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10章 志不在此,我有别的选择
第二百一十章 志不在此,我有别的选择
陈凡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方书记,我非常感谢您和县武装部长给我这个机会,但我确实志不在此。”
“我热爱国家,也非常想为国家和社会效力,但我希望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希望您能尊重我的意愿,不要勉强我。”
说到这里,陈凡停顿了一下,仿佛有什么难以启齿的话欲言又止。
最终,他还是鼓起勇气,继续说道:“而且,有些事情,穿制服的反倒不好查,有些任务需要的是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侦查方式。”
“而我,或许更适合在暗处行动,用我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如果以后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可以吱一声,我肯定能帮就帮,但是特招进入民兵队,我看还是不必了。”
方书记的钢笔在信纸上轻轻戳破,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痕迹。
他在台历上无意识地划拉着,仿佛要将内心的挣扎和不甘都融入这道痕迹之中。
他深知这个机会对于陈凡来说是多么难得,也明白陈凡的拒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考量。
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忍不住不甘心地想最后再问一遍:“真的确定了?你就不再考虑考虑了?”
陈凡重重点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他郑重其事地回应道:“真的不考虑了,我志不在此。我希望书记能尊重我的决定,让我用自己的方式去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
方书记看着陈凡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惋惜。
他明白,陈凡是一个有主见、有担当的年轻人,他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虽然自己很想说服他改变主意,但尊重个人的选择同样重要。
突然,他大笑一声,那笑声中带着几分无奈和释然。
他抓起桌上的搪瓷缸,一饮而尽,仿佛要将所有的不甘和遗憾都随着这杯茶水一起吞下。
茶叶渣粘在“劳动最光荣”的红字上,显得格外醒目。
文件柜的玻璃则在笑声的震动下嗡嗡作响,仿佛也在为陈凡的决定感到惋惜。
“好!好一个志不在此!”
方书记的钢笔在推荐信上重重地划出一个大大的叉,墨迹穿透纸背,在纸上洇出一个黑洞。
“我尊重你的选择。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那我就不多说了。”
他终于点头作罢,不再逼问。
窗外的暮色渐浓,天边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也即将消失在地平线上。
公社大院内的一切都被夜色所笼罩,显得格外宁静和祥和。
陈凡走到窗边,望向磨坊的方向,心里想的是快点回去,媳妇儿佟晓梅白天说了今晚会给他做好吃的酱肘子。
身后传来方书记摇电话的声响:“接县武装部……对,陈凡自愿放弃特招名额……是的,确定了。”
放下电话后,他的目光与陈凡对上了。
那一刻,两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惋惜、有不舍、有理解、也有尊重。
方书记轻轻拍了拍陈凡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陈凡啊,你这次的表现,让我看到了你身上的潜力和价值。”
“我相信无论你选择哪条路,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也相信你一定能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陈凡继续保持谦虚,“方书记,谢谢您。我会牢记您的教诲,努力前行。”
前路虽长且艰,但只要心中有光,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
夜色渐浓,小镇归于宁静。
陈凡独自站在磨坊前,凝视着远方那片被月光照耀的卧牛岭,心里充满了感慨。
这场风波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湖底的暗流却在不断涌动。
仅存的任家人,在老一辈任长顺的带领下,开始私下里商讨对策,试图寻找一个既能保全家族名誉,又能摆脱当前困境的方法。
然而,任长顺和他的家族成员们很快发现,他们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民们对任家的警惕与排斥,政府法律的严惩不贷,都让任家难以找到立足之地。
他们开始意识到,现在已经不是以前能任凭任家只手遮天的时候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家那曾经的张扬气焰渐渐平息,仿佛一阵狂风过后,留下的只是平静的湖面和偶尔泛起的涟漪。
村民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和谐,向阳村也因为矿脉的发现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将这片宝贵的资源真正惠及全体村民,把从任家手里买走的卧牛岭附近三百亩山林的所有权收归村子后,方书记立刻召集了公社的领导 班子,进行了一场深 入而细致的商谈。
他首先向大家通报了卧牛岭附近发现磁铁石矿脉的好消息,随后便引导大家围绕如何开发这片矿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反复推敲,方书记最终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开发计划和方案。
这套方案不仅充分考虑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还兼顾了村民们的切身利益。
等一切都商量得差不多了,方书记宣布三天后将会召开大会,把卧牛岭附近存在矿脉的好消息告诉给村民们。
三天后,暮色中的晒谷场上,晚霞像泼翻的墨汁浸透了晒谷场,“工业学大庆”的铁皮标语牌被煤油灯照得通红。
方书记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军装领口的红领章在晚风中猎猎作响。
他身后竖着块刷了白灰的门板,上面用红漆写着“向阳村磁铁矿开发誓师大会”,漆水未干时沾上的苍蝇尸体还粘在“誓”字上。
“乡亲们!”
方书记的搪瓷缸“咣当”砸在铺着红布的课桌上,震得煤油灯的火苗窜起三寸高,将“抓革命,促生产”的横幅映得忽明忽暗。
“今天我要宣布个天大的好消息!”
他的嗓门如同雷鸣,压过了墙角广播喇叭的电流杂音,“咱们向阳村要改天换地了!”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都是劳作了一天赶来开会的村民把。
墙角的广播喇叭突然刺啦作响,《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旋律混着电流杂音在暮色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