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57章 上门道谢
荞麦在床上静养了五天,每天想的都是要去看望救命恩人张大夫。这天早上,见她气色恢复得差不多了,张大妮终于允许她下床活动。
&34;娘,&34;荞麦坐在炕头,搓着衣角欲言又止。
张大妮看着女儿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打什么主意:&34;又想出什么鬼点子了&34;
&34;我想去看看张大夫,&34;荞麦说,&34;他救了我的命,总得去当面道个谢。&34;
&34;我也正这么想,&34;张大妮点头,&34;不过得准备些东西。这救命之恩,光说谢可不够。&34;
张大妮立刻忙活开了。她先和了面,准备蒸包子。面要用,这是她白面,这是她过年剩的的细面。
&34;救命之恩,就得用最好的,&34;张大妮一边揉面一边说,&34;再说了,张大夫这些年在牛棚受苦,都没吃过几顿好的。&34;
包子馅是鸡肉的。张大妮把鸡肉剁得细细的,加了葱姜末,又放了些木耳香菇。蒸出来的包子,香气四溢。
&34;再给他带些鸡蛋去,&34;张大妮说,&34;前些年饿坏了身体,现在有条件了补补。&34;
&34;娘,我自己去就行,&34;荞麦看张大妮还要准备东西,&34;人多容易惹人注意。&34;
张大妮虽然不放心,但也知道荞麦说得对。这个年代,去看望右派分子是很敏感的事。
&34;那你小心点,&34;张大妮叮嘱道,&34;要是有人问起,就说是去寻医问药的。&34;
天黑下来后,荞麦才动身去找张大夫。张大夫的诊所在村委处,白天人多,平日里晚上很少有人来往。
等来到没人的地方,荞麦赶紧从空间里取出准备好的东西:五斤大米、五斤白面,还有一斤肥肉。这些在这个年代都是稀罕物。
敲门时,荞麦的心怦怦直跳。她不知道张大夫会不会收下这些东西。
门开了,是张大夫本人。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精神还不错。
&34;是你&34;张大夫显然没想到她会来。
荞麦赶紧闪身进去,生怕被人看见。她把带来的东西一样样摆在地上:&34;张大夫,这是我娘让我带来的,您别嫌弃。&34;
张大夫看着满地的东西,一时愣住了:&34;丫头,你这是把家都搬来了这么多东西,你婆家不会有意见吧&34;
&34;您放心,&34;荞麦笑道,&34;这些都是我婆婆特意准备的。她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这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34;
张大夫摇摇头:&34;这太多了,我不能收。再说了,给病人治病是我的本分。&34;
&34;张大夫,&34;荞麦认真地说,&34;您要是不收下这些东西,我这心里过意不去。你救我是尽您的本分。我给您送东西是尽我的本分。&34;
说着,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铁锹,在屋子角落挖起坑来:&34;您看,这个坑够深吗把东西藏在这里,保管没人发现。平时看诊都是在外面房间,这间放东西不容易被发现。”
张大夫看着这个忙前忙后的姑娘,眼眶有些湿润。这些年来,为了避嫌,很少有人敢来看他。没想到这个年轻姑娘不仅来了,还想着帮他。
张大夫看着荞麦忙碌的背影,眼眶越来越湿。这些年被打成右派,受尽白眼,从没想过还能遇到这样一个懂得感恩的姑娘。
&34;行了,别挖了,&34;张大夫的声音有些哽咽,&34;你这身子刚好,别累着。&34;
荞麦抬头,发现老人眼眶发红,赶紧放下铁锹:&34;张大夫,您这是&34;
&34;没事,&34;张大夫擦擦眼角,&34;就是想起些往事。&34;
荞麦知道张大夫这些年过得不容易。从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夫,沦为人人避之不及的右派分子。以前住在牛棚受尽白眼,现在好容易能凭本事生活好点。
&34;张大夫,您别难过,&34;荞麦轻声说,&34;现在不是有我了吗?以后我常来看您。&34;
张大夫摇摇头:&34;使不得。你还年轻,要是让人知道你跟我走动,对你名声不好。&34;
&34;我不在乎这些,&34;荞麦倔强地说,&34;您救了我的命,这恩情我记在心里。再说了,在我眼里您就是个好大夫,什么右派不右派的,我才不信。&34;
张大夫被她的话触动,眼泪又要落下来。他转身假装收拾药柜,掩饰自己的情绪。
&34;张大夫,您看,&34;荞麦继续挖坑,&34;这里够深了,我把东西放进去,上面再盖层土,再把柜子搬过来,谁也发现不了。&34;
&34;你这孩子,&34;张大夫终于忍不住笑了,&34;一肚子鬼主意。&34;
&34;这叫未雨绸缪,&34;荞麦也笑,&34;您教过我这个词。&34;
张大夫愣住了。那是给她开药时,随口说的一句话,没想到她还记得。
“你救了我是我们爷俩之间的缘分,您以后就把我当家里的晚辈看待就行,我呢,亲人缘薄,运气好有疼爱我的公婆,现在遇到您呢,就又有了一个疼爱我的长辈,我心里也高兴着呢,所以您不能拒绝我来看你”荞麦趁机提出自己的要求。
张大夫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他点点头:&34;好,好&34;
看到老人终于答应,荞麦开心地笑了。她继续忙活着收拾东西,嘴里念叨着:&34;您看,这些面米放在最下面,上面放干货,最上面是衣服和包子。这样万无一失。&34;
张大夫站在一旁,看着这个忙前忙后的姑娘,心里渐渐温暖起来。这么多年的寒冷孤独,仿佛在这一刻有了些许融化的迹象。
&34;你这丫头,年纪轻轻倒是会说话,&34;张大夫说,&34;不过你要记住,来看我得小心些。这年头,谁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34;
&34;您放心,&34;荞麦说,&34;我机灵着呢。再说了,我可是您的病人,来看大夫天经地义。&34;
张大夫被她逗笑了:&34;你这丫头,鬼主意倒是不少。&34;
两人又聊了会儿,荞麦才告辞。
走出张大夫家,荞麦心里暖暖的。她知道,从今以后,自己又多了一个亲人。而张大夫看着她远去的背影,也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走在回家的路上,荞麦心里暖暖的。她有空间这个方便法子,能帮到这些人也是种缘分。虽然以后可能要跟郑向党去军营,但她可以让张大妮或赵根生帮忙送东西。
&34;这些老人家吃了那么多苦,&34;荞麦想,&34;现在能帮一把是一把。&34;
回到家,张大妮还在等她:&34;都送到了&34;
&34;嗯。&34;荞麦点头,&34;娘,以后咱们得经常给他们送点东西去。&34;
&34;那是应该的。&34;张大妮说,&34;要不是张大夫,你这条命就危险了。&34;
躺在床上,荞麦越想越觉得应该好好照顾这些老人。他们虽然在牛棚,但教会了村里人这么多本事。现在村子富起来了,更该让他们过得好一些。
&34;等我身子再好些,&34;她想,&34;就多去看看他们。&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