纺织厂办起来。

不过李国助这次却没打算轻易跳过这个议题。

因为作为穿越者,他知道在合适的大环境下,纺织业必将是工业革命的发动机!

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这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纺织业起到了技术革新的引领作用,影响力并不只在纺织业,也扩散到了其它诸多领域。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效率,引发了棉纱供不应求的“纱荒”,从而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革。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能同时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纺纱效率,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此后还有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实现了纺机和织机的联动配套,完成了工作机相关工艺的历史性突破。

纺织业的技术创新激发了其他行业的技术革新。

例如,纺织业对动力的需求促使瓦特改良蒸汽机,

而改良后的蒸汽机又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采掘、交通等多个行业,

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推动了这些产业的发明和创造。

二是市场需求的巨大拉力,国内需求旺盛,国际市场广阔。

在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各阶层对棉织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而本土手工生产的棉纺织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这为纺织业的技术变革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和贸易网络,为棉纺织品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通过殖民扩张和贸易,英国将大量的棉纺织品销往世界各地,

进一步刺激了纺织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通知全球,那个男人下山了
通知全球,那个男人下山了
人生两大仇恨不能忍,一是弑父之仇,二是夺妻之恨!叶凡未满七岁就成为家族内斗的牺牲品,跟随父母,被逐出家族,遭遇暗杀!为保护叶凡,叶天旭、苗君兰不顾生死,分头引开大批杀手,从此渺无音讯!叶凡流落街头,所
幼儿园一组
惊!无良王爷插足求名分
惊!无良王爷插足求名分
【爆笑+医妃+甜宠+萌宝】穿成镇南王府准王妃,但冷酷王爷,竟然吃干抹净不承认了?哼,你既无心我便休!一纸休夫书,沈时鸢藏起孕肚逃走五年。五年后,镇南王府太妃病重,镇南王四处求医无果。此时,神医清梧横空
青栀
跳楼后,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
跳楼后,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
前世,父母离婚,她被母亲带走,进入那个可怕继父的家里。继父心思不纯,竟然想侵犯她,母亲还在那袖手旁观!为了保住清白,她选择跳楼。重生后,她回到1985年,回到父母离婚那年。这次,她不想跟着扶弟魔妈妈,
佚名
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
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
大周太子杨承重生到一岁婴儿时期,大器晚成逆袭系统早到了五百年。【五百岁的你,无妻无子,臭名昭著,你的人生可谓一败涂地,凄惨无比。】【你的母后云璃月因担忧你而心力枯竭,濒临死亡,请你想尽一切办法挽救她的
语成
半神半魔,我在人间横着走
半神半魔,我在人间横着走
关于半神半魔,我在人间横着走:大兆国丞相老年得女,出生之日漫天霞光万道,天降祥瑞。半夜却来了一大群的妖魔鬼怪。幸得紫阳真人出手护住丞相府嫡女。丞相府嫡女连音跟随紫阳真人入道观修行,及笄后出了道观。从此
胭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