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80章 临江县来的灾民
马车缓慢地行驶在通州城外的官道上。
从蔺府离开后,柳喜喜便想着与姜谙一同出去游玩一番。也是因为这段时间姜谙未曾好好休息过,柳喜喜心中着实有些心疼。又恰逢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宜秋游。
除了驾车的马夫外,只有知春和闻夏,以及几名侍卫跟着,其他人都被柳喜喜打发回去了。
柳喜喜听闻附近有一座大地先灵庙,供奉的乃是女娲娘娘,这让她倍感惊奇。
根据收粮的亩产情况来推算,镜国的社会发展力至少在汉朝之前。在她的记忆中,那些耳熟能详的神仙在这里似乎从未听闻过,而女娲也是她今天早上前往厨房时,在途中听到两个打扫府中天帝庙的丫头谈论镜国的神仙时,才初次得知。
这让柳喜喜兴奋不已,她连忙仔细打听,心中顿时生出了前去一探究竟的念头。
她迫切地想要知道镜国与华夏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因为这里的习俗、文字对她来说实在是太过熟悉了,她来到这里后,除了阴阳颠倒让她有些不适应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不适之处。
原本就缓慢前行的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柳喜喜心生疑惑,问道,“怎么了?”
马夫连忙答道,“王爷,前头有人在打架呢。”
柳喜喜闻言,伸手掀开了车帘,只见得知春和闻夏都在前头,而跟随的侍卫则护在马车的左右两侧。姜谙也看到了前头道路旁有几人正在激烈地打斗。
“喜喜,可是要下去看看?”姜谙轻声问道。
柳喜喜摇了摇头,回道,“我们好生坐着就成,知春和闻夏会搞定的。”
姜谙探着头又瞧了几眼,道,“似乎是难民,怎会打起来了?这般放任下去,怕是要闹出人命的,我们下去看看吧。”
柳喜喜尚未拦住姜谙,他已经跳下了马车,柳喜喜无奈,只得亦步亦趋地跟上,她警觉地留意着四周的环境,只因这打架的人着实蹊跷得很。
见柳喜喜与姜谙过来,知春和闻夏也跳下了马。
知春道,“王爷,王妃,听他们口音像是从隔壁的临江县来的。”
“临江应是受了灾。”姜谙道,便要上前。
柳喜喜见状,一把拉住姜谙,忙道,“小心误伤,我们一起。”
姜谙颔首,任由柳喜喜牵着。
几人徐徐向前,打架的乃是两名中年女子,有两个小孩正哭得撕心裂肺,一旁还有几名男子,皆骨瘦如柴。
知春护在两人面前,闻夏则出手将打架的两人分开,那两人正打得难解难分,正是闻夏这一手,两人倒真的骂骂咧咧地分开了。
一方领着两个小孩子,一方领着四名男子。
近了之后,柳喜喜蓦然发现小孩的胳膊上有些奇怪的东西,拉着姜谙往后退了几步,又忙喊道,“闻夏,小心!”
她这一声呼喊,知春的剑瞬间出鞘,后头的侍卫也纷纷抽出刀,冲了过来。
那几人看到明晃晃的刀剑,竟是纷纷瘫软倒地,磕头求饶。
“知春,收剑。”柳喜喜赶忙道,而后催促着姜谙回马车,她来处理此事,怎奈姜谙看着那几人着实可怜,执意不肯回去,柳喜喜只好让他退后几步等着。
闻夏回到身旁,柳喜喜朝着小孩的方向努了努嘴,示意他们看过去。那小孩衣着单薄,在哭闹擦泪时,不断露出的胳膊上,竟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红斑,看着实在骇人。
“饶命……饶命……官家饶命……”前头的两名女子早已磕得额头鲜血淋漓。
柳喜喜见此情形,愈发觉得怪异,问道,“快快停下,我并非什么官家,只是前往女娲庙的普通百姓罢了,他们已经收了刀剑了,你们别害怕。可否告知我,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在这里?又为什么打架?”
那几人闻听此言,如蒙大赦,纷纷停了下来,面面相觑。只见一名女子跪着向柳喜喜挪动了几步,毕恭毕敬地说道,“官家,我们是从临江县来,此前大雨,临江县被淹了,我们在山上躲了许久,本以为停了雨就好了,谁知县里突然闹起了疫病,死了好多人,我们几人是侥幸逃出的,适才之所以大打出手,是因为他们想要杀害我的孩儿。”
那女子悲愤交加,手指着另一拨人,“你们这群丧心病狂之人,我家星儿才五岁啊!”
