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夜啼
《本事方》治小儿赤热肿眼。
大黄白矾(各等分)上为末,冷水调作饼子贴眼,立效。
东垣广大重明汤治两睑或两赤烂,热肿疼痛,及眼胞痒极,抓之至破烂赤肿,眼楞生疮涩难开。
草龙胆防风生甘草根细辛苗叶(各一钱)上水一碗半,煎龙胆至七分,入余药再煎,至半碗热洗,日五七次,洗毕合眼,须臾瘥。
东垣助阳和血补气汤治发后热壅,白睛红多,眵泪瘾涩,此过服凉药,而真气不能通九窍防风(七分)黄(一钱)蔓荆子(三分)白芷(二分)升麻(七分)甘草(炙)
柴胡当归身(酒洗。各上咀,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热服。临卧,避风处睡,忌风寒及食冷物。
洁古方治眼赤暴发肿。
防风羌活黄芩(炒)黄连(炒。各等分)上每服一钱,水煎服。如大便秘,加大黄二分,痛甚,加川归、地黄各二分。烦躁不得卧,保命点眼药除昏退翳,截赤定痛。
当归黄连(各二钱)防风(二钱五分)细辛(五分)甘草(一钱)上水一大碗,文武火熬,滴水中不散为度,入熟蜜少许,点用。
千金补肝散治目失明。
青羊肝(一,其去膜、薄切以新瓦炙干)决明子蓼香(一合,熬令香)上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二服,久而有验。
本事方治太阳寒水陷,翳膜遮睛。
防风白蒺藜(各一两)羌活(一两半)甘菊(三两)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百沸汤点服。
保命羚羊角散治水翳久不去。
羚羊角升麻细辛(各等分)甘草(减半)上为末,一半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一半泔水煎,吞送丸子。发陷翳,亦羚羊
角散之类用之,在人消息。若阴虚有热者,兼服神仙退云丸。
东垣补阳汤治阳不胜其阴,乃阴盛阳虚,则九窍不通,令青白翳,见于大,乃足太阳少阴经中,郁遏厥阴肝经之阳气,不得上通于目,
故青翳内阻也。当归太阳少阴经中,是九泉之下,以益肝中阳气,冲天上行,此乃先补其阳,后于足太阴标中,泻足厥阴之火,下伏于阳中。
《内经》曰:阴盛阳虚,则当先补其阳,后泻其阴。每日空心服升阳汤,临卧服泻阴丸。须预期调养,体气和平,天气晴明服之,补其阳,使上升通于肝经之末,利空窍于目矣。
羌活独活当归身(酒洗,焙干)甘草稍熟地黄人参黄白术(各一两)泽泻橘红(各半两)生地黄(炒)白茯苓知母(炒黄色。各三钱)柴胡(二两)
防风白芍药(各五钱)肉桂(一钱)上每服五钱,水煎空心服,候药力行尽,方可饮食。
东垣羌活退翳汤柴胡甘草黄(各三钱)羌活黄连五味子升麻当归身(各二钱)防风(一钱五分)黄芩黄柏(酒浸)芍药草龙胆(酒洗。各五钱)
石膏(二钱五分)上分二服,水煎入酒少许,临卧热服,忌言语。
谦甫五秀重明丸治眼翳膜遮睛,隐涩昏花,常服清利头目。
甘菊花(五百个)荆芥(五百穗)木贼(去节,五百根)楮实(五百枚)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化下。
冲和养胃汤治内障初起,视觉微昏,空中有黑花,神水变淡绿色,次则视岐,睹则成二,神水变淡白色,久则不睹,神水变纯白。
柴胡(七钱)人参当归炙甘草干生姜升麻葛根白术羌活(各一两)防风(五钱)黄(一两五钱)白茯苓(三钱)白芍药(六钱)
五味子(二钱)上每服二钱,水煎。
滋阴肾气丸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视物二体,久则光不收,及内障神水淡白色者。
熟地黄(三两)当归尾牡丹皮五味子干山药柴胡(各五钱)茯苓泽泻(各二钱半)生地黄(酒炒,四两)上为末,蜜丸
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十丸,空心滚汤化下。
泻热黄连汤治内障有眵泪。
黄芩黄连生地黄(并酒洗)柴胡(各一两)升麻(五钱)龙胆草(三钱)上每服一钱,水煎,午前服。
柴胡复生汤治红赤羞明,泪多眵少,脑顶沉重,睛珠痛应太阳,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久视则酸疼,翳陷下者。
本蔓荆子川芎羌活独活白芷(各二分半)白芍药(炒)炙甘草薄荷桔梗(各四分)苍术茯苓黄芩(炒。各五分)柴胡(六分)
五味子(十二粒,杵)上每服二钱,水煎食后服。
黄连羊肝丸治目中赤,脉洪,甚眵泪。
黄连(为末)白羯羊肝(一具)先以羊肝竹刀刮下如糊,除去筋膜,再擂细入黄连,丸桐子大。每服十丸,茶清化下。
茯苓燥湿汤治小儿易饥而渴,腹胀生疮,目痛生翳不开,眵泪如脓,俗谓疳毒眼。
白术人参甘草(炒)枳壳(麸炒)茯苓蔓荆子薄荷(各二分)苍术前胡独活(各三分)川芎羌活(各三分半)柴胡(四分)
泽泻(一分半)上每服二钱,水煎。
局方菊睛丸治脾肾不足,眼花昏暗。
枸杞子苁蓉(酒浸炒)巴戟(去心。各一两)甘菊花(四两)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白汤化下。
抑青丸(方见惊啼)加味逍遥散(方见内钓)大芜荑汤(方见疳症)九味芦荟丸(方见诸症)异功散(方见内钓)小柴胡汤(方见痉症)
柴胡栀子散(方见发热)蟾蜍丸(方见诸疳)###耳症属性:耳者心肾之窍,肝胆之经也。心肾主内症精血不足;肝胆主外症风热有余,或
聋聩,或虚鸣者,禀赋虚也。或胀痛,或脓痒者,邪气客也。禀赋不足,宜用六味地黄丸。肝经风热,宜用柴胡清肝散。若因血燥,用栀子清
肝散,未应,佐以六味丸,间服九味芦荟丸。若因肾肝疳热,朝用六味丸,夕用芦荟丸。若因食积内热,用四味肥儿丸。若因乳母膏粱积热而
致者,宜加味清胃散;脾经郁结而致者,加味归脾汤;肝经怒火而致者,加味逍遥散,皆令乳母服之,兼与其儿少许。不可专于治外,不惟闭
塞耳窍,抑亦变生他症,延留日久,遂成终身之聩矣。慎之!
治验一小儿耳内出脓,秽不可近,连年不愈,口渴足热,或面色微黑,余谓肾疳症也。用六味地黄丸,令母服加味逍遥散而愈。后因别服
伐肝之药,耳症复作,寒热面青,小便频数,此肝火血燥也。用柴胡栀子散以清肝,六味地黄丸以滋肾,遂痊。
一小儿耳内出脓,久不愈。视其母,两脸青黄,属乳母郁怒致之也,遂朝用加味归脾汤,夕用加味逍遥散,母子皆愈。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