被指责的女子也跪着爬到柳喜喜跟前,哭诉道,“官家,休听她胡言,你们看那孩子的身上,已经感染严重,若不杀了她,我们都将难逃一死。”
她们两人的话一出口,知春和闻夏便如临大敌般护着柳喜喜向后退去,柳喜喜则迅速抽出一方手帕捂住口鼻,反而让知春和闻夏先行退后。
她定睛瞧了瞧那个正在哭泣的孩子,又看了看另一个孩子,只见那孩子面容憔悴,病怏怏的,似乎也已被疫病感染。
此时,在后头的姜谙听言将身上的披风脱下,撕成合适的布条交给柳喜喜,又分给了知春、闻夏以及侍卫们各一条,最后才是自己。
柳喜喜接过后,将其转交给那几人,并道,“你们既向我诉苦,我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这疫病乃是县衙救灾不力所导致,你们先将口鼻捂好,这疫病多以呼吸传染,并非一定要杀了孩子。是病就可以想办法医治,实在治不好,那或许是女娲娘娘见这孩子天真可爱,想收她到座下当金童呢。”
由于通州地势颇高,大雨并未给通州带来太大的损失,却没想到隔壁地势较低的临江县却被淹没了。柳喜喜对此也是感同身受,每年一到雨季,网上就会涌现出许多受灾新闻,让人揪心不已。
等他们系好布条后,柳喜喜问道,“现在临江县的情况如何?你们从临江县一路逃过来,是直接到了这儿?还是有其他的落脚之处?可还有别的人也出来了?”
带孩子的女子答道,“我们是一路马不停蹄地直奔过来的,中途路过女娲庙,守庙的道人不让我们进庙歇息。她告诉我们,通州城里有个千金医院可以治疗疫病,还说通州来了个心系百姓的闲王,若是千金医馆不肯治病,可以去找闲王。可我们又能到哪里去找闲王呢?”
柳喜喜怔了一下,这不巧了嘛。
她又详细盘问了一番,终于弄清楚了,这两女四男两孩乃是一家人,两女子是姐妹,姐姐名叫姚岚,妹妹名叫姚岑,两个孩子是姐姐的双生子,一个叫姚月,一个叫姚星,而四个男子是妹妹的妻子邹秉学及三个小舅子邹秉扬、邹秉柯和邹秉祥,皆是为了逃命而来。
可是,将他们带进城里,若是疫情蔓延开来,岂不是会祸害他人。可若将他们弃之于此,又实在是于心不忍。
柳喜喜看向姜谙,还未等她开口,姜谙便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你想做什么,我现在就回去请人,你们在这儿等着我。”
“不能只你一个人回去,知春你保护好姜谙,绝不可让他出现任何意外,闻夏留下来与我一块照顾临江县的灾民。”柳喜喜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如此行事也是因为闻夏已与这几个灾民有过接触,须得加倍谨慎。
待他们离去后,柳喜喜竭力宽慰几人,然而此处前不挨村后不着店,只能干巴巴地在路边等待,着实不好。
柳喜喜询问道,“女娲庙离这有多远?孩子不宜长途跋涉,我们须得先寻觅一处落脚之地,烧些热水给孩子。”
几人皆言不远,柳喜喜遂在路边用石子留下一个记号,而后一同朝女娲庙行去。
他们走后不久,一双脚将柳喜喜所留记号打乱,阴冷双眸紧盯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唇边扬起一抹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
“柳喜喜,你终于出城了。”
还未抵达女娲庙前,姚星就已撑不住了。她呕吐不止,吐到后面,竟是连血都吐出来了,面色更是难看至极,呼吸更是只出不进,急得姚岚大哭。
闻夏懂些医术,她把过姚星的脉后,在姚星身上几处穴位按了按,姚星的气才顺畅了一些,姚岚更是拉着姚月一起向柳喜喜和闻夏磕头,“谢谢两位恩公,谢谢两位恩公。”
“不用谢,快起吧。”闻夏将两人扶起。
柳喜喜心想自己身体此前一直在养蛊,又历经了中毒,却都顽强地挺了过来,身体的抵抗力理应强于他们。她二话不说背起姚星,让姚岚在前头带路。
很快,那座隐匿于山翠之间的女娲庙便近在咫尺。
只见庙前矗立着一座巍峨高大的女娲像,人身蛇尾,这叫柳喜喜兴奋不已,闻夏赶紧去敲门,须臾,一个女道人应声而出。
女道人将他们几人上下打量一番,满脸戒备地问道。“你们是何人?”